首页 > > 电商 > 正文

皮卡:汽车市场的“隐形金矿”:汽车市场

皮卡:汽车市场的“隐形金矿”

近两年,皮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皮卡产品的个性化以及高端化玩法也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中国以及欧洲市场——这两款长久以来对皮卡并不算太友好的市场。

在2018年,奔驰正式推出了旗下的首款皮卡X-Class,开启了高端皮卡这一细分市场的潮流。而皮卡文化也开始慢慢的呈现出了从北美、东南亚、澳洲等泛太平洋区域,向欧洲、中国扩散的趋势。

比如,在今年的上海车展,长城汽车发布的“炮”系列皮卡,就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据悉,未来,“炮”系列皮卡将会成为长城汽车在高端皮卡领域的重要产品,以玩乐派的形象,推向私人汽车消费市场。

于是,这样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皮卡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皮卡诞生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战后的北美,是皮卡这一细分产品得以成长的沃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及大批美军士兵的回国,在二战中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的北美迅速迎来了经济的再度腾飞,因为二战的缘故被冷落了的农场经济也再度迸发了活力。

在1948年,被誉为现代皮卡鼻祖的福特F-Series正式登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福特F系列在全球市场上销量的传奇得以拉开。

相比于二战前以老爷车构型的卡车而言,福特F-Series以整体式的翼子板、封闭的驾驶室,以及与驾驶室风格接近的货箱,在工具化的前提下,加入了一些个性化以及玩乐派的元素。而且车内的坐姿以及乘坐舒适性,都全面的靠拢了乘用车。构成了一种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构型。

换言之,从这一时期开始,福特F-Series所定义的现代皮卡就不再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卡车的样子。

而随后到来的战后婴儿潮以及嬉皮士文化的兴起,福特F-Series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的被年轻人所接受,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被追打的场景,就很好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皮卡在美国社会中所处的的地位。

皮卡在北美受热宠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形象,很好的契合了北美市场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工具车的属性为地处美国中西部的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用车便利,相反,在拥挤的欧洲以及日本市场,皮卡就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相反确实厢式货车在这两个市场里大行其道。

所以我一直在讲,一个细分市场的地域环境,是可以影响到车辆的构型的。皮卡显然为我的这一论断提供了一个佐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皮卡的构型基本上都是在福特F-Series的基础上演变的,即单排座长货箱的结构。这一结构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基于皮卡打造而来的SUV的样子,彼时的SUV都是这样子的——两门、半封闭车身以及短轴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又一次的腾飞,皮卡才演变出了双排座驾驶室构型,当然了,尺寸也由此变得更大。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日系车基体进入北美市场,受日系车风格影响的皮卡也开始诞生。相比于粗狂的北美皮卡,日式皮卡显然会多了些精致与婉约的成分在里面。而这种精致、小巧且经济的日式皮卡形象,也以北美市场为土壤,开始了一轮向全球市场拓展的过程。

于是,在南美、东南亚、南亚甚至是澳大利亚的市场上,小巧的日系皮卡也就开启了这些地区的皮卡文化。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大概也可以按照地域,来划分皮卡的构型和皮卡文化。

作为全球皮卡的起点,北美市场的皮卡已经明确的区分出了工具性皮卡以及乘用型皮卡,在皮卡的构型上也有了包括重载皮卡、全尺寸皮卡、中型皮卡等等这样的划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以最为常见的北美乘用型皮卡作为重点,来看北美市场的皮卡文化。

受当年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北美的皮卡文化显然会更多的强调个性化的一面,而且处于北美市场地广人稀的特点,北美的皮卡文化也更多的强调了长途穿越的舒适性。

上述这一点,从北美的高性能皮卡就可以看出来,以福特F150为例,就有强调公路形式性能的铂金版,以及我们最为熟悉的福特F-150猛禽版。

前者强调的是在北美公路上的巡航性能,以长轴距、大货箱的形象示人。而后者则是Baja赛车的理念下,强化长时间的高强度越野驾驶的需求。这样的诉求也让北美的皮卡文化尤为张扬。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同样是福特Ranger的高性能版,在北美的高性能版猛禽是这样的。

而在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Wildcat版,则是这样的。

很显然,后者要文静和秀气得多。既然聊到了福特Ranger,那下面就来看环太平洋地区的皮卡文化。

就像前面讲到的那样,环太平洋地区的皮卡是随着日系皮卡进入到北美市场之后,才逐渐扩散出来的。不同于北美市场的是,环太平洋地区的皮卡以中型皮卡为主,工具车的定位要远远高过玩乐派的定位。在处于工具车的基本诉求下,环太平洋地区的皮卡也更多的强调了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轮胎不会太大,也不会强调高速越野。

而皮卡在这些地区,更多的是以平台化的形象出现的。后市场为个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选装套件,以此来满足不同的风格塑造。比如说在澳大利亚市场,就诞生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货箱设计——澳式货箱,以近乎于直白的方式将实用性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同时,在这些地区还包括了像运动型龙门架套件、货箱套件等等的特征来强化皮卡的个性化。

而这种在中型皮卡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套件的方式来实现风格变化的方式,也催生了皮卡概念车的多样化。比如说,下面的这些图都是日产纳瓦拉的案例。

所以聊到这里,我想,应该可以给皮卡文化下一个定义了,皮卡文化的精髓,在于其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多样化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实现生活场景的可能性。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皮卡政策的解禁,这种个性化的产品,必然会迎来一个发展的大潮。

注: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来自于盖世汽车网)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