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电商 > 正文

[金融巨人的成长 ——《坚定不移》读书有感]

文/管涛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保罗·沃尔克被称为“金融巨人”。有人说,读懂沃尔克就读懂了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史。沃尔克与克里斯蒂娜·哈珀合著的《坚定不移》(Keeping At It: 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向读者展现了沃尔克辉煌传奇的金融人生。从中摘录片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巨人的成长秘诀。

i}}__y/iu5*HZ*'6 _{}mtu:_|]}i;i޶Z设计了利息平衡税,却目睹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1965—1968年短暂离职后,他于1969年初又以负责货币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身份回归,斡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拟订了以中止黄金兑换为条件、换取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重估的预案。正是这份应急计划,催生了1971年8月的尼克松冲击和年底的《史密森协定》。

沃尔克与鲁萨志同道合。他们都相信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促进国际贸易有很大贡献,并认为美国对其负有道义责任。但迫于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与资本自由流动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沃尔克亲手推动了这个体系的解体。作为继任者,他一度对鲁萨感到愧疚。

沃尔克骨子里还是相信只有强势货币才能确保国家强大。他理想中的国际收支调节是,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更大的灵活性并需要国内财政纪律予以承诺。1987年初的卢浮宫会议曾建议,在主要货币之间建立一个汇率浮动区间(这部分内容未对外公布)。他以美联储主席身份参加了1985年的广场饭店会议和这次会议。他坦陈,卢浮宫协议更加符合自己的想法。但最终无果而终。他感叹1976年初《牙买加协定》推出浮动汇率的临时安排竟然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四、怀疑精神

大学期间,沃尔克就养成了多虑和怀疑的处事态度,这成为他毕生的泉。

在联储工作期间,他一直在学习和思考“货币主义”主张。一方面,批判地认为找到一个最佳货币供给增长率并严格盯住的建议是天真且危险的误导,甚至嘲笑通胀目标制的幼稚与可笑。但另一方面,也认同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现象的判断,正是基于这个常识性判断,他在反通胀时期采取了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做法。当通胀狂龙被驯服后,又及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回归常态,转向利率调控。

他推崇前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只做短期国库券”(即央行只干预短期利率)的信条,而对美联储以“量化宽松”名义大规模购买长期证券深感忧虑。他早在1995年就警告,一家大型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结盟,将会增加系统性风险。2005年初更是预言资本市场的大调整不可避免,并感慨掀起巨变的往往是一场金融危机而不是靠先见之明的政策。当发表这番预警的时候,知道他是格林斯潘前任的年轻人十不足一。2008年危机爆发后,他临危受命,就任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当时,意大利前总统卡罗·钱皮专门给他致函,信中只有三个字“信任你”(We trust you)。

2010年7月立法通过的“沃尔克规则”,即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交易,是沃尔克反思金融危机教训、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一项备受争议的提议。针对关于监管妨碍创新的质疑,他公开质问,希望有人提供关于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中立证据。针对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活动区别开来是回归老旧做法的诟病,他坚称只要银行被纳入存款保险计划,且必要时央行须对其提供贷款,银行就应该被区别对待。

通常,总统推动的规则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得冠名权,但这次成为例外。这有违他谦逊低调的处世之道,但因为这可能是把美国货币体系推上正轨的最后机会,沃尔克最终还是同意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改革计划。

兴趣、无私、实用、怀疑,这就是金融巨人——沃尔克的成功秘诀。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