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兑换 > 正文

2018年中国银行业报告_《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发布:2018年净值型产品发行提速

8月2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和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六年发布的理财业务行业发展报告。

《报告》从总体发展、产品开发、业务治理、同业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监管政策、问题与改进七个部分,系统梳理总结了2018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深刻剖析了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未来理财业务的改进轨迹和提升方向进行了探索。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监管政策陆续落地,理财转型元年开启,产品规模保持稳定,投资风格整体稳健。2018年,为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促进资管业务健康发展,资管新规等多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银行理财业务积极顺应监管趋势,加快推进业务转型,行业规模整体保持稳定。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40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理财产品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底基本持平。全年非保本产品募集资金118.10万亿元,其中,84.83%为开放式产品,占比上升7.07个百分点。从风险等级来看,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为主,同时,受监管政策影响,同业理财余额、占比“双降”,个人类理财产品余额仍然呈现出规模占比高的特征。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银行理财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实体经济,其中,非保本理财资金配置债券资产比例高达53.35%,理财支持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战略性重点项目的力度不断增强。

二、银行理财顺应监管要求,积极创新研发净值型产品,加快搭建投研团队及框架,推动金融科技在银行理财中的应用。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办法的落地,明确了新规下银行理财的转型方向,要求2020年后理财产品全面打破刚兑,向净值型模式转化。在此背景下,2018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提速,全年共发行净值型产品5609只,并在下半年政策陆续落地后,发行增速显著;银行参与积极性提升,共有160家机构发行净值型产品,显著高于2017年;2018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分别发行净值型产品1580只、1457只、1617只、565只和386只,国有行和股份行依然是净值型产品的绝对发行主力;同时,封闭式产品期限显著拉长,6-12个月和1年期以上产品的占比有所上升,2018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另外,面对着业务净值化转型中存在的各项挑战,商业银行之间真正比拼将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金融的充分融合,并应用在精准营销、全渠道客户体验、全面风险管理、精细化资源配置和垂直化管理等方面的各种应用能力的比拼。金融科技将逐渐成为资管行业新的生产要素,将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深刻变革。

三、坚持回归资管本源的转型方向,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业务协同、提升风控水平,加快理财业务公司化管理体系转型步伐。2018年银行理财通过深入研究自身发展特点、经验目标、客户类型和业务优势,充分借鉴海外银行资管业务体系的先进经验,银行理财业务正逐步向银行理财子公司经营模式转型。同时,银行理财在现有基础上,严格落实监管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动银行理财业务更加规范健康发展。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立足行业发展现状,认真倾听行业诉求,通过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规范理财市场秩序,使行业实现有序竞合发展。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全面反映银行业理财市场运行情况,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强化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

四、契合资管业务跨市场、跨行业、跨品种的特点,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从市场情况来看,资管行业总体运行平稳,其中银行理财(非保本理财)规模22.04万亿元,信托公司规模22.7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13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资管规模13.4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资管规模6.0万亿元(含养老金),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5.3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49亿元。在金融去杠杆、防止资金空转的政策背景下,理财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在此影响下,同业理财产品规模与占比延续“双降”趋势。截至2018年底,全市场金融同业类产品(包括保本产品与非保本产品)存续余额1.22万亿元,同比下降2.04万亿元,降幅为62.57%,较2017年初减少5.43万亿元,降幅达81.68%;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80%,同比下降7.21个百分点,较2017年初下降19.08个百分点。未来,各类资管机构凭借各自在不同领域经验积累与资源禀赋,在大资管领域开展着激烈角逐,在差异化竞争的同时实现广泛的业务合作,充分优势互补,用最高效的方式提升了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能力。

五、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担当,改善民生福祉,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2018年银行理财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年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10566亿元。其中,个人类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403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的78.08%;从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累计兑付客户收益3628亿元,占比34.34%;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累计兑付客户收益4309亿元,占比40.78%。银行理财业务通过搭建有效的投融资连接渠道,成为银行业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2018年,银行理财在实现投资者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实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聚力“三农”发展,贯彻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不断加强创新创效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六、理财业务相关政策框架进一步明确,有效抑制风险蔓延。银行理财业务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资金配置需求、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业务运作不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尚未真正实现“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等问题。对此,政府与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和监管,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和规定。2018年,监管部门通过出台资管新规、理财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强化监管政策的约束力和管控力,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转型与稳健发展。

七、顺应转型要求、寻求发展动力,促进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银行理财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创新发展的战略和经营转型方向。同时,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伴随出现了理财发展同质化、投资者教育有待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不足、长期限资产处置难度较大等挑战。各商业银行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产品创新、投资者教育、投研建设、建立全面和独立的市场化风控体系方面着手,推动银行理财转型工作顺利进行。随着资管业务新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实现监管新规下的经营模式转型,将成为2019年及未来包括银行理财在内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的重点,资管市场也将出现监管统一化、客户机构化、营销网络化、产品净值化、投资多元化、分工专业化、业务国际化、金融科技化和机构公司化等九个方面的重要变革。未来资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资管机构需要重新定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回归代客理财本源,以合规发展为前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全面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进。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