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发布 > 正文

温州村镇银行_探寻历史文化村镇的困与变

温州日报记者 王民悦

村民卢法德和邻居们,把住的下垟大宅改造成民宿,建立起乡村和城市的联系。他们所在的村,就是近日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乐清市黄檀硐村,温州共有9个村上榜。在此名录上的温姓村落,已经有29个了。她们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

这些珍贵的遗存,是温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因和文脉,我们理应读懂它,传承它,赋予其更具时代活力的注脚。然而,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中,古旧住宅与历史建筑的协调统一、现代生活与文化遗产的有效融合考验着各级政府与城市建设者的智慧和执行力 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取舍?保护和发展如何抉择?状态各异的传统古村落如何从 老去 的状态中恢复活力?连日来,记者跟随众专家学者走进我市多个历史文化村镇,探寻它们的传统与未来。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河流绕镇而行,民居傍水而建,在瑞安市林垟古镇走上一圈,感受美丽水乡的意境。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在2013年编制完成了保护规划,守住了白墙黛瓦的 原滋原味 ,却让不少村民带上了 紧箍咒 。

根据规划,在古镇的林南、林中、林北等面积达18.69公顷的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可对房屋内部进行适当改善,但不得进行影响风貌协调的建设和外装修。

然而这一标准难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大量的古旧住宅早已丧失了实际使用功能,且存在安全隐患。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老房子承载不了现代的配套设施,改善比重建的成本更高,而且孩子大了,人口多了,房子面积不够怎么办?

当居所慢慢变成一辆老爷车,人们更向往拥有的是现代汽车。古镇内的住房窘境,凸显的是村民改善居住条件和历史名镇保护间的矛盾。村民们无奈地说,保护规划成了 只保无护 ,他们只能留守或者迁居他处。

文物建筑和优秀的历史建筑是毋庸置疑要保,但对民房改建的控制是否过于苛刻? 这是瑞安市南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的疑问。

古镇风貌协调区内民房的去留,也一度成为专家学者论证的焦点。在市文保所副所长黄培量看来,建筑的价值并不纯粹体现在年代上,风貌协调区内建筑要从历史、科学、艺术、情感等价值上去评判,对其进行分类处置,做到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保护改造的可操作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林垟之困 并非孤例。瓯海区瞿溪老街在开发过程中亦陷入了两难 实现老街住户整体搬迁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可是没有原住民,历史文化街区就如同失去了根与魂。市文保所原所长蔡钢铁以永嘉县屿北村为例,对整村搬迁给予了否定: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强调活态,突出 留人、留形、留神韵 ,力求 见人、见物、见生活 ,政府应尽力留住原住民,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利益。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瞿溪老街的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已坍塌殆尽,多数古宅已经无人居住,留下的只是破败的瓦面、丛生的杂草。老住户们叹息道,虽然老房子看着好看,但居住条件不太好,条条框框的修缮规定只是换汤不换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却想出去。

面对这一困局,瞿溪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老街保护与整治的专项资金缺口大,街道财政捉襟见肘,需要发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尽快落实修缮与开发方案。

历史文化村镇里的住房制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市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认为,在保护村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是最终目的。实践证明,不管何种理论和决策措施,检验其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好的保护规划尤其关键。规划设计者应深入考察,着眼于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明确保护的主要载体,同时遵循正确的保护理念,善用市场之力和现代新技术, 居住在古村镇里的人是活态文化的一部分,让他们更安居乐业才是保护的初衷 。

保留着过去,生活在现在

温州的历史文化村镇,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生机盎然。

在瑞安市曹村镇的田园观景台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盛爱萍听完讲解员的介绍,点点头: 创意不错,走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

远处,纵横交错的万亩良田,勾勒出 稻田花海 的秀美轮廓,村口两侧的古朴建筑,晕染出 中华进士第一村 的千年风采。

这几年,曹村镇不断开发乡村文化的 富矿 ,深入挖掘进士第一村、本地南拳、无骨花灯等传统文化,并配套建立了研学游基地、梅龙书院、武术园等场地。去年就有4万多名学生前来体验 穿着汉服学习国学文化,换上武术服耍一套南拳 来的人多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不少村民把原先种植的稻田流转给农业公司,自己则当起老板,做起农家乐和汉服出租等生意。据不完全统计,现平均每周来访游客近万人次,去年至今新增市场主体超过200家,带来旅游收益超2000万元。

中国耕读第一镇的金招牌打响了,很多市民带着 待考 的孩子前来沾沾喜气。

曹村出了82个进士,她的文化硬核就是进士文化。

市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铭肯定了该镇立足本地传统文化的做法,称其是把 看不见的文化 变成了 看得见的景观 ,延续了曹村久远而深厚的耕读文脉,把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里。

有着特别的气质和人文活力,是许多专家对历史文化村镇未来的期望。当下,追求体量规模效应,急功近利地造村造镇,导致 千街一面 千镇一面 的现象屡见不鲜。温州医科大学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叶建认为,重塑历史文化村镇,需要摆脱低端化和同质化,找准自己的文化硬核,并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社会功能相衔接,焕发更强的生命力。他还建议,历史文化村镇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提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尚社交功能的休闲场所,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就在不久前,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我市将深化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元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集聚形成 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居 等旅游支撑体系,有序培育民俗文化村、乡土文化体验以及民宿、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格局。

保留着过去,生活在现在,历史文化村镇创造着有乡愁的空间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她不再深居闺阁,被人遗忘,而是继续服务于社会发展,赓续瓯越文脉。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