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论坛 > 正文

从家庭塑造你,到你影响家庭

曾经,中国人把家庭看成生命的依托,无比神圣,家庭成了个体难以摆脱的束缚。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中国出现了和西方社会一样的核心家庭,成年子女跟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的现代家庭理论成为学术界主流。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家庭结构研究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对上海46个中产阶层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她在《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一书中指出,单一的家庭形式已经不复存在,家庭内部的人员构成和权力关系也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发生改变。个体成了家庭的中心,个体塑造了家庭的面貌,而不再是家庭决定个体的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九龙

理想家庭模式:

“两扇门,一碗汤”

传统中国社会的家庭理想是大家庭,“四代同堂”是一种最高理想,这既是家庭和谐的象征,也是老人长寿的象征。但是,大家庭更多是上层社会的家庭模式,对普通人来说,小家庭一直是主流。

在现代中国社会,人们似乎更向往“两扇门,一碗汤”的居住模式。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一书作者沈奕斐致力于通过个案分析中国“个体家庭”生态。在开始研究的第一次正式访谈中,访问对象晓月就告诉沈奕斐,她认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公婆,一定要分开居住,并且居住的距离以“一碗汤的距离最好,可以避免很多的矛盾,又能互相照顾”。

在沈奕斐之后的访谈中,不断听到这种说法,并且参与者普遍认为这种模式是最理想的两代人居住模式,即使现在条件受限做不到,也希望未来能够实现。

所谓两扇门是指两代人之间最好分开住,即使是住在同一幢楼,最好也是分开的两户,但是两扇门距离太远也不行,最好是“一碗汤的距离”。所谓一碗汤的距离,就是一方熬好了一锅汤,拿到另一方家中,汤还是热的。这就要求两家的距离足够近,并在交通方面,最好能步行就到。

“两扇门,一碗汤”的居住模式对两代人来说都是非常适宜的,既能互相照顾,有一定的情感交流,又能分工明确,各自有自己的空间,这种诱惑是很有吸引力的。

这种模式听上去很新鲜,但是如果回到传统时代的话,会发现这种理想和分家后两代人既有独立,又相互帮助的情况非常相似。传统中国的房屋设计被称为合院住宅,在北方是四合院,在南方是纵深庭院,也就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院落,父母和已婚子女一般都住在一个院落中。

成年已婚的兄弟和父母虽然分了家,但是常常共享一个院子,或者居住得非常近。经济、日常劳动、饮食安排等虽然已经小家庭化了,但是在日常家务,尤其是照顾孩子方面,婆媳之间、妯娌之间的互相帮助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婆媳之间,由于孩子被看作是家族的延续,既属于小家庭也属于大家族,因此,大家在照顾孩子方面是不分家的。

如果说,以前这种有分有合、彼此居住很近的模式是“大家庭”理想的话,那么在今天,“两扇门,一碗汤”更多还是上层阶级、至少是中产阶级的模式,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模式。因为,高昂的房价、忙碌的工作使得“两扇门,一碗汤”的理想实现起来不那么容易。

在城市里,原来福利分房分配的房子虽然小,但是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单价很高,所以已婚子女想要和父母住得近一点,必然代价很大;而如果卖掉原来的房子,又因为房龄、面积等原因,很难在较好的地段买到两套房子。

所以除非是父代或子代非常富裕,一般的城市家庭采取两种方式来应对:一种是老两口住老房子,然后子女结婚的时候在没有那么繁华的地段上买房子;一种是卖掉原来的老房子,添一些钱,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三代人共同居住。

第一种情况保持了独立性,但是很可能损失了两代人互相照顾的优势:而第二种情况实现了两代人的互相照应,却失去了各自的独立性。

现实家庭模式:

两亲家,也聚头

每个小家庭都有两个原生家庭。除了月子期间,两亲家,主要是双方母亲可能同时住在年轻夫妇的家中外,其他情况下,“两亲家,不聚头”,是大部分受访者认同的经验之谈。而且,同一方父母共同居住,就意味着另一方父母不能入住,这一点多名受访者提到。

“两亲家,不聚头”,说的是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非常客气,只是偶尔见面,而不会有长期、频繁的交往。在沈奕斐的访谈中,只有两个家庭算是两亲家住在一起的,两家都是公婆和丈母娘住在一起,而且两家的情况有相似的地方:女方的父亲都已经过世。

两个亲家各占据一方,通过孩子的婚姻,产生间接的联系。在传统社会里,除了在嫁妆和聘礼方面会有交涉以外,双方的交集并不多。但是在现代社会,两亲家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直接的原因是女方的父母出现在了小家庭中,并且占据了和男方父母同等的地位,这种对传统的挑战,使得两亲家的关系在今天的城市家庭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两亲家,不聚头”思想影响下,如果双方父母都需要孩子或者在双方父母同时出现时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问题。春节的时候,中国人强调阖家欢庆,对双方父母来说,女儿女婿或儿子媳妇都是家里人,都希望一起过。除了部分农村还保留着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而儿子必须回父母家过年的习俗,大部分的地方,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观念已经被抛弃。

所以,参与者中出现了几种处理春节的方式:和某方父母长住在一起的小夫妻,过年时,到另一方父母家过年;小夫妻家庭轮流到双方父母家过年,今年去你家,明年到我家;年三十,小夫妻两个各回各家,各陪各的父母过年;都是同一座城市的,选择一个餐厅,双方父母都到餐厅,一起吃顿年夜饭;把年二十九作为小年,在一方父母家过;年三十再到另一方父母家过,逐渐形成了习惯;一方每年都陪自己的父母过,另一方轮流到自己父母和配偶父母家过年……

过去,由于女性嫁入到丈夫家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家族体系,无论关系如何,都会融入丈夫的家族,因此,女方父母在小家庭中的地位是完全被置于男方父母之下的,虽然女儿也会照顾自己的父母,但是,两亲家一旦发生冲突,那么小家庭必然会牺牲女性的利益和诉求,站在丈夫的家族体系这一边。

但是,在个体化时代,妻子这一边的家庭体系显示出和丈夫这一边同等的重要性,妻子也具有了和丈夫抗衡的经济能力。两亲家变成了博弈的双方,通过各种资源交换来争取子女家庭的倾斜。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很多因为双方父母不和而导致年轻小夫妻离婚的案例。可见,传统和现代融合并不容易,其间充满了斗争,个体不得不为此而付出代价。

如果说“两亲家,不聚头”使得三个家庭产生了分裂的张力的话,那么第三代的出生就是把左右两个家庭体系粘合在一起的铆钉,这颗铆钉是两个家庭体系黏合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冲突还是和谐,都与这个铆钉有关系。

因为孩子的出生,所以两亲家可能不得不住在同一屋檐下;因为孩子需要人照顾,所以三代人需要在同一屋檐下;因为育儿教育理念不同,年轻的父母和年老的父母冲突也会增加……

未来家庭模式:

心形个体家庭

2011年10月,沈奕斐和丈夫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这场婚礼与沈奕斐参加过的大部分婚礼一样,放在了一个豪华的酒店,办得隆重而热闹,其中的一个环节引起了她的关注。

酒席过半,大厅灯光突然变暗,司仪邀请大家重新关注红地毯。随着音乐,大厅的门再次打开,换了服装的新娘挽着自己的父母缓缓走出来,而身后是挽着自己父母的新郎,六个人在灯光的追逐中走上红地毯,走上大厅前方的舞台,宾客们鼓起掌来。随后,新郎新娘站在舞台中间,他们的父母站两边,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了子女向各自父母献花,父母发表感言的步骤。

当两束大光照向舞台时,沈奕斐突然在台上清晰地看到了个体家庭的心形模型:一束光照着新娘和她的父母,另一束光照着新郎和他的父母,两束圆形的光在中间重合,正好形成了一个心形。

在这个环节结束时,新郎挽着自己的父母走在前面,后面是新娘挽着自己的父母,父母一边向宾客挥手致意,一边沿着红毯走下舞台。

之所以这场婚礼给沈奕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和以往看到的婚礼有些不同。

在这次婚礼的舞台上,父母的位置被突出出来。以往也有父母致词或发表感言的环节,有的也有鲜花的仪式,甚至有的还会有父母给新人送红包的仪式,但是,一般都是在某一环节中间。这是沈奕斐第一次看到父母和新人一起走红毯,并且婚礼一共有三大环节,这一部分足足占了一个环节。这和西方常见的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的走红毯方式意义是不同的,在整场婚礼中,父母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体现了父母对这个小家庭的重要意义。

新人与配偶父母没有互动。以往的婚礼,常常是新郎向新娘的父母献花,表达对他们培养了一个好女孩的感谢;同理,新娘向新郎父母献花。在这场婚礼上,无论是献花,还是拥抱父母,都是新娘对自己的父母,新郎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无论是走上台,还是走下台,新郎新娘都一直挽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交换。

新娘与新郎的平等。在挽着父母出场的时候,是新娘和父母走在前面,而走下台的时候,是新郎和父母走在前面;以往的婚礼一般一位父母代表发言,这次婚礼每方一个代表发言,当然,还都是爸爸发言。

这些特点同样满足个体家庭的特点:直系代际关系紧密,父母介入小家庭深入,年轻一辈趋于平等,情感表达加强等。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婚姻,沈奕斐认为这样一种心形的个体家庭模式将会成为主流。

社会的发展就像一列行进中的列车,个体就是乘客。每当列车到达一个新的站点时,原来的乘客下车,新的乘客上车。中国社会就像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速度太快了,旧乘客还没有下车,就来了一批又一批新乘客,每一批乘客都认为自己掌握列车行进的方向才是正确的、合理的,因而冲突也更为频繁。

家庭中的成员也一样,跟随着列车跑得飞快。原来二十年是一代人,现在五年就是不同的一代人了。父母和子女一辈的想法可能完全不同,婆婆和媳妇对孝顺的理解完全不同,父母和孩子的行为模式完全不同,家庭成为了冲突的中心。

家庭中的种种冲突也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城乡背景、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之间的冲突缩影。个体家庭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快速发展。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