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旅游 > 正文

[生命教育撬动古城小学学生终身发展]

古城小学是石景山区新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秉承“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要将学校营造成为实现生命意义的乐土,成就智慧人生的美好家园。

1.jpg

打造和谐共生的管理生态环境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犹如一个自然生态圈,“生态化管理”倡导的价值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平等、尊重、自主、和谐共生是生态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首,形成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引领性、协调性、服务性、尝试性和创造性的学校生态文化引领机制。形成“学校(党支部、校务会)——教师(教代会)——学生(少代会)——社会(家委会、社区)”四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机制,实现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同时采取“校级干部宏观管理,中层干部专项管理,年级组、学科组自主管理,班主任一线管理,教辅后勤人员协同管理”五位一体的层级管理模式。采用行政与教师“1+1”的模式,包括行政与教研组长“1+1”管理模式,学校明确教研组长的权利与义务,授予他们相应的管理、奖惩、经费使用建议等职权,进行教师、班主任等资源配置,制定工作安排,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对教师各项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落实学校及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负责学生常规管理等;行政与教师“1+1”管理模式,引领教师扬其所长参与学校活动方案的制定、策划、创意等。行政人员在“1+1”管理中中做好引领、管理、督促、培训等工作,达到人人学做管理,管理为人人的目的。

2.jpg

构建“真善美”三大课程领域

学校秉承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至慧课程体系,培养“求真、向善、尚美、至慧”具有民族根基和国际视野的智美少年。

基于课程目标,将学校的各个层级、各个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真善美”三大课程领域,将不同领域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类别。

三大课程领域突显育人方向,素养提升的目标,至真课程群指向科技与创新,涉及数学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学习领域,培养学生勤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素养,力求用人类智慧的火花和科学的思想点燃人;至善课程群指向人文与社会,涉及语言类学科、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培育学生博古通今、胸怀天下的中外视野,力求用中华传统美德和世界精粹的文化滋养人;至美课程群指向审美与健康,涉及艺术学科,心理与健康科学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运动的高雅情趣,力求用健康的体魄和艺术的熏陶塑造人。

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关注基础与高效,重在挖潜能,学生在国家课程的滋润中开发潜能、茁壮成长;拓展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地方、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兴趣社团),关注需求与发展,重在展个性,在多彩的地方和校本文化中,让每一名学生张扬个性,绽放活力,朝向美好的未来快乐生长;实践类课程,关注探索与实践,重在促创新,在研究与实践中,开启无穷智慧,滋养创造灵性,让每一名学生勇于探究,实践创新,魅力绽放。

“四个工程”激励教师精神解放

学校以“四叶草学苑”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模式作为学校管理的生态场域,形成整体架构、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包括师德学苑课程、研修学苑课程、名师学苑课程及创新学苑课程,为全体教师提供研修平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共同构建生态场域的缩影。

此外,学校建设“四个工程”激励教师精神解放,包括师德工程、博学工程、特色工程、温暖工程。

师德工程即以德立身,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秉持教育梦想,恪守师道尊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坚持以德立学,创新“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涵养“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底蕴,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坚持以德施教,让生命教育润物无声,紧握理想信念的“方向盘”,打牢思想道德的“压舱石”,做真善美的领航者。

3.jpg

博学工程通过建立四个学习文化系统,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出“一笔好汉字、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项好技能、一身好体魄”要求,建立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基础的学习文化系统;提倡“把镜子转向自己”,建立以阅读反思为基础的学习文化系统;让阅读点亮教师智慧人生,推动教师阅读工程,开展读书分享沙龙,建立以共享(交换)为基础的学习文化系统;在“说课―上课―评课―再说课―再上课―再评课”中,建立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观察学习文化系统。

特色工程开展“圈圈互动”,通过校内外资源的圈圈互动,开展日常研究,实现共同发展。第一圈“同伴互助”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做强学校自我;第二圈“骨干领航”教师与榜样的互动,培养核心骨干;第三圈“招商引资”教师与专家的互动,提升教育理念;第四圈“外出取经”教师与校际的互动,拓展教育视野。通过内外资源圈圈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温暖工程通过做好“青年教师关爱工程”、“温情团队点赞行动”、“退休教师暖心系列”、“健康工会身心理疗”等,将“个体优秀”延伸至“群体卓越”,将“团队和谐”伸展到“个体幸福”,极力渲染出“工作着、生活着、行走着、快乐着”的良好工作氛围。

五育并举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求真、向善、尚美、至慧”具有民族根基和国际视野的智美少年,用真善美的底色塑造良好品行,用探索、创新、实践成就智慧人生。

通过使用《“生命树”成长攻略》手册,提出“育一粒真的种子,做一片善的叶子,成一棵美的大树”的教育主张,彰显生命的本体价值。将五育“德智体美劳”作为评价的五个维度,即“好品质”、“好思维”、“好体魄”、“好成果”、“好实践”,关注学生发展的未来性、全面性,突出学生的主动发展,最大限度“激活”与“唤醒”生命潜能,促进学生自主的、自觉的、自在的发展。

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手册,设计班徽、制定班规、班训,开展每日及时评价、每周同伴评价、每月班级评价,旨在同伴携手同行,共享共进共创生命的辉煌。

4.jpg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建“一班一品”活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前提,创设自我教育、特色教育、实效教育的空间,打造能够影响孩子一生、具有鲜明个性的班级特色。

各班亮出特色,提炼“品”点,积极打造班级品牌。“班级名片”上,有醒目的班级文化主题词,有班级文化的诗意解读,有班风、班训,还有老师的寄语等。包括班名、班歌、班级宣言、班级公约、班级电子班牌、并成立班级小讲解员(多人)等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每学年形成班级成长报告书。挖掘、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创建的途径,丰富创建的形式,通过学科教学、班会课、节假日活动、月课程、年课程、学科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班级特色创建工作,班主任根据自己擅长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品牌。

借助“每月一事”开展生命教育,通过习惯养成的途径来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确定人生最重要的12个习惯作为教育主题,从一件小事展开,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主题展示、成果评价等形式,将生命教育贯穿其中。

学校的未来将继续秉承“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打造成实现生命意义的自然生态圈,包括和谐共生的管理生态,博学至慧的课程生态,明德至善的教师生态,五育并举的学生生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