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摄影 > 正文

_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的宿命:30万学费也无法安放的焦虑

原标题: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的宿命:30万学费也无法安放的焦虑

来源 | 帝呱呱星球(ID:diguaguaxingqiu)作者 | 十一姐 Danny前言在中国,教育往往是举全家之力的事。但是很多家庭用尽全力,拖着孩子往前走,却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们不反对鸡娃,但要鸡对路子。我们需要看到更大的世界。

接近年末的时候,帝都的教育咨询会开始扎堆。

几天前,在朝阳门外一家豪华酒店里,一场国际学校的咨询会,有一万多人报名参加。

咨询会上一本《从海淀黄庄到世界名校》的书,被家长哄抢一空。

在很多城市的孩子还把来北京读大学当理想,暑假、寒假不远千里到清华、北大朝圣的时候,北京家长的目光,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越过了浩瀚的太平洋,将目标锁定了藤校。

从前,清华、北大是最高梦想,现在成为了第二梯队的选择。

图:清北不再是第一梯队的圣地

对于如何刺激家长的野心和焦虑,机构们深谙其道。

咨询会邀请了两位人大附中国际部的孩子做分享。一个孩子高二,已经拿了AMC(美国数学竞赛)、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竞赛)、PUPC(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等各种奖牌,学完五六门AP课程(大学先修课),拿到SAT高分。

优秀的孩子太多了!

一位家长叹了口气说。

图:在咨询会上分享的人大附孩子

分享完,两个孩子像明星一样,被现场的家长团团围住。

有家长如数家珍地跟他们讨论 AP、 A-Level、IB课程和 Physics Bowl、BPHO、PUPC 竞赛,引得两个孩子惊讶地问:你们怎么懂这么多?

而更多的家长,还搞不清楚这些英文简写的意思。

传说中的“顺义妈妈”们是不会来这种咨询会的,他们有自己的渠道和圈子。咨询会锁定的,是充满了渴望、却又似懂非懂的新兴中产家庭。

他们有的是“努一代”父母,想用国际精英教育击穿阶层的天花板;

有的是“先进”的京籍家庭,看不上体制内的填鸭式教育;

还有的,是被迫无奈的非京籍家庭。

坐我们旁边的妈妈,给戴着眼镜玩着 IPAD 的女儿递了一壶水,说: 孩子在国内拼清北太苦了,那就试试国际学校吧,上个美国 TOP30 也不错。

这里凝聚着新兴中产阶级,对“他乡的教育”最美好的想象。

咨询会的讲座上,主讲人做了一个现场调研:到现场的家长,有一大半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或者还没有上幼儿园。

爬藤从幼儿园开始,似乎成了这一代家长的共识。

而这些孩子们,蹲在会议室庞然大物一般的铁门旁边玩着积木,在展台旁边的地毯上打滚,还有一些坐在推车里睡着了。

这还是一些不谙世事的孩子。

他们对父母心中的欲望、纠结、焦灼,还有悲情,莽然无知。

国际学校,曾经被称为“贵族学校”,是极少数人的游戏。

而现在,中国每年有 54 万出国家庭,主力是中产阶级。

国际学校的数量,从 2002 年的 20 几家,到现在的 700 多家,增幅赶上了楼市。

如此热情的参与度,让世界名校的申请难度水涨船高。

托福拿不到 110 分、没学个五六门大学先修课、没点拿得出手的特长,连筛简历都过不了。

这里说的“特长”,是“超级特长”。

比如说演讲比赛,你在北京某个区拿金牌没用,得代表国家队打比赛,还得拿到奖牌; 比如说钢琴,英皇八级都很难敲开面试的大门。

2019 年北京有 6 万人考大学,5000 人申请藤校,美国 top30 的 offer 只有 1116 个,上藤校的只有 78 人。

如此倒推下来,从小学开始,爬藤牛娃的配备就在年年升级。走这条路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公立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北京爬藤最常见的路子有两条:一条是“双轨制”——先读公立校,到初三或者高中再转成公立校的国际班;另一条是从幼儿园、小学开始,一路国际学校直升。

公立校国际班的筛选,是真正的“掐尖儿”。

海淀的初中学生,英语达到高考 130 分的,只是普娃水平,能进入名校国际部的可能性很小,只能走国内高考的路子。

而北京的小学生,有个相当于高考水平的 PET 或者大学六级水平的 FCE 证书也不算什么了,很多孩子已经在学 Unlock、RE 原版教材和 Keynote 学术英语,裸听 TED 演讲完全没问题。

“去年初中生托福 90 分可以保证名校国际班,今年保证不了啦”,咨询会上讲政策的老师说。

图:摄于咨询会讲座

而进了国际班之后,有些孩子找不到学习国际课程的方法,成绩出现大的退步,还可能会被分流回普通的班级。

至于国际学校,几年前或许捧着钱去就可以了,现在有名些的,不仅要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

不光是父母的学历、收入、背景,还得能跟面试官热烈探讨国际课程体系。

听说很多国际学校为了保持毕业的数字好看,会劝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复读或者离开。

这些被淘汰的孩子,有些没有国内学籍,即使有,要转型也很艰难,成了夹在体制内外间的“三明治”孩子。

图:某学校小升初考题是TED演讲

就像“北京的孩子 600 分上北大清华”是个传说一样,“出国比高考轻松”也是个传说。

绝大多数人注定只是陪跑。

只是这条跑道,需要更多 RMB 铺就。

有家长算过一笔账,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一直上国际学校的话,15 年的花费在 600 万左右。在国外念4年本科,还得再加 200 万。

别的不说,光是升学顾问机构的费用,就得 20 万;报名各种托福、SAT 的考试费,动辄数千元;出国参加学校的面试,一趟几万也少不了。有些国际学校“占坑”用的学前班,都得十几二十万一年。

这也是很多家庭选择“双轨制”的一大原因——但即便是这样,高中三年的费用,也很难低于 100 万。

图:海淀黄庄某大厦广告牌,给家长的“一条龙”服务

图:网上流传的国际学校学费排名表

所以北京的家长,大多衣着朴素。

别人在双十一囤化妆品,他们在双十一囤培训班。

三里屯的姑娘有MK,他们有 PET 的准考证;国贸的姑娘有 LV,他们有学而思的帆布包。

曾经有一个同事,家庭年收入四五十万,也不算低了,背着房贷、孩子上着国际幼儿园。她每天自带盒饭,不是因为健康,是因为舍不得叫外卖。

那些似乎踮起脚就能够得着的精英教育,榨干了很多新兴中产家庭。

“谁知道孩子以后会怎么样呢,我得给她留个选择啊,所以我就没得选择了。”有一天,她打开自己的盒饭,打趣的说。

然而,海淀黄庄与世界名校的距离,并不只是单词量和人民币。

我们有朋友的孩子在北京一所还算著名的国际幼儿园,班上的德国家长要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但中国家长死活不同意,要求把时间花在学英语单词上。

顺义一所顶级的国际学校,采取的是国外推崇的“项目制”学习模式,老师不讲课,学生自己组队研究。有几位家长甚至冲进校长办公室,抗议老师“什么都不教”。

事实上,北京的国际学校,多多少少要对家长的“学术追求”做些妥协。

正因为这条道路艰辛的竞争,家长们已经遗忘了自己的初衷,是来追求“更好的教育”。

所以,他们一年几十万把孩子送进顺义的国际学校,放学后,再接到海淀黄庄的补习班。

为了达到标化的要求,一切都可以“套路化”。

听说北京中考物理出题率最高的场馆是中国科技馆,就有家长去把里面每一个实验涉及的知识点都抄下来给孩子背;

看身体素质,就集体请一对一教练疯狂练跳绳;

重视公益,就扎堆儿去自闭症儿童中心做志愿者。敬老院、支教、北极科考、非洲保护野生动物,简历里的故事,像是标准化流水线做出来的。

家长们耗尽心力,不过是把孩子送上了另一条“洋应试”的道路。

有趣的是,当留学顾问机构把世界名校的招生规则摸得越来越透,今年,“哈耶普斯麻”五所“名校风向标”,对大陆高中生的录取数,却比去年下降了四分之一。甚至有招生官公开表示过,担心中国孩子缺乏“核心能力”,到大学之后适应不了。

这,才是海淀黄庄与世界名校之间最大的鸿沟。

这样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选拔机制的单一性。

但变化正在发生。

去年,美国排名前十的芝加哥大学,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供SAT或者ACT的考试成绩,随后哈佛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等大批的主流大学也纷纷响应。

这反映的是一种趋势。

美国一所大学的负责人说,与其看入学考试成绩,不如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你是谁”、“你优秀在哪里”、“你以后想干什么”。

创新的教育模式也在出现。

前几天,我俩参加了 2019 GES 未来教育大会,碰到了密涅瓦计划的创始人 Ben Nelson。

密涅瓦大学被美国媒体称为“颠覆常春藤教育的未来大学”,创始校长曾是哈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是前美国财长。

密涅瓦大学的选拔方式很有意思。

申请者需要在电脑上做一系列针对核心能力的测试。这些测试完全随机,并且只能做一次,无法事先备考。

这所大学也没有固定的校园,大学四年里,学生要在四大洲七个国家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参加案例讨论。

学的也不是某个专业的基础知识,而是 129 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形式分析、多元模式交流等。

图:与密涅瓦计划创始人Ben Nelson在一起

这个时代,被人工智能、物联网驱动着快速变革着。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教育与选拔模式的变化,必然会发生。

我们的孩子才 4、5 岁,十几年后的世界,名校的招生和高考,会是什么形式?大学会是什么样子? 一纸文凭,是否还会如此重要?

机构们总是高喊着“以终为始”,从高考倒推到幼儿园。当终点在不断变化,这样的倒推是否还有意义?

或许,以始为终,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未来教育大会上,哈佛大学 Achievement Gap Initiative 教务主任 Ronald Ferguson 提出了最重要的“未来能力”:决策力、社交力、协商力、情绪自控力和想象力。

图:哈佛大学教务主任分享“未来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Ruth Vinz 教授也曾经从世界变革的视角提出“全球化能力” (Global Capacity)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力、全球意识能力。

这些能力,才是不可被机器取代的。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以它们为始,终点总不会太差。

而这些能力,是需要在每一天里实实在在地去养成,才可能适应变化的世界,而不是被阉割、切片放在简历里。

就像马云曾经说的:我不担心机器将取代人,我担心的是,人是不是可能成为机器。

教育没有乌托邦,每一条赛道都拥挤不堪。而最好的教育,并不在他乡,在父母的眼界里。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