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视频 > 正文

35岁那年,我面临家庭和事业二选一的难题

文章来源于Storyland故事星球 ,作者Yiman Storyland故事星球

Storyland故事星球是一家培养4-15岁儿童独立阅读、创意表达融合学习能力的创新教育品牌,在上海徐汇区、静安区拥有三个线下阅读创意空间。我们为孩子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创新教育方案,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的阅读者、真诚的写作者、有创意的表达者。

一个女性,会在什么样的时刻,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怀疑?在《82年的金智英》的故事里,女主角是在生完孩子,成为一名全职主妇之后,突然察觉到自我身份认同的停摆,她问自己“我是谁?”但没有清晰的答案。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上海,在职场里,她是被同事信赖的管理者。在生活中,她是一名7岁女孩的妈妈、一位妻子、一位女儿。但有一天,丈夫却对她说,“我的老婆好像跑了”,想要结束这段婚姻。

寻找自我、成为自我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在中国这样对女性并不宽容的环境中。这个故事想要让你看到,一个女生如何成为她自己。

口述 " Water

采写 | Yiman

摄影、摄像 | Rivers

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工作和生活能同时照顾好吗?

对每个妈妈来说,这实在是个太难回答的问题。或许这样说有些政治不正确,为什么对每个爸爸来说这不是很难回答回答的问题?

那么让我修正一下。

对于一个33岁才遇到真正热爱的事业并开始高速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妈妈而言,同时照顾好工作和家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两年前我甚至还曾挣扎过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舍一保一的选择——辞去喜欢的工作,回归家庭。

那是2017年,我结束全职妈妈生活重返职场正好满两年。2015年我由于妈妈的身份对教育、阅读产生了浓烈兴趣,并选择进入创新教育领域成为一名专注儿童英文阅读的老师。这个领域有太多新鲜信息,让我兴奋地保持着从未有过的高速运转模式,一刻也不想停下来。

但那两年老公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的老婆好像跑了。几次沟通没有进展,我们都对婚姻充满了沮丧,也在重新考虑将近10年的婚姻要怎样继续。

投身热爱的工作获得自身成长的喜悦,混杂着对老公、女儿的愧疚感,自责感,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怒,在35岁那年一齐向我袭来。

24岁,迟到的叛逆期

时间回溯到2006年,那时我遭遇了人生中迟到的“叛逆期”。

彼时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读社会学硕士,当时的男朋友考上了国家机关公务员,踏实稳重的他是爸妈眼中理想的结婚对象。毕业后要不要去北京?要不要和大家都觉得很理想的男朋友结婚?

24岁的我开始考虑这些问题时,才发现过去24年的人生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上学时我会想爸妈希望自己什么样?谈恋爱时我会想男朋友希望自己什么样、如果结了婚老公希望自己怎么样……一路上来都是乖乖女,成绩好,脾气好,像一块橡皮泥,别人希望我什么样我就主动把自己捏成什么样。可这样自己并不愉快,没达到别人的期待会难受,达到了也没觉得特别高兴,总是活在别人的开心或不开心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迟来的叛逆把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从决定和“理想结婚对象”分手开始,之后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让我的父母失望。我没有遵从他们的意愿乖乖结婚,不久后还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并决定和他在一起,当时他是一名外企的工程师,在爸妈眼中完全无法和“前准女婿”的公务员身份相提并论。爸妈震怒,不理解从小到大那么听话的女儿到底是怎么了。

但我自己知道,遇到他之后,我的人生就离开了按部就班的轨道。

他带着我做了许多一个乖乖女从没做过的不大常规的事,比如登山、远足、自行车长途骑行。有一次他带我从上海骑行300公里去浙西大峡谷,那时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一路骑一路摔,最后不得不更改目的地到杭州,提前结束行程。我们还浪漫地在半夜里通宵步行到浦东海边去看日出,结果路上经过殡仪馆吓得半死。

从小听话惯了,爸妈不怎么允许我做学习之外的事,人生好像只有循规蹈矩一种可能。老公的出现就好像突然有人告诉我,人生可以有不一样的活法,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可以探索。这种冲击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于是恋爱谈了没多久我们想结婚,我先斩后奏扯着集体户口页去登了记,回家后才告诉爸妈。他们又是震怒,和我们开始了将近一年的漫长冷战,不理睬,不联系,不见面。

结婚之后,我和老公想在上海买自己的房子,爸妈不支持没关系,硬气一点自己买。

那是2008年,当时的上海房价和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美好了,但对于刚毕业的我们来说依然压力很大。钱少,只能往上海郊区看,我们买到了距离市区30公里的唐镇,不通地铁,周围好多稻田,更别提什么大型商超配套设施了。

2008年,我们新房所在的唐镇周边还是一片荒凉

那时我们俩工资都不高,一个月四五千,加起来还不到一万,把所有积蓄都交了首付后口袋空空,等着第二个月的工资吃饭。经济上不宽裕,装修也是一点点来,多攒了一些钱就再给家里添置一些东西。老公平时喜欢自己动手,有的家具就自己买来木板之类的材料亲手做,连家里水泥自流平地板都是他自己刷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虽然苦,但一点都不觉得穷,两个人一点一点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很快乐。

搬离最后一个租的房子的前夜,老公为我拍下这张照片留念

光鲜的陆家嘴金融白领,

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从和现在的老公谈恋爱到刚结婚,对我来说都是很甜蜜的时光,我自己也没意识到,看似反叛了父母离开对他们的依赖,某种程度上又陷入了对老公的依恋中。

我要什么?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成为什么样?这件事才刚刚开始萌芽。

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我并没有那么着急直接找工作,而是继续帮研究生时的导师做“艾滋病群体的关怀预防”社会调研项目。第二年社会调研项目的工作结束,同样在上海的哥哥问我愿不愿意去一家做高端客户保险的公司工作。那时我还处在觉得终于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束缚,迫不及待开始探索,什么都想试一试的阶段,于是就答应了。

况且这份工作还是在陆家嘴,上海最核心最高端的金融区,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区域。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上的折射着衣着光鲜的白领金领们对成功和名利的欲望。而我即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不再是以观光客的身份。

这份工作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外资银行,服务他们的高净值客户,把产品卖给他们,在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之间斡旋,不停制作修改看似华丽的PPT,眼里全是利润和数据。但环境越浮华,我就越不安。人活这一辈子到底要干点什么?除了工作赚钱、吃喝玩乐、结婚生子,还有什么?都说要寻找自己的价值,那我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在于挣越来越多的钱,和周围人一样能消费得起奢侈品吗?好像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金融民工”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半,我很快从最开始的新鲜刺激,到一想到上班就身体难受。于是老公鼓励我在业余时间寻找自己想做什么。

社会学专业的背景让我天然地对公益、教育这样的话题感兴趣,我开始在一家为外来人口孩子服务的教育公益组织兼职做志愿者。兼职做着做着,我发现自己更不想干金融了,于是就和老公提出不想上班。老公对我的决定无条件支持,告诉我不工作也可以,只做志愿者也没问题,只要那是我想做的事。

后来我顺理成章地把在教育公益机构的兼职转成了全职,做教育项目管理,尽管需要降薪40%。那时我负责的项目是用善款为偏远地区捐赠教室,从物资购买、物流运输到建设施工,还要做捐赠人维护,有时一次性捐赠了十几间教室的捐赠人会提出去某几个地方看看,我负责沟通联络。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或推行怎样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以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是我至今仍然会非常关心的方向。

这份工作又持续了三年。在这期间我和老公决定把两人世界升级成三口之家,2013年我顺利生下女儿当当。

怀孕的过程也是育儿理论储备的过程,在生产前2个月,我考下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童年和教养方式带给我的影响,思考要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很期待自己能用更科学的方式养育出一个和我不一样的孩子。

产假结束之后为了能更全心全意地陪伴女儿,我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对于这个有些任性的决定,老公再一次表示支持。

当年考下心理咨询师二级的心理学理论书和证书

女儿两岁离乳时,

我意料之外地重返职场

2015年全职妈妈的生活刚刚进入第二年,我还没有回归职场的计划。

那时我会以妈妈的角度关注很多育儿和教育类的公众号,在一篇《上海最美的10个儿童阅读空间》文章里关注到当时在做阅读教育的Storyland,很认同Storyland关于教育和阅读的理念,于是持续关注着,盘算着当当长到多大能加入。

后来偶然一次机会,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则“儿童英文阅读导师”招聘,“创新教育”、“家庭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学习型的父母”这些关键词让我十分心动。但一来当时当当还没断奶,二来家距离上班地点实在过于遥远,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没做好重新开始工作的准备。

没想到几周之后,那则招聘启事又发了一遍。这次我没克制住,向邮箱发送了一封很长的求职信。不久后我收到了约见面试的回复,和创始人Emily聊得投缘,当天就敲定了入职意向。我成为团队的第四名中方员工,从英文家庭阅读导师做起,为家庭提供阅读教育支持,培养孩子的英文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直至成长为一名独立阅读者。

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很多的第一次。

尽管之前在公益机构做教育项目管理,但我从来没有和孩子、家庭有过直接联系,也不能非常清楚地追踪到我所做的事情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但在这里,我第一次能和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相信阅读力量的家庭接触,能亲眼看到所读过的阅读理论是如何被实践并发挥作用的。我也第一次在图书馆里接触到大量的英文绘本,另一个语言充满魔力的阅读世界在我面前铺展开。

那时英文家庭阅读的观念还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我也有很多第一次接触需要学习的知识。因此每天上下班地铁上的两个多小时,正好是适合用来阅读学习的完整时间。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Jim Trelease所著的《朗读手册》这样的经典书目不用说,图书馆为不同程度的孩子准备的英文阅读书盒我也一个一个地搬回家。那段时间我的阅读速度飞快,恨不得在最短时间里吸收消化所有和阅读教育有关的知识。

而在此之间,从来没有一件事能让我自发地进入这样忘我的状态。

当妈妈的人做教育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更了解怎样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也有机会知道自己曾经陷入过多少盲区陷阱。

比如适合2、3岁孩子的读物和适合5岁孩子的一定不一样,能读什么书除了参考语言程度还要看Interest Level。曾经我以为给孩子的书就应该是大的纸质书,漂漂亮亮的,不知道针对不同程度孩子的书可以有不同的材质和大小。做阅读导师之前,我给女儿买书全凭自己的判断,或者参考别人的推荐。“真善美”主题多好啊,买!“屎尿屁”主题是怎么回事?不买。后来我才知道,孩子在不同阶段有自己的兴趣偏好,应该培养他们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味,而不是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他们。

带自己的孩子,加上工作中和越来越多的孩子相处,都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孩子太不一样了,天赋个性、兴趣方向、学习速度都不一样。因此教育也真的没办法是一件标准化的事情,不是像机器程序一样以什么频率什么速度输入多长时间就能怎么样,这没有可能。

但这也是做教育很好玩的地方,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他们最终会长成自己的样子,这个过程让人充满期待。

投身教育第二年,

家庭生活的危机爆发了

2017年是我投身教育的第三年,我变得更加忙碌,再加上需要周末上班,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不自觉地把许多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里。

在和女儿当当的关系中还好,我把在家的时间尽可能拿来陪她,即使回家晚入睡前也会和她讲故事、聊天。在她升入小学前,我在周一周二休息时甚至会给她请假专门带她出去玩。但工作之外的时间就这么多,陪完女儿之后留给老公的时间就更少了,再加上周末是我一周中最忙的时候,一周算下来两人几乎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单独相处。

我们都不是擅长表达的人,不满和矛盾随着时间慢慢累积。

最开始他希望我早点下班多陪陪家人,我口头答应了,坚持了几天又恢复9、10点才到家的常态。说得多了他自己也不舒服,觉得失去信心,便也不再抱怨,转为冷战。那时我还沉浸在这份工作带给我高速成长的兴奋中,对老公的埋怨也颇不满。从小到大我接受的教育都说学习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我现在不是在努力工作吗?又不是贪图玩乐,有什么可责备我的呢?

在家时我总忍不住心里挂着工作,不是看书看到很晚,就是随时查看回复家长信息。有时正在和老公陪女儿玩游戏,遇到着急回复的情况就会借口上厕所,躲在里面回消息,一躲就是好长时间。几次下来,家里人都知道如果我拿着手机突然说要上厕所,一定又是找借口工作去了。

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人在心不在的状态对家人是不公平的。

2017年我被晋升为所在空间的Center Manager,但任期还没满一个月,老公就郑重地向我提出需要重新思考婚姻关系。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我非常慌张。这么多年的感情一路走来,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情绪不好一定会影响工作,结果又刚刚被晋升,辜负团队对我的信任怎么办?一头是将近10年的婚姻,一头是在职场上的自我成长,我站在两条路径前,似乎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才能往前走。

于是我向老公提出工作可以辞掉,也试着向公司几次提出离职,原因是我不想失去这个家。一向无条件支持鼓励我的老公却说,没必要辞职,我知道这是你喜欢的工作。

在那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陷入了反复的自我怀疑、自我拷问,试图搞清楚到底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而我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事情好起来。

幸运的是,那段时间我也得到了许多来自团队的理解和支持。公司主动提出调整我的工作安排,暂缓Center Manager的工作,放一个月假转而进行在线为主的工作,以便我能有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同事们在我需要力量时给了很多暖心的劝慰,主动承担因为我的调整而变化的工作内容。

在一个几乎都是女性(其中许多也是妈妈)的团队里,她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女性在自我成长上、在“平衡”家庭与工作上有多不容易。

于是我有机会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好好沉淀思考,和家人在一起时就专心地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正想明白,作为伴侣,老公并不是想要控制我非要几点下班,非要周末不上班陪他陪女儿,而是希望当我和他们在一起时是一心一意的。我总是和家长们说要给予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在自己家庭和家人相处时却实践得不好。关于如何处理感情和亲密关系,我也仍然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

35岁这一年,好像在找到自我这件事上突然开窍的我遭遇了一场家庭危机,但我也因此获得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去看见究竟什么东西是重要的,并幸运地有机会作出调整。

现在的我依然有在家工作的时候,工作不会随着下班时间到了“叮”地立刻结束。喜欢一件事情,并且这件事情还成为了你的工作,就必须接受工作和生活不可能完全分开的事实。

不过我能选择的,是在不同的身份切换时,一心一意地珍惜当下的时光和想要陪伴的人。

成为自己,是持续一生的功课

每个周六,女儿当当都会和我一起上班。6点多起床,7点出门,9点之前会抵达我的办公地点。一进空间,当当就会立刻向前冲向图书馆,她会在这里上大半天英文和中文的线下工作坊,而我左拐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时间,我和女儿会用来阅读

在当当5岁之前,我没有特别着急让她开始系统地“学习”什么,以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主,我相信应该到了合适的时间再做合适的事。

刚刚进入教育行业,了解不同的教育路径以及和不同家长面谈时,我的心里还有些执念,比如一定要让当当上某某学校,或者一定要考体制外的学校。但越到后来,这种执念越少,心态更轻松,因为你会发现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同类型里的不同学校,都各有利弊,没有理想中的完美学校。公立学校的孩子也会有很健康很蓬勃的生长状态,国际学校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母语中文的阅读写作能力很弱的局面。

所以现在我为当当选择了目前对整个家庭来说最舒服的一条路,就是上家门口步行5分钟可达的很普通的公立小学。不用买学区房,不用搬家,不用调整整个家庭系统的安排。

我和女儿一起在家阅读

有一天我和老公路过早点摊时讨论过一个话题,如果当当长大以后的工作是在街边炸油条,我们能不能接受?最后结论是,如果她是迫于生计不得不用炸油条养活自己,我们会非常难受。但如果她不是迫于生存压力,只是觉得炸油条的工作很有意思,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我们会觉得很开心。

现在我对当当未来教育规划的心态是,公立学校是选择之一,但依然保持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主要是看她的天资和个性,保持持续的观察和调整,希望在家庭资源支持的范围内,她可以有多一些选择。

而关于我自己,去年家庭危机结束后,我再次“上任”所在空间的Center Manager,正式开始接手更多管理层面的事务。这个晋升迟到了将近一年。

在孩子们面前,我是他们的Water老师,是他们的大朋友。在家长面前,我是能够客观专业地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路径和方法的咨询师。在同事面前,我是大到教学研发、小到图书馆的书该怎么摆放都要操心到的空间大管家。

在女儿面前,我是每天晚上依然会陪她阅读聊天,休息日时会接她放学和她一起喂小区里的流浪猫的妈妈。在老公面前,我是他能够信任和依赖的人生战友。在父母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女儿。

休息日接女儿放学,我会和她一起喂小区里的流浪猫

而在这么多的身份之前,我应该首先是我自己。

24岁那一年启蒙的关于“我要什么”的人生课题,不会因为投入一场新的恋爱而结束,也不会因为35岁的一场家庭危机而告终。它将是持续一生的功课。比如向来被评价和善温柔的我,仍然在忐忑不安中学习如何更勇敢清晰地表达真实感受。

同时也学习用力的生活,用力地珍惜每一个当下。

Water所工作的地方

是三明治的姊妹品牌Storyland

Storyland培养3-15岁孩子的

阅读写作、创意表达等融合学习能力

孵化他们的Storytelling故事力

目前在上海拥有四个阅读创意空间

*工作地点位于上海市徐汇区,Storyland在上海一共有四个线下阅读创意空间,分别靠近1/7号线常熟路地铁站、1号线衡山路地铁站、1/12号线漕宝路地铁站,这四个空间都有可能是你的工作地点。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