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视频 > 正文

[艺术试验改变山村气质 宁海10位村民走上大学讲台]

“我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也不觉得它会跟我有什么关系,但现在我能设计了,我家外墙被设计成画框造型,就是我自己的想法……”换上一身平日并不会穿的格子衬衫,站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讲台上的宁海县葛家村村民葛万永,看着台下满座的大学生,显得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与自豪。12月12日,像他一样,葛家村10位普通村民走进讲堂当起“教授”,分享他们用艺术改造乡村的经历与感悟

普通村民走进高校讲堂,缘于一场“艺术振兴乡村的试验”。推动农村更深层次的变革,是一个崭新课题。今年4月初,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着3名研究生从北京来到葛家村开展试验,试验的核心就是在师生的指导下,激发村民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推动村庄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提升村庄品位。当天走上讲台的10位村民,便是这场“艺术振兴乡村”试验的实践者。

“我现在做布艺已经上瘾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今天要做点什么!”袁小仙是村里最普通不过的一名农妇,平时就在家摆摆早餐摊。

她在讲台上回忆了第一次听丛志强教授讲艺术的情景,教授发掘了她的裁缝手艺,手把手教她布艺。“第一个大象布偶完成时,心里美滋滋的。”之后,袁小仙一空下来就思考做“艺术品”,有时做到凌晨两三时也停不下来,老公在一旁看着也手痒痒了,凭着以前做过毛竹品的手艺,做起竹制台灯、竹杯等。两人把这些手工作品布置在自家的庭院里,小院子一下子就火了,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参观。

葛家村距县城26公里,地处交通末梢,1600多人的村庄,过去村集体收入仅10多万元,村子里时不时能遇见垃圾死角,环境状况堪忧。可如今艺术在这个小山村里发生着化学反应,村民变得文艺范,成了能工巧匠,短短几个月时间,130多名村民被培养成了“乡建艺术家”。

一次艺术的激发,让村庄焕发新活力。村民葛品高将自家老房子变成了酒吧。他从拆迁的村子里捡来老物件,自己加工改造,开出了村里第一家“仙人掌”酒吧,国庆节假日期间每天净收入上万元,平常时间也有六七千元收入,保住了老屋又可赚钱。村里短短一条200米的巷子沿线,已有枯山水、墙绘、竹筒风铃、人字座椅、盆景等8个艺术景致,以及10个各具特色的庭院。

“葛家村村民的艺术成长是通过艺术和村民生产生活的融合来实现的,这是一条用艺术振兴乡村的捷径。”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说,这让村民在艺术振兴乡村里找到主角位置,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发挥大能量,改变了很多地方出现的“政府干、村民看”的现象。(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陈云松)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