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特产 > 正文

[2019年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举行]

6月25日,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环境与规划学院二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国家杰青陈利顶、国家杰青傅声雷、长江学者李满春、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小建、中原学者姚文艺、万人计划秦耀辰,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邓成斌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出席会议,科学技术研究院、环境与规划学院有关负责人及实验室师生到场聆听,会议由郭华东院士主持。

开幕式上,刘先省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实验室是河南大学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所依托的地理学科也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评估的B+学科,学校将会继续支持地理学及实验室的发展,并预祝各位专家工作顺利、学术委员会会议圆满成功。

环境与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乔家君做实验室中期工作总结。他回顾了实验室自建立以来不断壮大与发展的历程,就实验室发展定位、研究方向、工作成果、社会贡献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乔家君还总结了实验室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推动学科发展的多项代表性成果,深入介绍了实验室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著作出版等体系发展。

实验室副主任秦奋以“粮食生产风险遥感动态评估关键技术方法”为题,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监测粮食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成果,分享了粮食生长评估、生产风险和估产等研究方法。教授实验室副主任丁圣彦做题为“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格局和动态过程对区域服务”的报告。他首先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他表示解决其生态现状问题其研究团队努力的方向,并汇报了团队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河南大学教授刘静玉,从乡村聚落发展、城乡空间界面理论、农业创新体系、农业经济研究、城市-区域综合发展、新经济地理学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原经济城市与空间经济”的研究。

报告结束后,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围绕2020年教育部实验室评估以及实验室建设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出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学院给予实验室机构编制、实验经费和实验室设备等方面的有效支持。实验室应该进一步凝练方向,确定工作导向、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就实验室发展和定位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研究应当与国家政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协调。二是要聚焦中原,发挥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研究的优势。三是要系统重点突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瞄准国家需求,深入到国家相关行业和技术发展中去。

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傅声雷对此次报告会作了总结发言。他对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科研经历,对实验室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宝贵建议,深表感谢。此次会议不仅全面展示了实验室在数字地理技术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应用,而且为实验室今后工作的改进方式和基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