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租房 > 正文

【铜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我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靳...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编者按 9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驻村更驻心》为题对我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靳康鹏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为村上谋产业促发展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本报现予以全文转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是驻村第一书记想得最多的。靳康鹏是陕西铜川宜君县哭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驻村之前,他几乎没到过农村,连方言都不太会说。第一天去村里,穿的是一身西装和锃亮的皮鞋,引起了全村人围观,大家都觉得他在这里待不长。但是到现在他已经驻村五年了,而且因为他见人就推销村里的玉米等各种加工品,还成了人们口中的“玉米书记”。要让全村人都富起来,他可是琢磨了不少办法。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 张新贵):喂,这谁的车,往出开往出开,你做生意开到我院里,把我家院子碾了,何广前,你过来,你停车,我修院子是图啥呢。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 何广前):那我也没有办法,游客人家来图方便,车上来以后就直接开到你院里了。 同期声(张新贵):我才修起来,这才多长时间,又给我碾烂了。 同期声(陕西铜川市卫健委干部、陕西铜川市宜君县哭泉村驻村第一书记 靳康鹏):我给你说,新贵,你不要吵了,你们两个是对门,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不对? 2018年8月27日,记者第一次见到靳康鹏,就是在一个混乱的吵架现场。他来驻村已经5年了,每天吃住在村里,村民早已经不把他当外人,吵起架来冲着他也嚷嚷。 同期声(张新贵):那你不解决么,把我院碾烂了。 同期声(靳康鹏):本来是给你解决事来了,不是来跟你吵架来了。 原来这几年宜君县投资了一个多亿,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哭泉村就位于景区中心。村里几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生意都不错,何广前就是其中之一。去他家的游客经常把车停在对门张新贵的院子里,这让张新贵很恼火。 同期声(张新贵):我一天喝西北风,你一天挣钱呢。 同期声(靳康鹏):老张,驻村工作队还有村干部,就是来给你解决这个事来了。 吵吵嚷嚷中,张新贵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思,以后他也想办农家乐。 同期声(张新贵):以后发展我也想办农家乐呢。 同期声(靳康鹏):对,这其实才是我今天来的初衷,看怎么样让他带动你共同发展。 张新贵去年刚脱贫,家里条件不好,他也想办农家乐过上好日子,但是没有经验和本钱,有心想跟着对门何广前一起干,又不好意思说。这些都被靳康鹏看在眼里。 同期声(靳康鹏):老何,我这下算把新贵心底看清了,想跟你一块发展(农家乐),也想跟你一样,咱们开了几次会了,鼓动大家办农家乐几次了,新贵一直每次会都参加,而且是很认真还发言呢,但是至今没有办起来。 其实靳康鹏也已经跟何广前沟通过好几次,希望他能和张新贵结成帮扶小组,带他一起干农家乐。何广前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一直有入党的想法,他对这个提议也支持。 两个人商量好优势互补,张新贵媳妇做饭好吃,何广前这里有游客要吃手擀面,就给他打电话。 张新贵让游客把车停到他家院子里,再收拾出一间房办农家乐。 同期声(靳康鹏):你带着他发财,他给你做好后勤保障,握个手。 靳康鹏很高兴,因为他和村干部们一直想在全村尝试这种结对办农家乐的模式,既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又能提高服务品质,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干部们干脆就地开起了工作会。 同期声(靳康鹏):咱们把这个复制到全组(村),对门和邻居形成农家乐的AB角色,你卖饭我住宿,你卖鸡我给你养鸡,把咱这个品牌很快打造出去。 同期声(陕西铜川市宜君县哭泉村村委会主任曹明红)咱村上来引导,把这个事做成。 平息了这场纠纷,已经中午了,靳康鹏回到了宿舍。记者以为他是回来吃饭,但他扛起了一面大镜子,又出门了。 同期声(靳康鹏):老韦,先放到这儿吧,这个镜子理发可以吧。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 老韦):这个理发没有问题。 同期声(靳康鹏):往那儿一坐能照全身,就和大理发店那个镜子是一样的。 老韦也是贫困户,他腿有点残疾,妻子是盲人,女儿还在上高中,家里就靠种点核桃玉米维持生活。去年老韦搬进了政府统一安排的贫困户安置房,居住条件好了很多。老韦分到的是一楼临街房,位置很好,靳康鹏便琢磨着想让他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 同期声(老韦):他说你能不能,补个鞋呀,弄个什么。我就说能不能理发,我从小理过发,二十多岁我就想开个理发店,梦想,他说你能理发呀,是不是给你开一个理发店,我高兴得很,我说能行。 对老韦来说,理发不仅是他从年轻时就有的一个梦想,更承载着他长久以来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热切期望。体会到这一点,靳康鹏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帮他实现这个梦想。 老韦还缺一把理发用的椅子,靳康鹏带他去了县城。 同期声(靳康鹏):你坐一下感觉一下。 同期声(老韦):这个能下能上,好使。 靳康鹏跑前跑后,带老韦买齐了各种理发用具,很快理发店便开业了。 同期声(靳康鹏):文信理发店,就是掌柜的名字。 同期声(老韦):年轻没有开成,等老了老了还开了个理发店,我这个梦想现在成真了,感觉到温暖得很,书记对我这一家确实关心,感觉到党真正在我身边,这就是党员跟我们群众贴心在一块。 跟群众贴心在一块,用行动真正改变这个村,这是靳康鹏来驻村前对组织的承诺。为此原本打算驻村一两年就回城的靳康鹏,已经在这里呆了5年。这对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家庭条件优越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短短几天拍摄,记者见证了靳康鹏工作的琐碎。帮贫困户打核桃、卖玉米;带着党员和群众为集体经济农作物除草;去县城的饭店和超市推销村里企业生产的粮食酒。 同期声(靳康鹏):我们搞了一个现代化玉米酒坊,能不能把我们的酒在你这儿宣传一下,推广一下。 同期声(靳康鹏):我们村上有一个扶贫产品。 同期声(靳康鹏):这个酒是纯粮食,喝再多第二天头不疼,胃不难受。 同期声(靳康鹏):我想给你推销一个我们自己产的纯粮玉米酒,这酒喝着口感好的很,质量还不错。 五年里,靳康鹏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把哭泉村从一个家家都穷、没有任何产业、种的玉米只能低价卖给饲料厂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有着完整农作物加工产业链、和数个企业的脱贫村。虽然一切还刚刚起步,但靳康鹏说,只要肯干,总会越来越好。 他实心实意的付出,村民也都看在眼里。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你看他干活干的好。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就不像是城里来的人。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他经常去问寒问暖,好像是亲戚之间就是那么一种感觉。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家家户户他都去,两天三天去一回。 同期声(哭泉村村民):对农民可好了。 其实靳康鹏也曾打过退堂鼓。初来哭泉村时,这里的贫穷超出了他的想象。 同期声(靳康鹏):一下吓住了,我走了八户,包括一户村干部家里,基本都一样(穷)。 那时的村干部队伍也是一盘散沙,毫无搞发展的心思。 同期声(靳康鹏):当时我们村干部,还有几个党员来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家务事,这个问我家的鸡你看怎么样,明天去集上卖,那个说我明天去哪走亲戚,当时我感觉到压力特别大,带着这样的队伍,怎么去打这个脱贫攻坚战,怎么带领乡亲们致富。 走还是留,靳康鹏失眠了一个晚上,天亮时他决定要留下来。 同期声(靳康鹏):因为我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我在来驻村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把我叫回家给我说,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干,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一句话,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就是这一句话,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靳康鹏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造一支能和他并肩作战的村干部和党员队伍。他去商场买了20个“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用这个杯子树立党员的凝聚感和荣誉感。开会时当这个杯子往桌上一摆,再没有人去议论家务事,坐在那就是议论村里怎么发展。 既然留下来,就绝不能做一个走马观花、混日子的驻村书记。五年里,靳康鹏真正吃住在村里,在日复一日的艰苦、寂寞中,努力完成他的使命。靳康鹏是家里独子,他常年不在家,也曾经是党员干部的父亲给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一次脑梗,一次心梗都没有跟他说,怕他分心。父亲在医院住了四天以后,靳康鹏的一个同学给他打电话,说他是不是扶贫连家都不顾了。靳康鹏回来以后痛哭,埋怨父亲不告诉他。父亲说工作是大事,病是小事。 这几年的春节,靳康鹏都是带着妻子女儿在村里过年,因为他曾经对贫困户们承诺,过年会给他们拜年、和他们看春晚。2017年春节,靳康鹏的父亲还在医院,这让靳康鹏很为难。 父亲跟他说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去,不但自己去,而且一家三口人都要去。 就这样,那个春节靳康鹏一家又住在了村里。一年又一年,一切也在变化。 靳康鹏第一年给贫困户拜年的时候,没有人说话;第二年,贫困户家里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房子整洁了,漏雨的地方堵上了,他们跟靳康鹏说,来了,坐;第三年贫困户家里面的变化就比较大了,肉、蛋、菜都有,自己也有新衣服穿,非常热情;第四年他们要给靳康鹏的孩子发压岁钱,让他拿上自己家的鸡蛋。 这些变化,靳康鹏的妻子女儿也有着真切的感受。当时靳康鹏带女儿到一个贫困户家,她连门都不敢进,说爸爸这个房子快要倒了,这里头能住人吗?到最后家里有煤气灶、电冰箱,女儿也感觉到村里一年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儿给靳康鹏竖了大拇指说:“爸爸,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同期声(靳康鹏):我是不到36岁来的,今年41岁了,我是把人生最青春的年华,留在了哭泉村,这个地方也是我一辈子刻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地方。 靳康鹏说他想把村里集体经济壮大,产业培育出来,让大家都有事儿干,人人都有钱挣,那时候他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网络编辑:朱梦蕾]

[信息审核:朱梦蕾]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