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城事 > 正文

【叶辛做客学习读书会 讲述自己的上海故事】

人民网上海12月10日电 (记者 曹玲娟)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而叶辛笔下的上海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呢?12月7日下午,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做客第46期学习读书会,和现场观众分享了他眼中的上海,畅谈他如何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我只写我看见过的上海,我经历的上海。”叶辛从泥城桥谈起。泥城桥(今西藏路桥)是上海市中心一座普普通通的桥,但它承载的历史却并不简单。泥城桥地名的来源和1854年的一场“战役”有关。当时外国人不满足已有的租界,仍想越界筑路。有一次英国人和中国士兵起了冲突,持有洋枪洋炮的洋人把手持冷兵器的清军打得溃不成军。这一场战斗只持续了一两个小时,而英国人为了渲染这一“战役”是“伟大的胜利”,称其为“泥城战役”。泥城桥这一地名隐含着这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1915年,泥城桥由木桥改为钢筋水泥桥,后来成了今天的西藏路桥。但是一代代老上海人还是叫它泥城桥。原来,在20世纪60年代,泥城桥边开了一家全中国都出名的星火日夜商店。这家店24小时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全国商业服务的标兵,名噪一时。泥城桥这个地名也就在老上海人中口口相传至今。

叶辛有位在美国纽约当教授的老同学,这位老同学每年回上海探亲的时候,都要带20个地道的上海大饼回美国,这是他的“专利”。大饼在他周边的华人朋友中最受欢迎,有的人舍不得吃,还要带半个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老同学的老伴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她就留下来一个大饼,让自家餐馆的大厨研究研究,争取做出一模一样的大饼。

大厨来自台湾,对上海小吃也算精通,但他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却只能满头大汗地说:“我实在完不成你的任务。”一个普通的大饼,制作也很有讲究,而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上海人来说,大饼是自己与家乡的情感联结,代表的是家乡的味道。

十九岁的时候,叶辛和他妹妹一起去贵州插队落户。贵州山遥水远,多年的知青生活不仅给叶辛的人生带来改变,更给予了他文学创作上的灵感。到贵州之后,叶辛常以上海小青年新奇的、有些许自以为是的目光观照贵州乡下的一切,但久而久之,叶辛也渐渐理解了他们。

插队落户六年九个月之后,生产队让叶辛去学校教书。有段时间课本发不下来,叶辛就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一次讲到高尔基的《童年》,提到了面包。叶辛记得,当时全班所有学生都举起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叶老师,我们想问一下,什么叫面包?”叶辛只好拼命想,说把面粉放一点水,学生说这是馒头,是包子,叶辛说都不是。都不是怎么办?叶辛说不出来,他就说烤箱,一说烤箱,学生就问:“什么叫烤箱?”永远解释不清了。

后来,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叶辛带了面包给贵州的孩子们。一般上海知青回去,家里会让你带很多东西,肥皂、猪油……两个手都要用,面包又不能压,就必须腾出一只手。叶辛想着,为了这些娃娃,一定要带回去。叶辛回上海工作后,有一年再回贵州,遇到当年那位提问的学生,九岁的学生已经四五十岁了,他说:“叶老师,你的面包我都记得,现在面包啊什么东西都看到了。”

对1949年出生的叶辛和他的同代人来说,知青岁月是“抹不去的记忆”。叶辛回到上海之后,也常常会用“山里人”的目光来看待都市里的一切,并总能发现都市里的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当两种目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故事可写,这对叶辛的创作来讲是弥足珍贵的。

叶辛笑称,如果说他和上海其他作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写上海时用的是贵州人的观点、贵州人的眼光、贵州人的视野,写的是他实实在在触摸到的上海。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