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购物 > 正文

[12个家庭开垦200平方米“梦想农场”] 多多农场

原标题:12个家庭开垦200平方米“梦想农场”

本报讯(记者 孔令晗)因为一段教学生“种地”的视频,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和她的“梦想农场”课程备受关注。昨天,庞静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孩子们种植农作物是应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邀请,为公园大课堂第四季植物导师课设计的课程内容,但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内容。之所以设立“梦想农场”课程,更多的还是希望启发孩子们思考自然对人的意义,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庞静介绍说,“梦想农场”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坐落于武汉沙湖公园琴园(A区)“梦想花园”附近,属于公园大课堂第四季植物导师课的一部分。而近旁的“梦想花园”正是公园大课堂第一季植物导师课的落地成果,均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办。

庞静告诉北青报记者,第一期“梦想农场”课程共12个家庭参加,前不久,12名小学生学员刚刚迎来毕业。她透露说,其实一开始报名的家庭远多于12个,但考虑到时间、距离方面的要求,主办方对参与家庭进行两轮筛选。“我们开课后,每个周六上午都有两个到两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要求坚持大半年,很多家庭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坚持不下来,所以初期就进行了筛选。”

谈及因为“教小学生种地”视频走红,庞静说,为了让大家更有参与感、更有亲切感,所以大家主要选择了食物进行种植。但教大家种地并非课程的唯一内容,“大自然是很包容的,当我们种植了几个物种之后,昆虫、小鸟等动物就会来,今天大家还在池塘里发现了蜻蜓稚虫,所以除了种地本身之外,也能让这些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谈及课程带来的改变,庞静回忆说,相比今年3月学员们刚刚加入时,经过过去半年多时间,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其实并不在于和自然相处的模式,而是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

庞静说,之所以有如此改变,一方面是导师们在授课时特别注意到要和孩子们平等对话,“比如和他们说话蹲下来之类的,通过这些细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但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们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我们农场的布局乃至于一些细节的决定,都是12个家庭共同参与共同决定的,比如说农场布局,我们会先告诉大家农场需要有哪些部分,但各个部分如何布局由每个家庭做出方案,大家再分组讨论,最后把每个家庭的好点子聚合到一起。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了,就会有被认同的感觉。”

庞静告诉北青报记者,11月初“梦想农场”相关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一开始大家原计划将农场所产的所有农作物拿出来,举办一个“丰收节”,但遗憾的是,“丰收节”最终没能成行。“我们的收获还是不少的,但因为农场就在公园里,天天人来人往的,许多作物结出来后就被游人摘走了。”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作物被别人摘走,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显得更加难以忘怀。如何解决这一危机,成为摆在庞静和同伴们面前的难题。

为了防止农作物被人采摘,庞静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我们一起开了会,孩子们决定加设篱笆,农场也采用了这一建议。不过小篱笆效果很有限,我和其他老师便引导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从一开始种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作物多多少少会被昆虫、小鸟它们叼走、吃掉一些,自然本来就是这样,需要互相分享的。人作为整个食物链的一分子,如果我们的作物是被他们拿走吃掉,其实也并没违背我们分享的原则。”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