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婚嫁 > 正文

姚建宗: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法学意涵:什么是意涵

内容摘要:从法学角度来观察,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实质上就是,人民对于“法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法治”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的意义2017年 10月 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法治方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丰富法学意涵,凸显了“法治”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内容,也预示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解决同样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生活;人民;需要;依法治国;新时代中国;制度;发展

作者简介:

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从法学角度来观察,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实质上就是,人民对于“法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法治”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式也就是坚定地推进实施法治。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法学意涵 法治 法律工程

  作者简介:姚建宗,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

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在不同的社会中,体现在社会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规范体系与制度架构、社会发展模式与实践样态等等方面,既可能非常相似又很可能具有明显差别,但在实质内涵上均无一例外地体现为对各自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自觉认知与理性而有效的妥当解决。因此我们也就完全可以说,社会主要矛盾乃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认真思考和分析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揭示其所蕴含的法学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的意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准确判断,从而这一判断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展开的关键,成为新时代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展开的根本性依据。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领导党和执政党对中国社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知、理论归纳和实践解决方案,是有所差别的。1956年9月,中共八大报告首次明确地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清醒的表述,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也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以后党确定自己正确路线的基础。”当时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判断也是客观和准确的,但后来由于国内国际一系列重要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也就逐渐放弃了这一判断、偏离了基于这一判断而制定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重新回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之后,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这部历史性文献中,中国共产党再次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在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坚决地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了辉煌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当代中国社会,人民群众在整体上确实已经告别了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的“物质”贫乏境况,从满足于一般动物性的“生存”需求中真正解脱了出来,有条件、有意识、有能力思考并提出作为“人”的真正“生活”——也就是所谓“美好”的“生活”——的需求了。中国人民从“生存”的“基本”需求到“生活”的“美好”需求的转变,从“物”的“生活”到“人”的“生活”的提升,恰恰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再次确认中共八大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认识的正确性,且以改革开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并取得重大成就和长足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中共十九大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认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国理政主题的重大转变,当然也决定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