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婚嫁 > 正文

第三媒介时代 新媒介时代文学写作方式的媒介文艺学分析

新媒介时代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正走向历史前台并将逐步实现对旧媒介的覆盖。在这一媒介文化转型期,书写、印刷文化造就的“作家中心”写作方式依然存在,始于印刷媒介市场化、为网络媒介快速推进的“读者中心”写作方式已全面铺开,作为试验性、具有先锋意味的“数字交互”写作一直在不断探索。在媒介文艺学研究视域中,三种文学写作方式各有其媒介文化成因,也各有其历史发展命运。

一、“作家中心”式写作与书写—印刷媒介的建构

“作家中心”式写作主要存在于书写—印刷精英文学或纯文学领域。它以写作者“个体自我”为写作活动的中心,作家专注于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不太顾及文学活动中的其他要素,特别是读者感受。不同理论视角研讨“作家中心”式写作的成因,将之置于媒介文艺学研究领域考察,这种写作方式不过是书写—印刷文化的产物,其形成发展具有深刻的媒介文化根源。

“作家中心”式写作把写作视为个体独立创造。首先是作家独立于生活或世界而“卓然独立”的“独立”。其次是作家把自己从文学活动过程中独立出来。“作家中心”式的写作者常常把自己从这个流程中独立出来,总是按照作家推崇的“内心”确立的原则进行写作。特别是有意识地与读者要素拉开距离。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崇尚质疑与反思。而无论是逃离、批判还是解构,都首先需要与现实来拉开一定的距离,站在一个独立的立场对现实有意识地质疑和反思,或者说这种逃离、批判、解构就是质疑和反思的成果。

“作家中心”式写作所推崇的个体独立更深层的哲学依据是所谓的文学写作主体性。“作家中心”式写作主张宣讲与教化。这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作家中心”写作模式中作家与读者关系的概括。作家主观上的确自觉主动地与读者拉开距离,但主要表现在写作阶段尽量不受读者影响。而当作品完成后,除了少数作家外,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并被读者阅读。直到今天“作家中心”文学模式及其推崇的价值观、文学观都还是人类文化、文学的一个高点。从媒介文艺学的研究视角看,支撑写作独立性、反思性、教化性的“自我”主体观念也不过是两千多年书写—印刷媒介文化的建构物。

此外,当一部文学作品以刊刻书册、报纸杂志、现代印刷书籍出版等途径发表时,自然形成了一种信息单向或直线传播,或“播放式”传播,难以形成及时的信息反馈。由于作品的物质形态已经完成,当读者阅读已被作家完成的作品文本时,作家投放其中的体验、理解、认知也已大致定型。此间,文学信息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和不对称。即作家的宣讲与教化不可避免。

二、“读者中心”式文学写作与网络媒介的推动

不同于“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读者中心”式文学写作放弃了或在一定程度上让渡了作家“自我”,在写作时打破了与读者绝缘的绝对作家主体性,而是主动把写作的重心转向了读者需要,实现了以读者接受为写作动机和目的的转向。这种“读者中心”式写作在印刷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中已有所体现。但最突出和最具代表性的“读者中心”式写作还是存在于中国网络文学活动中,其种种特点也无不与网络媒介的推动密切关联。

“读者中心”的文学写作以满足读者需要为写作的第一尺度,写作的动机和目的由作家表征真正转向读者需要。在前网络时代,文化市场和现代印刷术的互动构成了“读者中心”式写作兴起的重要原因。网络全面铺开后,网络写作真正地而且是大规模地成了一种职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读者点击率必然是硬指标。在这个硬指标面前,“作家中心”模式所坚持的文学独立、反思、自我主体性,统统遭到了点击率的碾压。对于大多数作者特别是网文写作金字塔低端数量庞大的写作者而言,必须以读者的需要马首是瞻。

在网络媒介推动下,“读者中心”文学写作中的作者,成为“作者—读者”一体化的亚文化群体的幻想代言人。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表明文学的宣讲和教化的严肃功能业已不存在,作者的写作也不再是个人的独特精神体验,而更多地成了一个亚文化群体宣泄、幻想、YY的精神出口。此时,与其说作者是一位文学独创者,还不如说是一个亚文化群体的精神代言人。

网络化“读者中心”的文学写作突出表现之一是再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对于当前大多数的网文作者而言,网络文化语境和网文亚文化群体的人生际遇,决定了他们的写作失去了关注、直面现实世界的基础。他们很难理解老一辈对社会历史现实的质疑、反思态度。作为身处一个情感精神共同体中的作者和读者,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一个远离现实的虚拟世界,并意图通过写作再造一个虚拟世界。即使是官场、黑道、军事类与现实接近的世界也与传统文学中的世界不尽相同,作者即使是有意揭露、展现现实,其目的也主要不是质疑和反思,而是满足读者的猎奇、刺激心理。

网络媒介解构了读者书写—印刷性阅读“前结构”,推动“读者中心”式写作以经营“爽点”为基本写作策略。事实上,能理解经典文学文本中言下之意的“魅力”,靠的是书写—印刷文化养成的一种深度阅读能力或“前结构”。网络媒介推动“读者中心”的文学写作更趋于类型化和重复化的写作套路。网络媒介更加支持影音符号表征功能,使“读者中心”式写作呈现出跨界趋势。此处的“跨界”指的是文学跨到影视、游戏、动漫等领域。这是新媒介时代的大势所趋。因为要获得直观的欲望满足和爽感,语言文字符号无法与影音符号相媲美。目前最火爆的网络娱乐形式其实已不是网文阅读,而是网络直播、短视频、网剧、影视等。网文如要不想失去读者和市场,就需要跨界到影音文化领域。目前,从事这样的跨界写作已经成为诸多网文大神的新选择。

三、“数字交互”式写作与数字美学潜能开发

不同于“作家中心”式和“读者中心”式,“数字交互”式写作的关键词已经从“中心”转向了“交互”,这里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再是绝对中心,而是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创造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数字交互”式写作早于网络化“读者中心”式写作。“数字交互”式写作中的精英作者既具有一般精英作家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还需懂得基本的数字技术和能够较充分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工具,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文学精英与技术精英相综合的特点。与此同时,读者也不再是只追求欲望满足、回避深度模式和价值理性的一般网络大众,而是具有一定技艺创造能力和合作性新主体性精神的精英读者。进一步说,这里的作者和读者在“数字媒介性”的作用下,形成了较充分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他们共同充分利用和积极探索这种写作方式中的数字美学潜能,为新媒介时代文学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在“数字交互”式写作中,数字媒介被自觉地作为了媒介本身,而非一般性生产工具。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文化时代,网络新媒介又为“读者中心”式写作创造了条件。然而,这种写作方式之所以形成,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有完全将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回归为数字媒介本身所带来的,或者说,是写作者把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只当作生产工具和传播工具所带来的。“数字交互”式写作与此完全不同,它追求数字媒介本身的媒介性,强调数字媒介对数字化文学经验的开启和新世界的开掘,并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介内在于文学本文,达到了从数字新媒介“要出”文学性的目的。

在“数字交互”式写作中,数字媒介已经进一步被发展为了交互主体间审美意义生产场域。这是媒介开启新经验、开拓新世界的逻辑延伸。这里强调媒介是交互主体性之间意义发生的场域。很显然,由于条块分割、等级森严、播放式传播模式的存在,这种媒介性很难在书写—印刷时代实现。这也是“作家中心”式写作形成的重要原因。“数字交互”式写作已经完全不同,此时的数字媒介真正成了交互主体间互动实践的意义生产场域。

“数字交互”式写作现实地发生在数字媒介场域中,这一场域中的读者已经成了“二级作者”,作者和读者在强势交互活动中共同完成文学意义创造。这样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也一定程度上成了“二级创作”。需要“二级作者”手脑并用以选择、探索、重组、改写等方式生产出物质性新文本,然后再以意识来“填空”。再次它也不同于网络大众生产者进行的“接龙”写作活动。接龙写作中的后一位作者需要沿着前一位作者的思路续写,不过要自己构设出新的文本框架。这里的“二级创作”则必须在“一级创作”已经设定的文本框架下进行,但由于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生产潜能,往往能够创作出难以预料的审美成果。网络“读者中心”式写作中形成的文学文本虽然已经突破了“作品”界限,但目前多数在文本符号、文本结构等方面与印刷文本并无本质区别。而“数字交互”式文学文本则是一级、二级生产者共同建构意义的动态存在物,往往采用多种符号形式,并形成立体交叉的赛博文本结构。

形式主义理论家把文学之为文学的特质规定为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在印刷文化范畴的“作家中心”式写作中,受纸张、印刷等物质载媒的制约,这一特质必然只能在书写—印刷作品内部寻找。网络化“读者中心”式写作推倒了印刷文学文本的物质基础,但并未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文学创造功能,并未构建出独具数字美学特色的“数字文学性”。在符号层面,单一语言符号已被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包括图画、图像、音响、乐音等复合运作的复合符号所取代,并生出了上述多种符号合奏共融下的符号复义性。在叙事层面,单纯的线性叙事被打破,创造出了多向路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叙事模式,其间的叙事视角、叙事者、故事层等表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在文本结构上,平面文本中的言、象、意三层单一结构被动摇,一个可能包括多个言(复合符号)、象、意层次的超文本存在形式已经生成。尽管今天关于这种“数字文学性”的挖掘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无疑它作为数字技术推动出的新文学性,代表着网络文学新的美学发展方向,对它的追求也必将大大拓深数字媒介时代的文学写作空间。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原标题:《“作家中心”·“读者中心”·“数字交互”——新媒介时代文学写作方式的媒介文艺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蔡毅强/摘)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