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旅游 > 正文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解题四原则

文学作品阅读历来就是就是 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的文学作品阅读,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已有一定的上升,且基本都采用了主观性题型。如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强化训练加以突破。按照传统方式复习,将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考点,一一强化,储备好相应的语文知识和答题规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由于分别训练,阅读时考生容易缺乏整体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多次参与本省高考阅卷工作,联系考生的答题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分点训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结合相应的答题原则,以期获得满意的分数。

首先,要建立整体阅读意识,全面把握提供的材料。

阅读考卷提供的文学作品时,整体把握是基础的一步。不少考生下来后总说没有读懂原文,是因为没有首先认真读原作,而急急忙忙去翻看后面的题目,然后再从题目寻找文中的信息。其实这是事倍功半的。我们应该首先仔细地通读原文,并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去读。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对象),突出了哪些特点(或个性),怎么写的(总体写法),结构如何,以及表达了怎样的认识(或思想)和情感等。其实,认真读过后,大多数作品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就都明晰了。只是高考答题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反复阅读,因此需要养成边读边作标志的习惯。标记出上述重点,有利于我们的思考和解答。

如江苏卷今年的文学作品是雷抒雁的散文《麦天》,通过比较细致的阅读,我们就能明白,这篇散文展现的是农村麦收时节的情景,从麦收之前、之时和之后来结构全篇,通过对比表现出麦收情状的变化,以及麦收带给人们的辛苦和丰收后的喜悦。有了总体的把握,才能进一步回答文后的问题。

其次,看题目要细致,学会分解题目所问的问题。

有考生材料内容读懂了,也知道如何回答,可惜就是对答题点把握不好。原因就在于读题目时较为粗疏,也不知道如何分解问题。常常是回答了一点而忘记其余,或是画蛇添足,或是笼统回答,将几个问题作为一个来处理。这样的回答习惯不好,其实只要读题时分解清楚,回答起来就会条理清晰,也不至于出现疏漏或多余了。另外,不少省份采用答题卡的形式,超出答题框答案无效,也需要考生回答之前仔细读题,斟酌要点来回答。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