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旅游 > 正文

荔波在贵州哪里 贵州荔波:围绕旅游抓党建 释放绿色发展红利

原标题:贵州荔波:围绕旅游抓党建 释放绿色发展红利

近年来,贵州省荔波县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中,推行“组织联建、管服联动、创先联评,创价格零欺诈、游客零投诉、运营零事故景区”的“三联三创”党建模式,让党旗在景区中飘扬、党徽在景点中闪耀,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子。2019年国庆长假期间,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02.67万人次,同比增长36.42%,实现旅游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37.91%。

服务前置 “党旗党徽”在景区中闪耀

荔波旅游党员女警队伍在景区执勤服务,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吴冬 摄)

荔波的优势是绿水青山,在坚守“两条底线”理念的引领下,按照黔南州委提出的“要做贵州旅游的‘样板’和‘龙头’,打造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的目标要求,县委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全力打造黔南桂北旅游集散中心,引领、支撑、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转型升级,时刻鞭策着全县党群干群守初心、抓落实。

“巾帼不让须眉,施救落水游客”,这是四川泸州游客给小七孔景区派出所送来的锦旗。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体验,荔波积极探索“党员+民警”“党支部+网格先锋岗”模式,组建一支集先锋、管理、服务、执法于一身的旅游女警队伍,在县城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一线从事管理、服务、执法等综合性工作,成为县城和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也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旅游一线发挥先锋带动作用的一个缩影。荔波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7年排名全省前列,2018年群众安全感测评100%,全省排名第一。

为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个性化水平,大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县委常委包保旅游“十二要素”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大小七孔景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容量小”“乘车难”“处置慢”“怨气多”等突出问题。2019年全省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暨安全管理现场观摩会落地荔波召开并获一致好评,小七孔景区网格化管理经验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采用并在全省推广。

红色领航 “恩铭精神”在发展中传承

党员干部参观学习邓恩铭故居党性教育成果展(李宣博 摄)

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邓恩铭事迹在这片土地上千古颂传,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血脉相承。“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在恩铭故居和恩铭故里水浦,党员或游客常来瞻仰邓恩铭烈士,重温入党誓词,提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年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以上。

准确把握新时代对红色旅游的新要求,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传承恩铭精神”为主题,积极推进邓恩铭故居、恩铭故里水浦、黎明关抗战遗址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原址观光、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等模式,打造“绿宝石”中的“红色经典”,形成一批以弘扬传承“恩铭精神”为主线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路线,以“红”带“绿”奏响了全域旅游发展“进行曲”。

积极搭建红色精神洗礼和红色旅游体验平台,构建以邓恩铭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为核心,以恩铭故居、恩铭故里水浦、黎明关抗战遗址、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等阵地为辅的“一核多元”党性教育体系。近年来,省内外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共200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作用。

全民参与 “金山银山”在保护中共享

荔波“千万村”高桥布依风情小镇(姚先顿 摄)

深入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推动旅游项目向贫困村、景区就业岗位向贫困劳动力倾斜,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让贫困群众共享“旅游红利”。如,荔波风管处深入实施“景区带村”工程,为贫困群众提供景区保洁、安全等岗位700余个,实现人均年收入2.5万元。

大力实施“七星抱玉”“星宿计划”,推进100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民宿旅游村寨建设,成功推出寨票、水浦、懂蒙、董岛、洪江等精品民宿点和艺术家村落,精品民宿遍地开花格局初步呈现,形成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目前,全县宾馆酒店发展到250余家、农家乐360余家、乡村客栈230余家、精品民宿4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2.3万人。

“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引领,没有党员的带头,我们村就错过了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高桥村支书朱明怀带头搬迁,带领村“两委”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布依风情小镇,通过“支部统筹+路长负责+党员示范+村民协同”自治模式,带动全村人均收入从10年前的2000元增长到1万元,2018年全村实现旅游接待总收入50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千万村”。

近三年来,全县年均接待旅客10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余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以上。很多村寨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整村脱贫,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服务员等创业就业致富带头人,加快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的步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厉党轩)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