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美食 > 正文

【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浏览次数: 字体:[ ]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9月26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文颖 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先生,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先生,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女士,请他们介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先请曾传美副主任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文颖 摄)

曾传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都经历了社会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我省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新跨越。从工作成效来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唯一连续十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新闻人物)的省份;健康扶贫工作考评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列;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评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首个按世卫组织标准通过消除疟疾终审评估的省份和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从健康水平来看,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实现“一升两降”。一是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约为76岁,与1953年的32.25岁相比,大幅提升,人民健康长寿的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6.3/10万降至2018年的8.41/10万,低于国家2020年20/10万以下的控制标准。三是全省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55‰下降到5.5‰,低于国家2020年10‰以下的控制标准。

一、我们致力倡导“大健康”,健康江西建设初见成效

出台并实施了《“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正谋划推进健康江西行动。70年来,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实现消灭天花、无脊髓灰质炎,消除疟疾目标,基本实现消除麻疹。到2020年有望实现以县为单位消除麻风病危害。血吸虫病疫情下降并维持历史最低点。艾滋病疫情始终保持低流行态势。大幅度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提高结核病患者成功治愈率。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有效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成功处置全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疫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从人均15元提高到60元,服务项目从9类35项扩大到13类47项,全省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3%。深入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4%。

二、我们致力深化“大医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2017年9月9日,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终结了持续60多年的“以药补医”历史。944个双信封公开招标中标药品品种比原中标价平均下降23.62%。2018年,全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3.2%,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1.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6.9%;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0%。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省共组建多形式医联体467个,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确定12个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2018年,我省县级公立医院疾病难度系数(CMI)达到0.79,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6.6%。全省药品供应保障平稳有序,基层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高。持续开展“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等专项活动,推动预约诊疗、多证合一等“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完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

三、我们致力发展“大卫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仅有医疗机构141个,卫生技术人员3559人,医院病床194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22人,病床0.15张。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全省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65万个,卫生技术人员24.72万人,床位数24.95万张,分别增长258倍、69倍和128倍。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2人,病床5.37张,分别增长24倍和36倍。省属五所新区医院门诊全面试运行,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社会办医加快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已提前实现到2020年占比30%的发展目标。2018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总数2.28亿人次,入院人数867.4万,出院人数863.8万,基本保障了全省人民的看病就医需求。卫生事业经费不断增长。2018年,全省卫生事业费支出585.5亿元,比1950年的101万元,增长了5.8万倍。全省卫生事业费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50年的2%上升到2018年的10.3%。学科建设得到加强。全省共有120个医学领先学科、194个省市共建学科、164个省县共建学科和603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我省9所医院的40个专科在全部29个学科中,有26个学科进入专科排行榜前100名。全省胸痛、卒中、创伤急救、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四、我们致力助推“大扶贫”,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有效遏制

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2018年全省因病致贫家庭减少4.5万户,因病贫困家庭脱贫对全省脱贫的贡献率达到38.14%,为我省如期脱贫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大力实施10种大病免费救治和21种大病专项救治,全省累计救治大病患者132万例次,让一百多万个家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深入开展赣籍医学专家“组团式”健康扶贫公益活动,2017年以来参加活动的京沪粤赣籍医学专家2000余人次,义诊行程超过12万多公里,地域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中的80个县(市、区),免费诊疗6万多人次,活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五、我们致力弘扬“大国医”,中医药强省战略阔步前行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985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召开全省振兴中医药大会,2016年省委提出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省政府成立省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承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夏季峰会。组建省中医药管理局,实现我省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重大突破。1954年我省建立第一家中医医院,目前,全省共有中医医院104所,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达1316万,出院病人达105万,开放病床3.17万张,病床使用率90%。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中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中医药科研创新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热敏灸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条基本经验: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努力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信仰,在锤炼党性修养中坚守信念,在学深悟透做实中增强信心,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赢得信任。二是突出民生改善,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以发展健康事业为主向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以医疗服务领域改革为主向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领域并重改革转变。三是突出问题破解,努力提升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下沉力”,提升医疗卫生领域学科的“影响力”,提升医疗卫生人才的“向心力”,提升群众办事就医体验的“亲和力”。

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扣健康江西行动的总目标,戮力同心,务实进取,努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提升全省人民健康福祉、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黎峰:谢谢曾传美副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文颖 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医改是近年来涉及面最广、利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改革之一,公立医院改革被称为医改的难中之难和重中之重,请问我省在巩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方面,将会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文颖 摄)

朱烈滨: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核心环节,也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今年7月下旬,国家卫健委专门在我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总结推广江西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在“四个结合”上做文章,做好做优江西公立医院改革2.0版,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突出“点面结合”。在点上,我们既要着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试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等重点领域改革,鼓励先行先试,支持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由点及面、由局部带动全局;又要持续抓好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工作,全面推广各地改革经验,打造改革品牌。在面上,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合理规划布局医疗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广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使用试点,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

二是突出“内外结合”。对内,我们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切实发挥院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同时围绕“功能定位、医院章程、制度建设、人员人才、学科建设、医院文化、便民惠民”等七个方面,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对外,我们要完善公立医院举办、运营、监管三方责任清单,推动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

三是突出“破立结合”。“破”就是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进一步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用好“窗口期”,加快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立”就是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特别是用足用好改革政策,比如落实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政策、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医药制剂在医联体调剂使用等,增强医院补偿能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允许”分配导向,提升改革的信心和动力。

四是突出“上下结合”。对上,我们要加强信息报送,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示范,争取国家对江西改革的支持,力争每年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积小胜为大胜,为全国深化改革贡献江西智慧。对下,我们既要抓改革总结推广,开展江西新医改十年评估,及时把各地改革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把改革典型案例提炼成经验模式;又要抓改革宣传推广,传播好政策、传颂好故事、传递正能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记者: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问题,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请问我省在推进健康江西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文颖 摄)

罗礼生: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坚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总体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一步,我省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健康理念宣传上发力。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治病为中心向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企业、行业学会、群团组织、政府部门等各方广泛参与,树立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做健康的行动者,大力改善健康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少得大病”。

二是在健康江西行动上发力。从目前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传染病、肺癌等疾病入手,从老百姓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着手,靶向性、系统性、科学性开展16个重大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三是在健全工作机制上发力。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省、市、县各级健康江西组织领导机制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本区域健康江西建设全局性工作,推进协调联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强化考核评估,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作为各级党政及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我省规划到2030年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前消除血吸虫病的工作进展如何?我省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我们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实现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文颖 摄)

叶颖: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江西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有3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我省规划到2020年24个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2030年全面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截止目前,余江、婺源等21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分别完成了2020年和2030年目标任务的87.5%和53%。预计今年年底将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我省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尚未达到消除目标的地区,大多环鄱阳湖,情况复杂,风险较高,是消除进程中难啃的硬骨头。主要困难和挑战在于:一是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全省尚存钉螺面积8.34亿平方米,列全国第二位。二是传染源控制难度大。牛羊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鄱阳湖草洲是天然牧场,牛羊淘汰后的复养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疫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依然薄弱。急性血吸虫病治疗简单,疗效好,一些群众尤其是渔船民麻痹大意,反复接触疫水。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一是立足全局,提升血防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健康江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战略布局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全面推进包括血吸虫病在内的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二是高位推动,夯实政策保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新时期防治目标和部门重点工作;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380万元、县级政府按疫区人口每年每人0.5-1元的标准,保障血防专项工作经费。三是部门联动,加强综合治理。卫生健康、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在政策、投入、项目等方面向疫区倾斜,密切协作。四是深化防治策略,强化疫情监测。结合环保治污、河湖长制,加大封洲禁牧监督力度;强化风险评估、疫情动态监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健康报记者(文颖 摄)

健康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据悉,我省近期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请问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加以落实?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文颖 摄)

刘晓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扶贫办等六部门于8月份联合印发《江西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制定了《江西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主要从保障基本医疗可及性和确保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两个方面把握标准要求。

一是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即每个贫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允许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不设村卫生室。

二是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县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医生。

三是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贫困县要有1所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要达到《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村卫生室要达到《江西省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要求。

四是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在脱贫攻坚期内统筹“四道保障线”,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适度要求。

为了落实上述工作标准,我省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开展问题排查,摸清“基本医疗有保障”基本情况,找准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二是聚焦主攻方向,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以及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是保障门诊待遇,将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参保居民在定点乡镇卫生院门诊治疗慢性特殊病发生的费用纳入医保支付,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四是加强统筹谋划,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江西三套记者(文颖 摄)

江西三套记者:省卫生健康委从2014年开始,组织开展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举措?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文颖 摄)

谭友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14年以来,我委组织开展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通过23项工作举措、70条工作任务和124个考核指标的逐步落实,显著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我省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排名全国第6、第12。具体体现在“五优化五改善”:服务模式优化,等待体验改善了。通过推进网站、电话、微信、支付宝、现场等多方式预约诊疗和分时段预约检查就诊,就医平均等待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40%—80%。诊疗行为优化,诊疗体验改善了。全省三级医院和80%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达出院病例数30%以上;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行业形象优化,人文体验改善了。志愿服务普遍开展;注重患者隐私保护,一医一患一诊室广泛推行;87.2%的三级医院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音乐等舒缓情绪服务。院容院貌优化,环境体验改善了。全省二级以上医院80%设置了功能多样、设计亲民的咨询服务设施;许多医院开展“花园式”“如家式”医院建设,植入休闲设施、娱乐服务、生活服务等。控费结算优化,费用体验改善了。普遍落实了医疗费用价格公示、费用清单、信息化查询;移动支付、床旁结算等信息化结算方式积极推行。2019年1-5月,我省三级、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5.46%、97.72%。

下一步,我委将落实“三个坚持”,持续推进就医体验改善:一是坚持以信息技术为助力。开展全民健康信息化互联互通和便民惠民行动,推进智慧医疗、智能分诊导医、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等,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坚持以安全有效为根本。推行住院病区门禁系统探视制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多学科诊疗、日间服务、建设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三是坚持以人文关怀为理念。开展更多的医务社工服务项目;推进安宁疗护、临床营养工作;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实现5加X功能,即统一调配床位、预约检查、组织回访、出院带药、费用结算,完成超声、心电图检查、化验、治疗和术前谈话等;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脏乱差”专项整治等。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重大疾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自2009年起,江西率先在全国探索重大疾病救治工作。请问省卫生健康委,我省在这方面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取得了什么成效?

曾传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重大疾病所导致的持续经济负担及劳动能力丧失,是群众致贫、致弱的重要因素。自2009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立足省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批重大疾病救治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新路子,着力补齐大病医疗保障“短板”,有效防止一大批贫困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致返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我省重大疾病救治工作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肯定,五次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十大医改新举措,并被吸收上升为国家制度在全国推广实施。主要做法为:

一是探索构建优先救治病种体系。优先把损害群众身心健康严重、诊疗技术成熟、治疗效果确切、治疗费用可控的10种重大疾病纳入免费救治范围和21种重大疾病纳入专项救治范围,免费救治病种数为全国最多的省份。二是探索构建保障制度体系。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捐助、医院减免等多种经费筹措渠道,确保救治工作可持续。三是探索构建质量控制体系。统一条件标准,遴选确定700余家救治定点医院。统一诊疗规范,制定救治疾病临床路径70余个。统一技术操作,培训市县级骨干专家2500余人次。四是探索构建推进管理体系。采取分片包干、进村入户、集中筛查、集中确诊等方式,建立救治信息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并同步落实县域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相关政策,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我省实施的重大疾病救治工作,可以说是多方受益、成效显著。一是群众得实惠。全省已累计救治大病患者132万例次,救治患者数列全国第一,大幅减轻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二是学科得发展。白内障手术县县能独立开展,尿毒症血透治疗机构延伸到省市县医疗机构和部份乡镇卫生院,10余家省市级医院具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能力。三是政府得民心。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实惠,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行风得改善。在重大疾病救治工作中,强化建章立制,实行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严格医疗设备耗材招标采购,有效促进卫生健康行风持续好转。

再次感谢媒体记者朋友对重大疾病救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黎峰: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曾传美副主任、朱烈滨副主任、谢谢罗礼生、谭友文、刘晓辉、叶颖4位处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江西卫生健康民生事业。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新闻素材,欢迎记者朋友们下载查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