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美食 > 正文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仅剩3年平稳发展期]自主品牌

文/邵圣

随着国家政策和节能环保趋势的不断升级,研发绿色环保的新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近两年,由于中国的大力推动,各大车企开始将目标转向了,将燃油车的阵容占比缩小,将大部分研发实力放在了中。并且纯目前为止还在依靠着自主品牌的发力,合资车企的部分车型还在缓慢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看似平淡的市场或将在3年后发生质变。10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及相关领域。”其实对于领域的外资开放国家发改委早在2018年就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18年取消专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合资车企剑指2022

从布局的角度看,除中国外的外国大部分传统车企已经慢于造车新势力,最简单的例子:当已经推出多款车型、升级续航并得到市场认可时,很多外资品牌才发布电气化战略,开始布局。而他们推出产品的时间,也已经排到了2021、2022年左右,例如:、等车企。但是这个时间点也很有趣,正是中国开放股比限制之时。

正是因为2022年的外资开放,大部分车企已经在2018年就开启了动作。、等车企都开始布局合资的诞生,去年年底超级工厂“落地”,成为放宽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后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车企,同时也是中国市场未来的搅局者。毫无疑问,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中国在2022年的市场,提前得到占领市场的一个因素。

不光如此,今年年初自动车株式会社副社长李仁哲就公开表示:“未来将会在四川生产氢燃料整车,并在全国销售。”9月,四川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将在2020年完成对合资公司中方所持股权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将成为二的全资子公司,随后布局氢燃料电池落地中国,实现的部署。同月,四川省政府与韩国签署了氢气战略协议,由四川省、、三方组建的专项小组进行项目推进。

可以看到,众多外资车企已经开始布局和规划未来的中国市场。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毫无道理,目前全球竞争愈发激烈,中国市场占到了世界的53.3%,而美国仅占12.75%,其他国家为34.22%,如此看来,中国的已经被世界所瞩目,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外资车企要提前布局中国市场,剑指2022。

自主品牌的井喷发展即将结束

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让自主品牌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甚至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但是当2022年到来时,外资车企将会奋力涌进中国的市场,届时自主品牌想要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将会变得无比困难。

自2016年起,“造车新势力”成为了最受人瞩目的企业,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造车是件“易事”,但造车新势力的造车资质是困扰着他们的问题,造车成果同样是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几家新势力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车市中的主流产品,大部分还在为生存而努力,未来的中国市场想指望这些“新势力”还是异想天开。

在新势力不断融资发展时,自主品牌中的传统车企同样不甘示弱。自主品牌在近十年内先用价格赢得了一片市场,在实现经营与销量的提升后,开始在品质上比肩合资、进口品牌。现在的自主品牌也成为了市场中的销量先锋。在发展方面也不断的突破着国内的记录,从续航、、安全性、经济性上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是它们也在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虽然发展趋势将会向发展,但是目前来看,传统燃油车依旧是不可放弃的一部分。

2019年9月,中国销量178.1万辆,其中,轿车销量为85.9万辆;销量为11.4万辆;销量为80.9万辆,而2019年1-9月中国销才刚刚达到87.2万辆,仅比轿车单月的销量高出一万多辆而已,这样的市场反应自然不会让车企将全身的“武力”全部放在中去。转型已经成为了自主品牌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但是最终转型后的成果是什么样子,我们还需要等待。

国家保护了自主品牌几十年,用政策限制了外来资本的侵入,让自主品牌平稳的进行了一段长期的发展。、、广汽等企业已经在合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反而是、这些民营企业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市场洗牌在即,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在面临着绝处逢生的困境。2022年的中国企业不能输也不应该输,但是当2022年外资车企进入中国后,不知道自主品牌还能否有实力征战原本属于自己的战场。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