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摄影 > 正文

24年前化名资助贫困生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莫文隋”原型汤淳渊昨晚... 贫困生资助

原标题:24年前化名资助贫困生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莫文隋”原型汤淳渊昨晚去世

扬子晚报网7月13日讯(记者 郭小川 通讯员 陈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莫文隋”的重要原型、南通大学退休教师汤淳渊,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12日晚21点22分在南通去世,享年83岁。1995年,汤淳渊化名“莫文隋”资助贫困大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的崇高风范温暖江海大地。经过媒体广泛报道,“莫文隋”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20多年一直成为群起效仿的楷模。

 汤淳渊生于1937年,中共党员,曾任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得知就读于南通工学院的一名女生家庭变故,多病的寡母去世,家里唯一的依靠没有了,生活陷入困境。汤淳渊便化名“莫文隋”给这名女生汇了一笔百元汇款。从此,“莫文隋”每月都要给她寄去100元钱,直至女生完成学业,每张汇款单上也总有“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等简短话语。 这名女生多次寻找,也无法见到“莫文隋”本人。大家才明白,“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其意显然是“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其实,1995年9月,汤淳渊在帮助这名女生的同时,又给原南通工学院学生处寄去1000元,并附信请学校从家住苏北的特困生中选一人,“每人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 “莫文隋”的义举引发了媒体的寻找,“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迷雾中我是一颗星,冰雪中我是报春梅……”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莫文隋”之风温暖了南通,一曲《莫问我是谁》唤起了全民行善的暖流。1997年1月5日和4月21日的《人民日报》分别以《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南通:“莫文隋”有新篇》为题,进行跟踪报道。2002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专题片《道德的力量》,聚焦由莫文隋引发的“南通现象”。经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后,“莫文隋”的感人事迹传遍全国,“莫文隋”也因此成为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当“莫文隋”成为亿万群众瞩目的新闻人物时,各类表彰大会领奖时总是缺少“莫文隋”的身影。多年来,汤淳渊坚持不接受媒体拍照、采访的原则,不愿在媒体面前露面,他认为:“我做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别人有困难,我就去帮助他。”直到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汤淳渊得知奥运圣火将在南通传递,决定申报担任火炬手并获得成功,至此,汤淳渊的形象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近年来,汤淳渊患上重度肌无力症,已经住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长达一年时间,但他每个月仍然坚持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莫文隋基金,即便他的身体已不能动弹并丧失了语言能力,但从他听到志愿者工作时的流露出的热切眼神,依旧能够感受到老人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关心与热爱。 早在2008年,汤淳渊就立下遗嘱,去世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发讣告,不留骨灰。记者从南通大学获悉,老人后事均遵照其遗嘱举办。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