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评 > 正文

[缔结湾区文学联盟 共书“咸淡水文学”]

   倪匡讲座现场。

   香港书展展出多种版本的《老猫》。

   倪匡为远攸签名的简体版《老猫》。

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创作是什么面貌?有何共同主题?7月22日,作为今年香港书展的重点活动之一,名家云集的“当文学遇见大湾区”论坛在书展现场举办。

主办方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的文学名家丘树宏、谢有顺、吴志良、许子东、周洁茹等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观察

香港著名出版人陈万雄谈香港书展三十年历程

见证香港文化变迁 独特定位引领未来

年届七旬的香港著名出版人陈万雄,曾任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他自上世纪80年代踏入香港出版界以来,历经香港书展自1990年第一届至今30年风云激荡,细说从头如数家珍。

■见证香港出版业“黄金时代”

7月中旬的香港会展中心,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三十届香港书展正在这里举行。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686家参展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为观众奉上一席丰盛的“文化大餐”。

经历香港书展30年发展进程的陈万雄,谈话中数次提到“80年代”。1980年,在日本广岛大学修读完博士课程的陈万雄回到香港,入职香港商务印书馆。初入出版界时期的两件事令他印象深刻:一件是1984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的上海书展,由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主办的这次全国中文书展,轰动全港,展览的成功刺激了香港从事出版、发行、零售的业内人士,他们纷纷思考:香港能否举办这样的大型书展?第二件事是1983年他第一次去法兰克福参加全球最大的书展,这个被誉为“世界文化风向标”的大型书展,不仅让香港出版人大开眼界,也令他感受到巨大的冲击,他希望香港出版业也能够蓬勃发展,打进国际市场。

可喜的是,当时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海外留学人才不断回流,再加上影印技术的飞跃,促成香港的出版业和经营走上现代化。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成为香港出版业的“光辉岁月”。

与此同时,香港书展也渐成气候。80年代时,香港出版业界趁暑假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书展。后来,香港的出版团体联合贸易发展局等机构又举办了几届。到了1990年,香港贸发局正式接手,在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一届香港书展,当时有149家参展商,吸引20万人次参观。三四年后,书展逐渐成型,成为全城每年的文化盛事。

陈万雄回忆说,最初的十年,很多日本、欧美的图书馆界都来香港书展订购图书。正是在这个时期,世界影像印刷技术飞跃发展,全世界出版了很多印刷精美的画册图录。陈万雄策划了多套大型出版项目,如《故宫全集》《中国地域文化大系》《敦煌石窟全集》等,向国外输出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书籍。

陈万雄认为,从80年代开始的30年,是传统出版的“黄金时代”。“最近的十年是世界出版业的革命年代,在多媒体、网络、电子阅读等冲击下,我觉得是一个过渡期。传统的图书出版和传统书店的经营受到很大冲击,在摸索一个新的形态。”

■找对书展定位——大众化的文化嘉年华

今年书展的年度主题是“科幻及推理文学”。在香港会展中心一层展厅内,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及外国科幻作家的作品都被重点推介,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和购买。

每年的香港书展都有一个年度主题或年度作家,2018年是爱情文学,2016年是武侠文学。主办方在多方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大众化”“打普及牌”“搭建阅读平台”这样的独特定位,并逐渐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响应。从当年的仅售卖书籍到现在每年举办数百场文化活动,30年来香港书展已成为每年夏天例行的大众化的文化嘉年华。

“我觉得这条路走对了,尤其是书展期间举办一两百场讲座,全世界罕见。”他说,如今的书展还吸引了许多内地游客买书,更提供海量的英文书籍。

陈万雄说,香港的展览管理能力非常强,几百个参展商、参观人数上百万,都能保证有条不紊。另外,香港书展也非常善于利用民间力量,将书展打造成全民性的文化活动。

■未来:在理念和深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香港书展已连续举行了30年,历经风风雨雨,即使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都不曾停办。参观书展的人数也从1990年的20万、发展到2004年的50万,并逐年上升,2014年开始已达到100万人次,深受公众喜爱和欢迎。

香港书展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然每年的主题会变,参与的项目有增减,但都是形式上的小变化,没有大变化。”在具有全球视野的资深出版人陈万雄看来,香港书展在理念和深度的提升上依然有很大空间。

陈万雄说,香港书展不应该单独追求客流量,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应当善于利用优势,比如去邀请不同领域的世界顶尖作家,来香港开展讲座,展示最新作品和思想,启发香港市民大众参与,从而提升整个香港的文化水准。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应该走出自己的路。陈万雄认为,香港的报业杂志数量丰富,品种多元。香港也为各式各样的文化提供生存环境,如武侠小说、武侠电影在香港的兴起等。

见证香港文化变迁的香港书展,在而立之年愈发成熟、稳健。回望书展30年走过的足迹,作为香港书展顾问团队一员的陈万雄坦言,香港书展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形式变化上,而应有更强的理念和深度,进一步开拓阅读视野,提升文化品位。新华

热议

名人文化为文学提供丰富素材

活动现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作了“将地理链、人文链转化为文学链”的主旨发言,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脉,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南岭、珠江、南海是大湾区共有的三大地理要素,这三大要素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咸淡水文化。珠江是粤港澳地区共同的血脉,她养育了珠三角这一方神奇的水土;南岭是共同的脊梁,她挡住了北方的寒流,使得岭南拥有温暖的气候;南海是共同的大舞台,中国人从这里走出去看世界,世界各国的人则从这里走进中国,千百年来演绎了多少故事和奇迹。

1879年5月,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从香山出发,经过澳门、香港走到檀香山,以及此后的革命生涯,从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所有城市因他而有了时代的绚丽,中西方文明剧烈碰撞。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现代伟人的孙中山先生。近十年来,中山市首倡并践行孙中山文化,孙中山文化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命题,近期更与香港《大公报》成功组织了“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由于孙中山在粤港澳地区的深厚渊源关系,孙中山文化应该成为文化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孙中山文化和湾区各城市区的名人文化应该成为大湾区最生动、最丰富的文学创作题材。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应从单个个体作家到集体,从单一的城市到联合体,组织建立联盟加强文学合作,共同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板块——“咸淡水文学”板块。

现代文化书写风格突出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前端,粤港澳城市本来就是一家,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风俗,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只是到了近现代,因行政分隔,造成了文化上的细微差异。他说:“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多元,但主流仍是现代主义,香港是大湾区内唯一以现代主义创作为主要潮流的城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在现代主义方面比台湾、比内地都发展得更好。香港文学作品在小说技巧方面尤其是一流的。”

丘树宏和许子东的剖析,得到了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的回应。他认为,在传统文化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比不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但是如果从1840年以来的现代文化发展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则是独领风骚,并带有前瞻性。他说:“在这样一个区域里的作家,他的写作应该把重点转向对现代经验、对现代文化的书写;三地作家应该以现代文化和未来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风格”。

来自澳门的专家吴志良介绍了澳门在扶持本土作家方面的成效,以此表明,文学作为人学,是当下社会的写照。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力量支持,文学能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人文素养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他说:“澳门文学现在的发展方向就是融入中华文学,成为中华文学的重要一员。”

刚刚接任《香港文学》总编辑的青年作家周洁茹表示,她将积极秉承既有的创刊理念,坚持香港严肃文学的发展,努力改变人们认为“香港没有文学”的看法。她呼吁香港作家多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同时请粤港澳大湾区的作家多多关注香港的文学发展。

花絮

倪匡的“老猫”

在签书环节,远攸与倪匡先生还有个短暂有趣的对话。

远攸特意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的卫斯理系列小说中的《老猫》带来了,倪匡一看,很惊讶地说:“这是简体版啊!”远攸说:“是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的简体版。”旁边《明报》总编苏惠良先生说:“这是正版,你收了钱的。”倪匡很有兴致地翻了翻书本,然后乐呵呵地签了名。

声音

84岁倪匡说“科幻”

第三十届香港聚焦“科幻与推理文学”,吸引了大批科幻文学爱好者观展,同时也汇集了不少各地优秀科幻作家。

配合这一主题,文艺廊的“文游四度空间”专区介绍了杜渐、倪匡、黄易、李伟才、梁科庆、谭剑、徐焯贤、陈浩基及历河等九位香港科幻及推理文学作家。

其中最令我惊喜的是,能现场聆听香港最有名气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已84岁高龄的倪匡先生的开讲。

■自称作品是“神话的现代化”

倪匡小说的内地简体中文版出版时间很晚,但我这个中山土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通过收看、收听香港的电视电台节目,接触到倪匡的科幻故事,对卫斯理、原振侠、白素等一系列人物印象深刻。就个人阅读体验而言,倪匡的科幻故事,“幻”比“科”的成分要更多一些,其文字简练风趣,可读性强,充满奇思妙想。他不愧是跟金庸齐名,是香港报章小说连载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

当我来到讲座现场,看着倪匡先生在两位主持人的搀扶之下出场,又被感动到了。尽管腿脚不便,但倪匡先生依然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让现场的读者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演讲中,倪匡先生与读者探讨了科幻小说写作的几个问题:关于软科幻和硬科幻,倪匡先生说:“最近常有人讨论软科幻和硬科幻的事,认为我的小说是软科幻,我本人读书不多,对科学了解也不多,写书主要是把故事写得有趣和奇幻,从来没有考虑过软科幻和硬科幻的问题。”倪匡先生说他写的很多故事其实是神话的现代化。他打趣道,《山海经》可能是外星人的航行日志,类似中国古代的《X档案》。而他的写作也受到中国神怪小说的影响,除了《山海经》,还有《聊斋》《搜神记》等。

■原振侠“失踪”乃是最佳结局

有读者问倪匡,故事创意和文字技巧哪一个更重要,他说,虽然两方面都很重要,但文字技巧更重要一些。

倪匡谈到最近在看麦家的新书(应该是指《人生海海》),虽然故事题材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他很有兴致读下去,因为文笔实在很好,好的文字技巧就有这种力量。谈到是否会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个问题,倪匡说,他是很懒的一个人,交稿后从来不改一字,修改不一定是越来越好,有可能越改越差。“金庸最后一次修改《射雕英雄传》就改得很差,还好我是在金庸过世之后才读这个版本的,否则很可能就要冲过去跟他大吵一场了。”

很多读者都关心倪匡书中人物,有位读者问原振侠到底去哪里了?倪匡哈哈笑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但他的结局肯定是最好的,其他人的结局无外乎就是生老病死,但原振侠不知道在哪里,岂非结局最好的就是他?文/图 远攸

两岸暨香港作家畅谈华语科幻“不同面相”

19日,在“虚实之间与想象未来——华语科幻的不同面相”对话交流会上,来自两岸暨香港的科幻作家韩松、伊格言与谭剑与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写作感受。

■韩松:现代城市是科幻文学的灵感之源

内地知名科幻作家韩松今年携个人首部繁体中文科幻小说《乘客与创造者》亮相香港书展。

他认为,现代城市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凝结,因此往往也是科幻文学作家的灵感之源。

“现实,有时比科幻更科幻”。他认为,科幻文学作者就应当努力将人们对于未来的幻梦“文字化”,不断警示和提醒人类社会。

■伊格言:人类可与人工智能共生共存

伊格言曾是台湾大学心理系的高材生,后来弃医从文,成为一名作家。在心理系的学习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让他更加重视在科幻文学作品中探寻人类内在世界。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飞跃,讲座现场有观众提出疑问:“未来的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伊格言大胆猜想,未来的人类有可能会逐渐“智能化”,而人工智能也有可能会“人性化”。他表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彼此界限甚至有可能逐渐趋向模糊,但他不担心人类有朝一日会被人工智能打败,“因为到那个时候人类与人工智能已经难分彼此”。

■谭剑:科幻文学不能缺少人情味

香港科幻推理小说家谭剑的代表作《人形软件》曾斩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谭剑擅长将科幻元素与香港本地文化和社会议题巧妙结合,在香港广受好评。

在分享自己的写作感受时,谭剑认为,想象力对于科幻文学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现实感与人情味同样不可或缺,如《人形软件》中书中融入大量天马行空的科幻情节,但是最受本地读者好评的一段竟然是“保护老香港云吞店铺”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