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评 > 正文

美好生活奋斗目标_人民美好生活: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

童建军(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社会革命胜利的实践智慧。要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条基本的发展思想,在辩证理解人民美好生活内涵的前提下,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落实落小落细。

动态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展性

具体而非抽象地理解人民美好生活,动态而非静止地把握人民美好生活,是唯物辩证主义的基本要求。尽管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梦想,但是,美好生活的构成必定随着时代境遇的改变而不断发展。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人以“欲壑难填”批评人的欲望的无止尽性,实质上反映的也是人的需求的发展性。因此,需要的满足可能不是需要的消灭,而往往会刺激更多或更高需要的产生。在缺衣少粮的困难年代,有衣保暖和有粮果腹就是美好生活。当人们解决了基本温饱之后,他们会对吃和穿更讲究更挑剔,要吃得安心穿得放心,更要吃得顺心穿得舒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的定位,不仅体现为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表现在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而使美好生活的理解出现了根本性的延展和本质性的飞跃。

社会革命必须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顺势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因此,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历史使命。它要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补齐社会建设短板,增强文化建设实效,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一个相对漫长而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中的牢骚和怨言难免会多起来。其中不乏真情实话,也难免夹杂着反话、假话、戏话、混话、瞎话、闲话甚至废话。这既需要有听取不同声音的自信与勇气,又需要有辨识不同声音的技巧与睿智。譬如,人们对改革有分歧或者抱怨,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真正情愿退回到改革前贫穷而平均的社会模式。他们对改革的具体做法有不同的意见,但未必是真正反对改革。要善于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理解和引导其表达的具体的利益诉求。

辩证理解人民美好生活的丰富性

人民美好生活不是千篇一律的样板生活,而是丰富的多样化的生活。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初心。综观当代世界,“改革”鲜见被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词语。它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被提出并作为社会转型的重大标志,不能完全排除“实用主义”的考量,就是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国贫民弱的不利境况。但是,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表现为可以量化的经济增长率,而且表现为人们无形的观念转型与思想解放,必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深刻的改变。社会流动不断加快,社会分化日趋增长,社会主体的独立化逐渐增强,人的自主意识和权利观念日益提高。改革带来了一个现代而非传统、开放而非封闭,一个产生并且容忍差异和例外的文明中国。人们享有各自不同的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解,这些相异的理解同时具备现代文明中国条件下的合法性。这既是改革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带来的历史进步,又是继续推进社会革命必须正视的历史前提。

社会革命不是将一种美好生活的样板恩赐给人民,而是尊重和引导人民为其心中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并为人民的奋斗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美好生活不是平均主义的生活。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差别,使社会丧失了追求创新发展向上的动力。美好生活也不是两极分化的生活。贫者越贫而富者越富的畸形社会,既让贫者无恒心,又让富者难安心,是一个双输而非共赢的社会。美好生活一定是共同富裕的生活。它以有序竞争和民生底线为两个重要支点。通过制定竞争规则,使公平竞争成为可能,使阶层流动而非阶层固化成为现实,使创新发展成为社会最明亮的风景线。但是,任何竞争中,有强者,就会有弱者。改变竞争中丛林法则弊端的重要法门是对弱者进行社会福利建设,使他们能够跟上文明的步伐前行,生活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不被社会文明抛得太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更加完善,民生保障的“网底”更加牢固,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基础更加扎实,前景更加明朗。

科学对待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观性

人民美好生活同人民的主观评价有关,但这并不是说人民美好生活只是人民的主观评价。只有当生活本身具有了美好的性质,人民才会产生主观美好的评价,或者这种美好评价才具有客观真实性。无论露宿街头的叙利亚难民多么盛赞其流浪生活,我们都不会认为那是一种美好生活。人民美好生活必须满足基本条件,是一个有合适的基本底线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满足了这种底线而产生不了美好的感觉,那么,这丝毫不会影响对其生活状态的美好评价。换成中国日常的表达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不设定人民美好生活的底线,那么,它就容易沦为“伪美好生活”或者“被美好生活”。这种底线不会只重视经济收入,而是更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综合视角去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因此,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责任,需要谨防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急功冒进,防止在过去片面追求生产总值增长上出现的问题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重演,不能不顾客观规律,追求贴美好生活标签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既然人民美好生活具有客观性,那么,它就可以经由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调查得到真实的反映。比如,在国民幸福指数的测定上,有的国家选取了心理健康、社区活力、文化、时间使用、政府管理、生态、生活标准、身体健康以及教育九类测量指标;有的国家涵盖犯罪、能源、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环境和经济等领域;有的国家选取了健康、教育、环境、就业、物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及政治参与情况七类指标。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发展现状和社会目标不同,从而测量指标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实现统计调查对“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全覆盖。它使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更真实。

人类成立政治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任何一个王朝、政党或者政府,只要背离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就必然会面临着被人们抛弃的命运。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社会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他们能够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能够与时俱进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最终指向的是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社会革命史。

本文责编/李焱鑫 殷立飞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