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评 > 正文

[展览| 包河国际摄影周·致敬展:将那些“逝去的岁月”留在“褪色的...]

陆仁生

陆仁生(1919-1980),巴城镇人。

1940年6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活跃在常熟东乡,陆仁生离家至徐市,加入部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陆仁生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任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美术课课长。跟随陈毅、粟裕转战千里,饮马长江。经常冒着 林弹雨,奔赴前沿阵地,抢拍战斗现场新闻照片。

1950年,陆仁生调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画报社长。1956年任《合肥晚报》社摄影组长。1980年,因病逝世,终年六十一岁。他生前的著名摄影作品,被列入军事博物馆长期保存展出。

1939年10月,陆仁生那年才20岁,却已经是个有七年照相经验的“老师傅”。第二年初夏,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陆仁生调至华中军区政治部跟随陈毅、粟裕转战南北,拍摄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画面,为我军军事摄影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淮海战役总前委们那张唯一的经典合影,拍摄者为时任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长陆仁生。陆仁生老先生已于1980年去世,陆仁生先生的儿子,安徽日报原首席记者、经济周刊主编陆列嘉,他讲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为了拍摄到总前委们齐聚的画面,父亲费了好大的劲,因为总前委们凑在一起不容易。”陆列嘉告诉记者。据父亲回忆,大概是在1948年12月中旬。

那天下午,陆仁生得到消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从中原野战军指挥部濉溪县小李家村前往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所在地的萧县蔡凹村。会议休息时,总前委们主动提议拍一张照,这也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们唯一一张合影。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在陆列嘉看来,父亲的作品除了记录战火纷飞年代的历史,更是流动的宣传标语、宣传画,《露宿街头》是最能反映父亲拍摄思维的作品。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两个兵团挥师上海,按照在丹阳整训时制定的《入城守则》,战士们攻入上海城区后秋毫无犯,夜晚则露宿街头。时任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摄影组组长的陆仁生拍下了这张史志永存的经典照片。事后经过严格的审查,这张《露宿街头》照片被新华社公开发表。

照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震动,一些国外媒体更是冠以“胜利之师露宿街头”的标题予以发表。人民解放军铁的纪律,赢得了当时上海600万市民的热烈拥护。

战士们攻入上海城区后秋毫无犯,夜晚露宿街头。

张崇岫

张崇岫 192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巢县,1942年秋参加新四军,担任战士和文化教员。1948年秋学习摄影,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摄影组长。1953年回国担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1958年春转入地方工作,任安徽画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61年春调任安徽日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80年夏调任安徽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曾有多篇摄影以及文学作品、剧本等问世。

入门

战火锤炼中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据介绍,张老的家乡为新四军一个小根据地,14岁那年他参加了巢南游击队。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崇岫所在的新四军沿江团7师19旅奉命北撤,进入山东,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也因为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1948年秋,张崇岫被组织选拔出来担任战地摄影记者。

张崇岫在朝鲜前线留影。

张崇岫在上甘岭阵地上采访。

历练

用镜头定格硝烟弥漫的战场

加入战地摄影队伍的张崇岫,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战役等大型战役。

“特别是长津湖大战,为了拍到最后会师的场面,我一直往前线赶,一个人一天只吃一个土豆。”张老回忆道,1952年邮电部曾发行过一套四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第四枚,采用的就是自己拍摄长津湖胜利会师的照片。

一九五0年冬天,由于长津湖战斗的胜利,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先头部队,在咸兴港与前来的朝鲜人民军战士在港内胜利会师。

一九五0年十一月。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山区,向长津湖战场前进,迎战向北推进的美海军陆战一师。

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与拾修公路的战士们交谈。

志愿军第九兵团下属三个军,二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共计十二万多人。在朝鲜打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战斗。这是一九五一年向三八线南发动的第五次战役,战士们冲出阵地一刹那。

战士们在通向汉城公路上。

战士们突然遇敌反击。

当敌人炸弹爆炸时。

在抱川公路上,战士们顺着燃烧坦克前进。

记者在张老珍藏的一套《张崇岫摄影作品集》中看到镜头下的抗美援朝和解放后的一系列珍贵老照片。照片中,人们的衣着装束、音容笑貌、山川风光、风俗人情,无不真实地再现出那段远去的历史。

成就

用作品绘就不朽的史诗

1953年,张崇岫从朝鲜回国后在济南军区政治部任摄影记者。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张崇岫先后在安徽画报社、安徽日报社、安徽省文联等单位工作,1986年秋,被评定为一级摄影师……无论在哪,张崇岫始终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摄影事业,从1948年以来,张崇岫发表过的摄影作品约有1300多幅,图文并茂的有80多组,分别在解放军画报、安徽画报和安徽日报等刊物发表。

在他的摄影代表作品中,《中朝人民军队会师东海岸边》曾在纪念抗美援朝两周年时作为邮票公开发行;《不得不举起手来》荣立三等功,并获得朝鲜军功章一枚;《攀登悬崖》在1953年获得全军一等奖;《美国钢盔小传》成为纪念淮海战役十周年代表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通向汉城的公路上,从坦克里爬出来的美军士兵不得不举起手来。

厉福昆

厉福昆,祖籍江苏扬州,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1951年进入治淮委员会政治部任摄影员,1957年调安徽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964年调安徽日报社任记者、副组长、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委、名誉理事。

摄影代表作

厉福昆的摄影代表作:《梆子迷》获1982年全国新闻(照片)奖,并于1987年、2004年先后入选《中国新闻摄影年鉴》;1988年入选《中国新闻摄影50年》影展,赴荷兰、联邦德国展览;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被授予“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拍摄于1959年的摄影作品《毛主席视察马钢》于2003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入选《领袖风采》摄影作品展,赴北京、韶山展览。摄影作品《村夜》、《云端上的黄山气象站》先后入选全国第三、四届摄影艺术展览。黄山风光摄影作品《沧海红日》刊载于1981年《中国摄影》封面。

提到厉福昆最满意的一幅作品,那莫过于获奖无数的《梆子迷》,说到当时拍摄过程,厉福昆坦言,这是他终身难忘的美妙瞬间。这幅名为《梆子迷》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厉福昆深入现场抢拍出来的。

《梆子迷》获1982年度全国好新闻(照片)奖

1959年10月毛主席视察马钢

1953年治淮委员会主任谭震林在佛子岭水库建设工地视察

1981年春节,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给淮南煤矿矿工拜年。

1981年春节,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上门给矿工拜年。

云端上的黄山气象站(入选第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冬天里的春天——黄山温泉游泳池(摄于1959年)

碧波荡漾人欢笑(摄于1960年)

花鼓灯之乡炫“车技”(摄于1983年)

汪扬

汪扬1936年生,安徽黟县人,中共党员。主任记者职称,曾任黄山日报文艺组副组长、新闻研究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首届理事、黄山市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

1953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在广播系统工作6年,于1958年7月调到纸媒工作,从事文字记者三年,先后在黟县报、芜湖日报、黄山日报工作。于1961年下半年在徽州报改行为专业摄影记者,直至1995年退休。

《徽州老照片》是一本拍摄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黑白的画册。本报近日通过电话专访了83岁高龄的汪老,通过他镜头下的作品——“褪色的那些照片”,去感知、了解我们“永远抹不去的那些记忆”……

《徽州老照片》画册选用的110幅照片, 是汪扬先生几十年摄影生涯的珍贵积累,同时也是六七十年代中国历史的真实记录。《徽州老照片》多采撷于乡村山野,照片的主角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五彩斑斓、没有轿车洋房,黑与白是照片的主色调,但那个激奋年代的历史却被真实地定格在了“方寸之间”。

席地而坐的路边学习是那个年代的真实状态;“凿山筑渠引水来”、“争分夺秒多采煤”的画面则反映了各个行业劳动者的质朴和勤劳……《徽州老照片》中为数不多的风光摄影作品是那个“色彩凝重”年代难得的一抹亮色。

汪扬(右一)与著名摄影家陈复礼、陈勃在黄山。

汪扬(站左三)与著名摄影家陈复礼、陈勃等在黄山。

汪扬(站立着)与著名摄影家陈复礼、陈勃等在黟县黄姑河畔野餐。

1961年,祁门县城关森工队林业工人,使用机械锯伐木。

1961年,上海知青李美珍来到石埭县和平公社,从小麦韭菜分不清到生产队副队长和大队妇女主任。

1962年,太平县剧团演职员携带道具下乡巡回演出途中。

1964年,祁门县劳模孙绍栋激流勇进,屡立新功。

1964年4月,朝气蓬勃的太平县郭村公社岩寺生产队的领头人。

1964年冬,旌德县白地公社白地大队女民兵。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