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跳蚤 > 正文

[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9年年会今日召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1日20时讯(记者 董进)今年是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成立40周年,今(21)天上午,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9年年会正式举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已建立了覆盖全市域8.24平方公里的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实景三维,能够充分还原全市全域自然资源格局与城乡风貌。

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9年年会今日召开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我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硕果累累

本次会议是在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成立40周年的背景下举行,以“智测千里,数绘广大”为主题,从组织建设、服务保障、科技攻关、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与测绘事业发展进行了下一步的规划。会上还颁发了2019年度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工程奖、优秀论文奖及“优秀测绘技能标兵”称号。张新长、刘耀林、李维森等行业专家,先后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动态更新研究、实景三维助力自然资源管理带来精彩报告,并与参会代表积极交流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和思想。

据介绍,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重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交流平台。目前,学会已拥有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航测与制图、“3S”、不动产测绘、教育、仪器装备等6个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314家,个人会员1000余人。成立40周年,学会培养了众多行业技能人才,其中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科技攻关方面,配合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立项上百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数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科技成果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专著、高新技术产品数百余项,并联合会员单位打造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一系列高端科研创新平台。

实景三维为我市多领域提供智能化手段

据了解,目前重庆建立了8.24平方公里的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全景三维,能够充分还原我市全域自然资源格局与城乡风貌。这一全景三维模型的整体分辨率达0.4米,可用于大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检测。而由于航拍要求、拍摄方式的不同,有些范围的实景三维模型精度更高。

院士做分享讲座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这样的实景三维模型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据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常见的二维影像图呈现的更像城市“表皮”,三维模型则能让城市的“骨架”也展现出来,可为我市精准扶贫、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城市品质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领域提供一个更科学高效、更智能化的手段。据了解,未来三年内,主城区范围内的三维实景模型还将实现建筑内部结构的呈现,商场的每一层楼有哪些商家、如何布局这些都可以清晰看到。

“三维技术的运用,是重庆的测绘地理信息在获取、加工、应用三个方面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的有效体现。”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郑运松透露,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独特的地形地貌,给数据采集带来的困难,测绘工作者一直在创新面向山地城市的作业采集模式和方法;同时以自主创新为手段,通过软硬件的自主研发服务数据采集、集成与应用。例如重庆市勘测院自主研发的吉信移动测量系统,在扫描速度和扫描精度上走在了行业前列,在交通、市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而依托于建设工程竣工测量和数据汇聚机制,还实现了对建筑、道路、管线、地下空间、轨道等实体要素数据的动态更新。

探索建设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测绘地理信息应更好的应用和服务于国民生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指出,重庆应不断提升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战略支撑力、科技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下一步,重庆将现有的基础测绘技术、生产、服务和管理进行调整、完善,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做好支撑保障。比如,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建立自然资源调查“一张图”、“一个平台”和“时空信息数据库”。

不仅如此,重庆将探索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加速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管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打造全息空间测绘,转型测绘采集方式、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测绘服务能力。

院士观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刘耀林院士:用流数据构建社会经济空间网络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定时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际欧亚科学院刘耀林院士演讲的主题是《大数据辅助国土空间优化的思考》,在他看来,用大数据时代丰富的流数据(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通联系等),来构建社会经济空间网络,可反映出人口、交通、产业布局、设施分布、交通状况等多方面社会经济要素,为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城镇体系空间优化配置等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刘耀林院士直言,在大数据环境下,结合大气、水体、土地、生态环境等监测网大数据与社交网大数据,对获取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特征数据进行建模分析,辅助“双评价”实施,可以为人类活动空间特征的识别、社会经济空间网络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多方面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国际欧亚科学院张新长院士:达到空间信息一体化高度融合

国际欧亚科学院张新长院士以《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动态更新研究》作为演讲主题,他讲到建筑物提取的关键是有精确的边界信息,目前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结构虽然可以提取高纬度的特征,但却降低了输入图像的分辨率;而采用反卷积网络虽然可以将特征圈上采样到原来的分别率,但地物目标的边缘却不能恢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发展了一种端到端的门控制的优化网络用于建筑物的提取,每一个反卷积结构采用一个门控制单元,以提高建筑物边缘的采集精度。”张新长院士说到。

在张新长院士看来,用立体化的“一张图”应用模式,以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动态集成为枢纽,可实现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的深层次耦合,达到空间信息一体化高度融合。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