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跳蚤 > 正文

[再绘山河——瑷珲历史文化名人姚福升]

以下文章来源于爱辉视窗 ,作者爱辉广播电视台 爱辉视窗

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商业广告的设计、策划、制作、发布和经营;爱辉广播电视网络台(网站)、魅力爱辉公众平台的设计、策划和运营工作。

提示:点击上方"爱辉发布" ↑ 免费订阅本号内容

再绘山河

——姚福升

浴水环湾、龙城兴落。历史,如风尘般掠过,已在青砖上留下深深浅浅的斑痕。每一块青砖、每一扇旧窗,都似在我们讲述着瑷珲百年。

(点击视频观看完整节目↑)

在瑷珲,有一座建筑已矗立百余年。瑷珲的老乡每每路经此处,都会感慨的道一句,“这是姚五爷的家”。正是这座老宅承载着清末瑷珲的复兴记忆。

回望1907,屠刀与战火、杀戮与硝烟.......瑷珲已然是一城废墟,收复故土、重建城池,招商设市、设立公署......瑷珲使得恢复往日繁华景象。半城焦燃半城衰,俯首惶惶终难怀。姚五爷用尽半生,方得续写了瑷珲历史。

老乡口中的“姚五爷”,其名为姚福升,1848-1929年生人,字申五,遂而称其“姚五爷”。姚五爷自幼家境贫寒,由祖母养育成人。13岁读书,17岁到吉林将军衙门印务处充当10年差役。后考取汉文教习,任期满转任武职,入吉林水师营,先后任六品、五品和四品总管。1907年2月20日,奉旨署理瑷珲副都统,在瑷珲城西三家子屯接印视事。

姚福升勘查颓败城址,扩城筑基,建四方城门,于十字街修建一座钟楼,在街内重建衙署、城隍庙、文庙,组织开设永济面粉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引种牛痘,并创办了瑷珲第一所新式学堂。他还拟定垦务章程,清丈各户自种的土地,下令按人口分田,把土地分给逃难归来的百姓。

正是因为姚福升的这份家国情怀,在民国后,他将离任回乡之际,瑷珲全城百姓苦苦挽留,让他最终定居于此。他的后半生都献给了瑷珲这片土地,他为瑷珲人民守住了家园,奉献了一生,最终名留史册,精神不灭。

2016年末,瑷珲镇发起了“寻找瑷珲历史文化名人后裔”活动,通过走访、查询,与姚福升外玄孙关轶之取得了联系。

历史的挖掘,除了铭记那一段艰苦岁月,更多的是勉励后人,在了解先人的历史和坚毅的精神后,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这座姚福升雕像,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蔡超通过查找现有历史资料而雕刻的。身着清朝正二品封疆大员官袍。手拿文卷和旧式单筒望远镜,细致、精湛的雕刻技艺,将姚福升的形象展现的活灵活现。

2016年我们启动了寻找瑷珲历史名人后裔这样一项活动,我们找到了在天南地北的瑷珲人 ,同年我们也启动了姚福升故居的修缮和布展。我相信这样的一份工作的开展,能够让瑷珲的精神有了一个落脚点。姚福升是瑷珲最后一任副都统,他对瑷珲有着历史性的意义,他把瑷珲重新划回了中国的版图,他带领着瑷珲人民招商设市、设立公署,使瑷珲又恢复往日的繁华景象,所以我们复建姚福升的故居,希望这种精神能在瑷珲永存。

——瑷珲镇人大主席 张少丹

百年风云别梦深,

故园何处觅遗痕。

千里送归大人像,

不枉衣钵继玄孙。

瑷珲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小城,从古至今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他们被载入史册,留名于瑷珲,也是他们的英勇精神,使瑷珲精神,长燃不灭。

监制/疯一样的男子

来源/爱辉视窗

编辑/吴琼

责编/吴琼

法律顾问/华海微(黑龙江边陲律正律师事务所)

原标题:《再绘山河——瑷珲历史文化名人姚福升》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