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跳蚤 > 正文

[以林语堂为“棋子”,探寻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原标题:以林语堂为“棋子”,探寻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抽烟的时候想:如果太太让你在床上抽烟,那就是完美的婚姻了。没错,这是林语堂。

在英国的家旁边搭一小木屋,专供自己抽烟。与林语堂一样四海为家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汉学讲座教授钱锁桥,这样找到自己的“闲适”。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林语堂,30年里,钱锁桥一次又一次发现这位生活达人不太为人所知的“小确幸”。他甚至将林语堂与鲁迅、胡适共同视为中国现代性的标杆,中国现代知识思想的三个坐标。钱锁桥的根据何在?

“林语堂更适合21世纪。”12月8日,长沙止间书店,《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新书分享会现场,钱锁桥慢慢还原兼具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并接受湖南日报记者专访。

“林语堂既知悉英语世界的知识思想,又坚决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其一生的跨文化实践之旅,或为中国文化之重生提供了一条路径。”

林语堂是世界的,他更属于21世纪

湖南日报:您将林语堂与鲁迅、胡适视为中国现代知识思想的三个坐标,会不会有您长期研究林语堂而带有的主观成分?如果他可以成为三个坐标之一,您的依据是?

钱锁桥:当然会有我的主观意识。虽然是写史,也一定是有态度的。但我这个主观意识不是投射在林语堂个人身上,我是想探寻中国现代性的途经,而林语堂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三足鼎立”是我在《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这部传记的第一章中作为引言提到的,但我其实希望读者读完该书后能和我产生共鸣,能理解我真正要说的意思。鲁迅、胡适和林语堂他们的文化取态有所不同。林语堂认为要把中国文化现代化,而不是全盘西化,他对世界文明有关怀,认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有角色可以扮演的。可以说,林语堂更适合我们当下的政治和生活形态。

我认为,鲁迅和胡适都是20世纪中国的,林语堂不仅是20世纪的,还属于我们21世纪;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湖南日报:为何说林语堂是一个“棋子”?30年是一个不小的时间跨度,研究过程中您对他本人的理解有何变化?

钱锁桥:我的学术生涯是从研究福柯和西方“理论”开始,但我越往深处钻,越觉得这不是我要关注的。福柯探讨的是西方的现代性,我关注的是“中国现代”,现代中国发生了什么,“新中国”从哪里来。福柯等西方理论家探讨的西方的现代性,没有中国元素,而且我觉得他们的方法、视角、话语方式,来自西方的经验,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的经验。

我从1994年开始写博士论文,确定开始做林语堂研究。我想探寻“另一种”理论,中国现代性的另一种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林语堂的认识,本身也在随着时间以及我自己的经历不断加深。也可以说,林语堂是一个“棋子”,我通过挖掘他来梳理我自己的历史,来发现我自己,看看我们本来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种现代性途径,现在和未来可不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林语堂求学背景的关键词:“中西并举”

湖南日报:林语堂的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似乎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不太一样。这是否影响到他的文化态度?

钱锁桥:我们知道,胡适、鲁迅这一批文人,都是从私塾里走出来的。林语堂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所以从小就念教会学校,后来在当时非常有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念书,始终在西方教育的语境里。林语堂在上学时出类拔萃,热爱参加活动,英文也特棒,他用英文发表过散文、小说,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应该是很少有的。所以也可以把他这种情况称为“本土留学”,因为他是在国内接受了一整套西式教育。

彼时刚好废除科举制,一代人都跑到国外留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林语堂在他们中间最特殊的是,他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兼顾中学和西学,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在哈佛,他学的是比较文学。到了莱比锡以后,他博士论文的题目是《论古汉语之音韵学》,那是需要很深厚的国学根底才可以写得出来。同时他也关心欧洲文化,除了英文以外还学习德文,课后自己翻译海涅的诗。

而且他不局限于书本,他还喜欢实地去走,去看,身体力行体验西方文化。我觉得贯穿林语堂求学背景最特殊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中西并举”。

湖南日报:您在书中提到,尼采对于青年林语堂和对于青年鲁迅的不同影响,您是怎样看待这两位作家从尼采出发得出狂人和浪人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什么经验?

钱锁桥:尼采在西方是最具反叛精神的哲学家。尼采对鲁迅,特别是青年时期的鲁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在现代中国知识界中,没有人比鲁迅更有批判精神。他要求新,要推翻,要反叛。

林语堂与鲁迅的态度不同,虽然他有很反叛的一面,但也有很中肯的一面。这里面涉及到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就是刚刚所说到的,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时期,受的是英文教育,但他当时写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文化,他是在用英文写中国文化。

他的视角,在当下的全球视野中仍然为我们开启一扇窗

湖南日报:您说林语堂不仅“学贯中西”,且真正生活于两个世界。而您也有中、西两个世界的生活经验,而且你们都是学比较文学出身。这种语言、文化的跨境和跨界,对您理解林语堂,而且是不一样的林语堂,有怎样特别的帮助?

钱锁桥:理解林语堂,能有中、西两个世界的生活体验,当然很重要。我自己的跨文化履历对研究林语堂有很大的帮助。

我虽然是学英语出身,但到英国前对英国的了解都是纸面上的,对纽卡斯尔更加不了解。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纽卡在19世纪可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镇,它是有名的“煤都”,也是造船中心。我在写这本书时,又读到林语堂抗战时在《纽约时报》上写的一篇文章,他要告诉美国,当时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这毋庸置疑,如果质疑这一点,那就等于是“carrying coal to Newcastle(把煤运到纽卡斯尔)”。

我读到这儿时惊呆了,不得不佩服林语堂的英文,我要是没来纽卡,绝对不可能理解这句西谚。然而,并没有记录显示林语堂来过纽卡。我把这句话讲给我同事听,问他们现在还有没有这种说法,他们都乐了。

湖南日报: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文化重生之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大潮里该如何存在、如何动作,林语堂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通过这个样本,您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钱锁桥:林语堂让美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他又将西方文化里非常可取的东西向国民不断传播。他是向美国输出中国文化的窗口。这样一种视角,在我们当下的全球视野中,仍然可以为我们开启一扇窗户。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钱锁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