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图片 > 正文

【文学即人学(103)】 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聂鲁达②

1924年至1927年,为全力以赴地创作诗歌,聂鲁达放弃了大学学习和去法国当研究生的机会。其父颇为不解,作为惩罚,一度中断儿子的生活费。他只好靠打工、翻译,过着困窘的生活。其间,他出版了《奇男子的引力》(1925)和《戒指》(1926)两本诗集。不久,他又有《巨人的希望》《钟声》和《热销的辛肖脱》等诗作问世。

1927年,聂鲁达进入外交界,先后到仰光、科伦坡、爪哇等地工作,并娶了缅甸姑娘为妻。在动荡寂寞的生活中,他创作了长诗《居住在大地上》。1933年,他曾任阿根廷首府领事,在那里结识了西班牙诗人洛尔加,并成为朋友。后又先后到巴塞罗那、马德里等领事馆工作。在西班牙,他的诗歌渐渐被人阅读,他成了受欢迎的诗人。当地诗人曾写《向巴勃鲁·聂鲁达致敬》,对他表示敬意。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好友洛尔加被害,聂鲁达目睹暴徒罪行,悲愤地写出长诗《西班牙在心中》,与罗曼·罗兰、海明威等有良知的作家站在一起,强烈谴责佛朗哥法西斯暴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聂鲁达的诗歌有了战斗的浓烈色彩。诗曰:“只要我们的血管中还存在着一滴血,那么它就象征着爱的永远存在!”

1943年,聂鲁达回到祖国。翌年,他当选为智利国会议员,致力于政治工作。1948年,右派势力掌权,他被迫流亡巴黎,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他的诗集《诗歌总集》就诞生在欧洲。1950年8月11日,聂鲁达参加了华沙世界和平大会,会上,他以战士的姿态,满腔豪情地做了发言:“倘若我的诗歌在人们心坎中燃烧,照引着那必须我们用奋斗与歌唱去争取和平的道路,那我很高兴。”到1953年,智利政权更迭,他又返回祖国,出版了诗集《葡萄和风》(1954)、《元素之歌》(1954)、《新元素之歌》(1956)、《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1959)、《英雄事业的赞歌》(1960)、《智利的岩石》(1961)、《黑岛杂记》(1964)、《鸟的艺术》(1966)、《沙漠之家》(1966)等。其中《伐木者,醒来吧》一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这首诗中的“伐木者”,指的是美国总统林肯。诗人呼吁林肯再生,世界出现民主自由。诗中交织着爱恨、斗争和反抗的旋律。

1957年,聂鲁达当选为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0年,他被智利共产党推举为总统候选人,后因故退出竞选,以阿连德为首的人民联盟大选获胜,聂鲁达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

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在圣地亚哥去世。

对自己的一生,聂鲁达这样评价,权当墓志铭吧:

“我一直想写一群巨大的组诗,当然它们是永远没有写完的时候的,因为它的结束并不由于词汇的运用而最终决定于我的生命。”

现代出版社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