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化 > 正文

[个体家庭生存和发展承载体分析——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 个体生存功能

内容提要:个体家庭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承载体。近代之前,宗族、邻里、村落、社区及特定的“会”与“社”是与个体家庭具有功能关系的主要承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及之后实行了25年的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向农村个体家庭及其成员提供就业、生活资料、困难救助、医疗服务及子女基础教育的综合承载体;城市家庭则以单位制的家属区及其邻里为基本依托,子女入托、接受基础教育也以就近为主。然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体之后,宗族组织缺少重建的条件,劳动力逐渐开始大规模向非农领域转移,邻里、宗族对个体家庭的承载功能弱化。2000年之后,商品房小区成为城市居民家庭承载体的主导形式,而子女入托、接受义务教育和养老这些家庭所需在新建小区的社区层级供给不足;邻里关系出现“虚化”现象,家庭成员难以从中获得实质性帮助。由于家庭承载体建设与民众生活质量、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宗族;血缘;家庭;社区层级

作者简介: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与家庭研究中心研究员

无论历史时期还是当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单位——家庭为依托,而家庭又难以独存于世或与外部社会相隔离,往往需要依托多个家庭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承载体)生存和发展,这些承载体及其形态因时有别。就目前而言,对个体家庭类型、成员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对不同时期家庭承载体的形态、功能及其变动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将以制度为视角,分析不同时期家庭承载体的形成方式、类型和作用,提升对承载体及其演变的理论认识,揭示当代家庭承载体变动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和老年“空巢”、独居增多时代改进承载体建设、满足个体家庭发展需求的途径。

一、个体家庭承载体的理论认识及相关研究说明

(一)个体家庭承载体的定义

本文所言家庭承载体是指个体家庭及其成员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依托的邻里、亲属和村落、社区等组织,这些承载体往往由数个、数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家庭所构成,其所承载的家庭具有居住相邻、较近的特征。作为一种组织,它能为个体家庭的特定需求提供具体或实质性的帮助,为其成员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个体家庭承载体的基本类型

在中国社会中,家庭承载体类型有多种。大部分历史时期,能够成为个体家庭基本承载体的组织主要有:同姓血缘亲属所形成的宗族,血缘和非血缘成员混居形成的邻里,在此基础上扩展而成的村社。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则有具有业缘性质、以职工工作单位为基础形成的家属生活区或不同从业者家庭混合而成的居民小区等形式的家庭承载体。一般来说,家庭承载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不过从纵向、宏观视角看,承载体也有随时代演变而变化的特征,这在中国近代以来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内,人们所依赖的基本生存承载体往往不同。民众世代相守之地,同姓血缘亲属形成共同聚落,宗族及其组织成为个体家庭及其成员所依托的主要力量;在新移民地区,宗族组织比较薄弱,邻里和村落组织的帮助对个体家庭更为重要。

由图1可见,不同形式的家庭承载体均是个体家庭的一种聚合形式,反过来又成为个体家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邻里、宗族和村社(居民小区)所包含的家庭数量及范围是不同的。对个体家庭来说,相邻居住者一般有三五家;宗族所包含的家庭有多有少,有几十户者,也有上百甚至更多者。多数情况下邻里多为同宗家庭,即邻里家庭和同宗家庭具有一致性。村落和社区范围更大一些,中等村庄达到上百户以上。就当代而言,城市为五方杂处之地,家庭户及其成员多为从外地迁入者,同城亲属家庭只有有限的几家,很难形成宗族承载体。

在这三种形式的承载体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类型,如在传统社会,个体家庭为了特定目的(如婚姻和丧葬协助)与邻里、宗族和村落(社区)范围的特定成员组合成“会”和“社”,互助目的比较单一。这也可视为家庭承载体的一种类型,属于有专项功能的承载体。

(三)个体家庭承载体的形成方式

家庭承载体大体上分为靠家庭自我力量形成和依赖外在官方力量推动形成两种形式。宗族及其组织多基于同姓血亲观念和意识所形成,但需要族内有威望有能力者倡导;村落、社区组织这些跨血缘、跨亲族组织往往借助官方力量形成。邻里关系则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者因彼此有互助、安全等需求所形成,正式者也是在官方力量或半官方力量推动下建立,具有官督、民众自我管理特征。至于特殊功能的“会”“社”则是由个体家庭成员与有共同目标者所组合而成的。

(四)个体家庭承载体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个体家庭往往以一个或多个承载体为基本依托,其所包含的个体家庭形成互助共同体。当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承载体并存时,它们均对个体家庭具有某种支持功能。如传统宗族是个体家庭的基本承载体,但在多个异姓宗族所组成的村庄,邻里和村庄组织也具有对家庭的承载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承载体看似对个体家庭具有帮助作用,但实际上徒具形式。如当代城市居民小区邻里之间多处于互不往来状态,那么,这一承载体便成为“虚载体”,或者说形式承载体,而非“实载体”。

将传统时期和当代社会所形成的承载体对个体家庭的功能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生活资料短缺时的救助功能。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家庭食物等生存资料短缺,灾荒年份更为严重,若能从不同的承载体中获得救助,则有可能渡过难关,不至于离乡背井。二是重要生命阶段出现困局时的扶持功能。一些个体家庭及其成员常会遇到自身难以应对的生命节点事件,如传统社会贫困家庭子弟因穷失婚、老年成员去世无力操办丧葬。其中后一种可谓“急迫”之事,往往需要邻里、亲族组织提供帮助。三是抵御外来风险功能。个体家庭遇到战乱、偷抢等危及成员生存及财产安全的事件,需与邻里、村落或宗族内的其他家庭形成互保组织,共抵风险。四是邻里纠纷化解功能。多个个体家庭长期共处于一个环境中,财产纠纷、日常交往矛盾不可避免。承载体及其管理者从中调解,则可减少冲突,使乡里保持稳定。五是协助家庭抚幼、养老功能。在传统时代,抚幼、养老均是在家庭内完成。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夫妇普遍就业,成年子女不仅广泛就业,而且与父母异地居住情况增多,故而有抚幼、养老责任的家庭,对居家附近的幼儿园、小学、养老院等设施的需求增加了。六是教育扶持功能。子女教育往往非个体家庭所能承担,它需要不同层级的承载汇聚成公共力量才能承担。传统科举时代,宗族组织所起作用显著;而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当代,个体家庭成员对承载体的教育设施功能提供有了更多需求,子女就近入学可直接减少父母等亲属的接送时间,降低养育成本。七是日常生活互助功能。传统社会市场经济欠发达,个体家庭临时缺乏之物则向邻居借用,待买到后再归还;或自家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也可向邻居借用。由此形成一个密切的“互通有无”网络。

上述功能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生存功能,与家庭及其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有关,如遇到生活资料短缺、丧失劳动能力、人身和财产受到威胁等问题时,承载体能提供救助和保护;二是扩展功能,如子女教育、抚幼、养老等服务或设施的提供等,它们并不像生存功能那样关系到个体家庭的基本维系和延续,但若能从中获得相应支持,将有助于提高个体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能力和生活质量。

家庭承载体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因时而变。有些功能在传统时代比较突出,当代却弱化了。这并非个体家庭不需要承载体了,而是有了替代方式。有些功能家庭对其需求增大了,但承载体没有跟进并形成供给服务。

(五)个体家庭承载体既有研究

家庭承载体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考察个体家庭与承载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承载体对家庭发挥了哪些具有帮助功能的作用,即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客观而言,目前具有这一视角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至于将个体家庭与承载体的关系放置于现代转型社会背景之下进行研究更是比较缺乏。

梳理已有文献我们看到,目前学界有关宗族组织、乡里组织、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当代城市的单位制和社区等基层社会组织的研究涉及了这一问题,这无疑有助于认识其对民众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如宗族研究者关注血缘组织在族内个体家庭及其成员的生存救助、科举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1]。有的从乡村治理角度探讨家庭、宗族和乡里组织之间的关系[1]。还有学者探讨1956年至1982年集体经济组织时代家庭户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及集体经济制度下代际关系的特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单位制及当代社会变革之中城市邻里关系的新表现及其问题等[2]。在笔者看来,已有研究仅在对不同形态社会组织分析时涉及其对家庭的影响,但尚未将两者的关系或互动作为中心问题进行探讨,更缺少将这些组织明确为家庭的承载体加以研究的视角。

本文试图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主要从制度角度分析不同时期家庭承载体的变化及其原因,探讨当代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和社会转型阶段,城乡家庭承载体变动特别是弱化表现,以及存在哪些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