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化 >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建设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外来务工人口输入大省,解决随迁子女入学,成为广东推进教育均衡的重大课题。广深等城市推出了“积分入学”等政策。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广东机会多,这些年工资涨了,各种待遇也在变好。”从事鞋厂机械维修工作的蓝全国在广东生活了近30年,练就了一身好技艺。他光靠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机器问题出在哪,因此总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随着社保、医疗等条件的不断完善,蓝全国一家都来到广东生活。

蓝全国的奋斗是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黄叙浩 黄进 吴少敏 李秀婷 实习生 刘伟琰 黄立欣

就业人员工资增长228倍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正全面建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就业机会多了,钱包鼓起来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切实提升。

2018年,广东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6508.65万人,比1949年增长5.5倍;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8636元,比1952年的387元增长228倍。

今年我省继续狠抓“促进就业九条”落地,一年安排208亿元,并从失业保险基金拿出185亿元稳定就业。其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给予稳岗返还,截至今年8月底,已为31.68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4.11亿元,惠及职工952.34万人。

就业规模扩大,“饭碗”更稳,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同步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只占少数。1952年,全省仍有近八成劳动者从事农业。而到2018年,全省就业结构调整为20.7︰39.3︰40.0,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到“三二一”的跨越式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稳就业’的关键。广东可以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百业俱兴,百舸争流。“在广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刚刚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勇夺数控车项目金牌的广东选手黄晓呈认为,这也是广东能够不断培养出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原因之一。

不仅是就业,在广东,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全面建成,截至2018年,我省五大险种累计参保2.75亿人次,基金累计结余1.14万亿元,社保卡累计持卡人数9916万人,常住人口持卡率93.3%,均居全国首位。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争取到2022年实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98%以上。

“所有医疗费、护理费均由社保基金来出,每个月还能拿到补助。”近来,因工伤截瘫多年的叶建华得到了省工伤保险补助,他说:“社保改变了我的人生!”

实现“教育强市”全覆盖

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1977年冬天,来自广东潮州的山村学校民办教师陈平原走进高考考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多年后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谈起教育如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时,他说:“觉得真的是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数十年来,广东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前,广东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1964年小学以上教育程度占总人口的34.21%,其中79.84%为小学教育程度。改革开放后,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广东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飞跃式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几年前,来自江西九江的唐诗雅跟父母举家搬迁到广州荔湾,随着2018年广州首次实施“租购同权”政策,她顺利入读“家门口的学校”南塘大街小学。作为全国外来务工人口输入大省,解决随迁子女入学,成为广东推进教育均衡的重大课题。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市推出了“积分入学”“租购同权”创新政策,保障随迁子女的合法受教育权利。

2018年,我省小学在校学生数达988.37万人,比1949年增长6.3倍,普通中学在校生556.18万人,比1949年增长44.6倍,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186人,比1950年增长61.6倍。

目前,广东实现“教育强市”全覆盖,建成规模最大、支撑有力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数量约占全国的1/12,在校生人数约占全国1/10,规模居全国首位。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广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6949家增至2018年的5.15万家,全省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1.7万张;2018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45亿人次,全省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加,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2012年7月,随着67家公立医院、569家社康中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费用,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的城市。这打破了“以药补医”模式的弊端,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历史性一步。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是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的重要探索。在深圳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取消药品加成的试点改革。2017年7月,广东全省综合医改全面启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同时,广东一直努力补齐基层医疗的短板。2016年广东首次提出建设“卫生强省”,明确从2016年至2018年,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2017年初,广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随后提出目标2019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投入500亿元,实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3年时间,61户贫困户186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4.5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45万元……这是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的一份脱贫攻坚的“成绩单”。

坪围村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如今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去年,贫困户获得的无花果集体分红和入股产业园集体分红各20万。“接下来,我们要做强村集体经济,今年村集体经济要力争突破100万元,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党支部书记李远通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坪围村的故事是我省脱贫攻坚图景中的生动一幕。

2009年广东人均GDP已突破4万元,然而此时,省内仍有3409个贫困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的贫困人口达157万人。破解共同富裕的命题,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改革开发“排头兵”的广东责无旁贷地为全国探路。

于是,2009年6月,一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在南粤大地轰轰烈烈地铺开。11524名干部组成3541个扶贫工作组,带着资金、理念、技术进驻到3407个贫困村,为158.6万贫困人口脱贫而努力。三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227.3亿元、平均每村投入667.2万元。

辛勤付出最终换来丰硕回报。2012年底,全省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7762元,比2009年增长近4倍;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1.09万元,比2009年增长近18倍,均超过预定目标,贫困户生活和贫困村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三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从2009年至2015年,广东先后实施的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基本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

201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4000元作为新的扶贫标准,聚焦粤东粤西粤北14市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动员全省全社会力量强力攻坚,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深圳来的扶贫队长刘志坚正忙着筹备坪围村教育基金,他希望通过专项资金+社会募集的方式,为贫困户儿女解决上大学资金难的问题。在他看来,要铲掉“贫根”,必须让每一个贫困户的孩子上得起学。助学扶贫,扶起的是村里未来的希望,一个都不能少!

2016年以来,经过全省上下3年多的共同努力,我省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投入保障体系、工作推进体系、组织动员体系、监督考核体系等六大体系全部建立,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00元,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大事记

1949年

全省就业人员1001.36万人。

1951年

广东省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劳动保险制度,为职工提供退休养老等保障。

1977年

高考制度恢复。广东53.02万名考生进入高考考场,通过公平选拔改变人生命运。

1985年

广东正式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推行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发布《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将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予以规划,分步推进。

1996年

广东率全国之先通过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7%。

2006年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优化为30.4︰38.8︰30.8。

2008年

广东实现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比全国提早半年实现全覆盖。

2012年

全省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7762元,比2009年增长近4倍,三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15年

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20年。

2017年

广东全省综合医改全面启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2018年

广东全社会就业人员达6508.65万人。

2019年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

奋斗者说

吴林燃:

来广东闯荡没几年,工资从一两千元涨到一两万元

2019年2月22日,54岁的吴仁明抵达广州东火车站。这是他连续第12年来广东务工。“2008年我和老婆来深圳做服装行业,现在两个儿子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也来深圳发展,都是大数据软件工程师。”他说。

每天早上8时,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园村,吴仁明的大儿子吴林燃只需搭车20分钟,就能到达南山科技园上班。“刚毕业时工资才一两千元,来广东闯荡没几年,通过IT技能职业培训,工资涨到一两万元了。”吴林燃说。

小他三岁的弟弟吴忠卫也来了广东。同样经过职业培训,他找到了一份金融科技公司数据分析师的工作。“来广东对我影响很大,以后做什么都靠这几年学的东西打基础。我女朋友他们家也在这边做机械生意,比较稳定。”吴忠卫说。

像吴仁明这样举家从外省来粤发展和生活的例子还有很多。从“60后”到“90后”,都在这里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子。

去年底,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就业九条”,提出近40项务实管用政策措施。将技能提升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33个项目“提标扩面”,多渠道预算安排各类补助补贴资金约200亿元。

今年,我省作为“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任务完成较好的地方”,日前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获得2019年中央财政倾斜和支持。未来,广东将继续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