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化 > 正文

[“2019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9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a大学举行 src="https://edu.qq.com/img1.gtimg.com/edu/pics/hv1/62/216/2317/150718067.jpg">

“2019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9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19学术前沿论坛”, 11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美好生活:奋斗历程与创新实践”为主题,从多学科、多角度聚焦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回顾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及其基本经验,探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研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思想智慧。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各学会代表、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张淼书记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张淼在致辞中指出,美好生活既根植于文化传统中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也连接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党的使命宗旨。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胆略和气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目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朝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不断产出新的创新实践。广大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握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总结追求美好生活的经验、推动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

郝芳华副校长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她指出,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还是建国七十周年,祖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作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突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和使命,擘画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蓝图。2020年是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高质量需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和中心。今天我们顺应了时代主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回顾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共同探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对策与建议十分必要、及时,同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论坛上,五位知名专家围绕美好生活做了专题报告,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夏庆杰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主要归因于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质是在中国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不断引入市场因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为工业化准备好了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国有企业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等等,改革开放把中国解放后储备的巨大能量发挥出来,引爆中国巨大能量库的魔法就是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引入市场因素。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发展的“中庸之道”,两种经济形式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另外,中国现行体制群体行动优势也是经济奇迹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传统经典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认为,美好生活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人民群众教育、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的改善,也离不开从根本上塑造、引领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好”代表需要的满足,“美”代表着人们对这种需要满足实现后的欣赏态度和幸福体验。仅有“好”的客观性,而缺乏“美”的主体性,是无法实现美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的。这种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是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同心同德是群体性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同心”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能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万众一心”;“同德”是人们之间以道德的态度相互对待,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与高尚道德而努力实践。心安情乐是个体性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心安”是心有定见,内心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是心安理得的状态;“情乐”就是要情感层面的快乐,保持一种愉悦的存在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陈光金研究员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社会风险就转变成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各种程度的影响。新时代中国社会风险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风险是各种传统风险与现代风险叠加的混合性风险;社会结构调整中的结构性风险和经济社会制度转型的制度性风险相互影响使得社会风险具有结构-制度互构性;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交织互动使得社会风险具有内外交织性;对客观社会矛盾的主观认知多样化使得社会风险具有主观性;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风险具有社会风险触点多、燃点低、扩散易、处理难。陈光金从社会结构现代化变迁、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网络社会发展、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迁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代中国主要社会风险,并就社会风险治理战略提出一些设想。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研究所所长姚国建深刻分析了党十八大以来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指出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它内化为宪法对五个文明的确认。因此,宪法是美好生活的终极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中,“需要”没有变,“美好生活”要比“物质文化”要宽泛,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我们找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解决我国宪法实施不均衡的问题。强化宪法实施,才可促进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认为,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追求美好生活有本能与自觉之分,有内涵上的不同侧重,有实现途径上的分殊。原因在于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不同国家的现实处境和不同的现代政党制度。今天中国人理解的美好生活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我们要从中国传统的独特底色、近代以来的历史经历、走向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几个关键问题来理解这种美好生活。这启示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保持实现中国特色美好生活的定力和自信,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正确处理好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即人民不同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创造美好生活的灵魂工程。

学术前沿论坛自2001年创办以来,论坛以“立足学术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民生国是,探讨发展思路”为主旨,以北京雄厚的智力资源和优质的学术资源为依托,先后围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中国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时代主题,团结引导各学会、研究会、研究院等学术性社会团体举办了18届主论坛、390余场学会专场活动,已成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创新的年度盛会和促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