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化 > 正文

奉化:“小众”特产进城,助推乡村产业转型

周村的菊花展。(余建文 摄)

 记 者 余建文

 通讯员 吕龙辉 卓建青 

 金秋十月,西坞平原千顷良田稻浪翻滚,迎来丰收。与此同时,裘村、松岙、江口等地农庄出产的猕猴桃、柑橘、火龙果、甘蔗等,装车运往城市……

 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地服务城市经济?撤市设区以来,奉化区以做强绿色都市农业为目标,积极对接城市消费市场需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水蜜桃、草莓、名优茶等品牌农产品之外,奉化不少乡镇、村庄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深耕细分农产品市场,探索一条“小而美”的产业升级转型路子。

 江口周村:“蔬菜村”办菊展引来八方客

 上周日,江口街道首届菊花文旅节在周村举行,吸引了五千多名游客到村里赏菊花、买菊花,品尝乡村美食,人气爆棚。

 “种植菊花是周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一次大胆尝试”,村党支部书记沈利华说,周村不大,是个蔬菜专业村,几乎家家种蔬菜。但几十年“菜园子”经营下来,收益一直上不去,而村中壮劳力越来越少。

 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商讨后决定发展菊花经济,与专业花卉公司合作,租用苗圃,共引进、种植30多个品种的菊花,村干部等带头锄地栽苗,学习菊花种植技术。

 金秋时节,万株菊花绚丽绽放。周村在河道边、房前屋后整理出大大小小52块空地,全村遍植菊花,并将一处5亩的废田打造成色彩斑斓的“百菊园”。村民们自己动手,运用巧思,制作竹木创意花架,美化庭院和村道街巷。在文旅节期间,整个村庄陷入菊花“花海”中,刷屏朋友圈。街道副主任葛静君说,奉化春有桃花、油菜花,夏有塘荷,冬有梅花,现在周村的菊花,补上秋日赏花的一个缺憾。

 发展菊花产业,不光为好看,关键在于对接城市需求,卖得掉,让村民有钱赚。沈利华说,奉化市民很喜欢花卉,但城里缺少大型花市,周村正好“填了个空”。周日上午,近3000盆菊花被游客买走,“还有不少单位来预订,这次我们拿出的1万余盆花‘名花有主’,收入20多万元,可把当年投入收回。”

 首届菊展“一炮打响”,让周村群众信心倍增。沈利华说,下一步要发动更多群众投入到菊花产业中,明年菊展要升级,搞一个50余亩的菊花基地,并推出菊花茶、菊花饼等产品,打造菊花“网红村”。此外,借助菊展,向外推广周村的酵素生态蔬菜,提升附加值。

 溪口锦溪:小香榧造就山村“绿色银行”

 今年,溪口镇锦溪村香榧获得丰收。到10月下旬,香榧鲜果采收完毕,趁着天气晴好,村民忙着摊晾鲜果,为下一步干果炒制做准备。

 锦溪村地处偏僻山区,资源匮乏。在其他山区村大力发展花木的当口,锦溪村另辟蹊径,瞄准了小众的香榧种植,从2010年开始,历时近10年,走出了一条山区薄弱村自强脱贫的振兴之路。

 海拔500多米的伏虎山上,连片的香榧林郁郁葱葱。如今全村种植了2100亩香榧,成为全省最大的香榧连片种植基地。

 “香榧干果,在城里能卖300多元一公斤,而且供不应求”,村党支部书记金忠芳说,锦溪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香榧,直接对接城市休闲食品需求,前景广阔。“一亩地种毛竹,收益不到2000元,而种下一株香榧树,光鲜果就能卖3000元。这是‘摇钱树’啊”,当年,他这样动员村民。

 香榧种植是一场煎熬,七年奋斗始有成。2017年起,锦溪村收获首批香榧果。去年产出干果1000多公斤,收入22万元。今年,村里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从河南购入鸡粪75吨给香榧树施肥,再结合施用复合肥,覆草保温,香榧树长势喜人,获得丰收,实摘鲜果8500公斤。

 金忠芳说,每5公斤鲜果可做成一公斤干果,今年可产干果1700公斤,干果每公斤260元左右,收入35万元。现在干果炒制还没开始,已有1000公斤香榧已预定出去。

 为做强产业,锦溪村成立了宁波市锦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锦峰”商标,走公司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香榧附加值。同时,引入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营销模式,搭建“企业+基地+农户”的香榧产业格局。

 “现在,香榧已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金忠芳说,预计明年产量还能增加一半左右,产出干果2500公斤,有望收入50万元。今冬明春,村里计划再扩种香榧100亩。预计到2021年,锦溪村的香榧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大关。

SourcePh" >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