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艺术 > 正文

如何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学会提问而不是急着寻找答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 伯凡时间

当下一些年轻的父母,不论是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对孩子的未来,都越来越焦虑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自己要赢得人生的中场。这种对成功的迫切渴望而引发的焦虑很容易让人走捷径,而一旦你想走捷径,就给骗子们留下了发挥的空间。近来网上热议的 量子波动速读 便是这一现实的呈现。

主打这一 读书方法 的培训机构声称,经过他们的培训,能够让6到12岁的学生通过快速翻书的手法,在1到5分钟之内就能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甚至不用看,只要在眼前翻书就可以实现过目不忘,并能复述出来。

就这种能气死量子物理学家的荒谬理论,居然有大把的父母相信,而且其中不乏海归硕士之类的高学历人群。由此可以看出,成功的骗术并不需要在理论上多高明,而是要能够准确抓住目标人群的焦虑点。

这些父母并非个案,大多数人都急切渴望着成功,只是症状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习惯性地将生活当成一场竞赛,认为生活是一个个问题的集合,它们像一颗颗火苗,会熔断连接自己与成功之间的那条绳索。这种想法让我们在与生活的互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都不是创造什么,而是像一个消防员一样忙于救火。

我们给自己报名各种号称一节课就能改变人生后半辈子的知识讲座,给孩子报名各种 神童 速成班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把任何需要长时间付出才能获得回报的事都视为是 有问题的 ,而自己要做的则是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打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背诵答案和题海战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上学期间,生活对我们的挑战就是一张列满了待解问题的试卷,能够最快、最准确地提供答案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

这种与问题 势不两立 的教育方式,导致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被严重扭曲。大多数人走上社会后依旧抱着一种答题的心态,认为问题就是阻碍自己成功的屏障,一定要尽快找到答案和干货,将这些问题一道道划拉掉,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一点。

但是,有过这种心态或现在正在被这种心态左右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奔忙并没有让生活变得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好,反而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尽管一直在很努力地解决一个个问题,但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却没有变得更少。

事实上,急于寻找答案本身是一种懒惰的体现,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与自信去和问题周旋,所以才拼命地寻找捷径。而我们越是害怕问题,就越无法摆脱问题,也就不会真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对于这一点,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实验也给出了肯定答案。

《心流》一书的作者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在20世纪60年代与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雅各布 格策尔斯(Jacob Getzels),以 创造力 为主题,开展过一系列研究。

1964年,他们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招聘了30多位大四的艺术生,展开了一项实验。他们把学生带到一间有两张大桌子的工作室,一张桌子上放着27类物品,形态各异,但都是美术课上用来描绘的对象,另一张桌子空着。实验要求是,让学生从第一张桌子上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物品,摆放在第二张桌子上,接着绘制一幅静物画。

三十多位被试者以两种方式来处理这项任务。一部分人我们可以称之为 敏捷派 ,他们很快就挑选了一两件比较简单的物品,接着快速完成了摆放,然后开始绘制,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另一部分人我们可以称之为 匠心派 ,他们不论是每一个阶段还是整体过程,耗时都很长。他们先是反复甄选物品,然后又不断推敲摆放形式,最后再认认真真地绘制,很长时间后才给出了最后的成品。

拿到这些作品后,两位学者又主持召开了一个迷你艺术展,请了一组业内专家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专家们事先并不知道作品出自什么人之手,最终的点评结果是 匠心派 的作品得分更高,这些耗时更久的作品在创意上更能得到专家们的认可。

6年后,两位学者跟踪调查了被试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的状态。他们发现,当年参加实验的三十多人中,有一半的人彻底离开了艺术领域,不再从事绘画。而另一半则成为了职业画家,且大多数还颇为成功,而他们几乎全部都是当年实验中的 匠心派 。

到了80年代,两位学者对当时的这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当年的 匠心派 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现都更为成功。

两位学者认为,导致这一切的关键因素是两拨人对待实验要求的不同态度。

敏捷派 在听到要求的刹那,想到的就是我遭遇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要尽快给出解决方案。而 匠心派 则将其看做一次艺术创作的机会,他们并没有立即去搜寻答案,而是先主动提出了问题:如何才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

敏捷派 痴迷于答案,急于为一切画上一个句号,而 匠心派 则倾向于问题,并期待通过问题来开启一次思考和创作的旅程。

据此,雅各布得出结论: 一个人在所属领域是不是具有创造力,关键在于他是否具备发现和创造问题的能力,而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技术性的技巧或手艺。

这提醒我们,想要改善生活,首先要能够容忍问题的存在,甚而是去主动提出问题。这首先会让我们不那么急切,而后,我们可以比较从容地从问题出发去发散思维,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喜欢追求答案和干货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是被动的,对他们而言,生活简直充满了意外的、非自身因素造就的种种问题和任务,他们为此疲于奔命,无暇他顾,他们不是正在消灭问题就是在消灭问题的路上。他们期待画出一个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却从未想过画完所有的句号后该怎么办。

而那些善于提问和寻找问题的人,则表现得更为主动。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亟待完成的任务,只有一件件还未诞生的作品,而好的作品一定不是同质化的,能够从别人那里复制而来的。只有经过自己的探寻和思考,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好作品。

问题并不是人生的屏障,相反,它是创造的引擎。习惯于提问的人,也是善于思考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拥有对生活的主动权。对这些人而言,与问题相伴,是一种享受。他们更为关注一个问题被解决的质量,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数量。

如果被动承受问题,问题无疑会让人觉得痛苦,若是我们主动去寻求问题,也许它们就并不那么可怕了。毕竟,让人痛苦的东西,我们总是会想着如何逃避,而让人主动探寻的东西,则存在一种难以言明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创生一系列的后续故事。

正如美国生物学家斯图尔特 法尔斯坦在其著作《无知:它怎样驱动科学》一书中写到的: 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出不同层面的答案,能鼓舞人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搜寻解决方案,能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还能让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发生改变。而答案却在终结这一切。

如果说生活中有什么是不变的话,那就是变化本身,因此,生活需要的不是句号和终结,而是问号和创造。一旦我们习惯了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是去急于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便不再是被动的生活消防员,而是掌握了主动权的生活艺术家。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