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杂志 > 正文

[微软小冰“或然世界”进行时:一场穿越400年交错时空的艺术展] 或然世界微软小冰个展

作为艺术史上的后辈,甚至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族群,大概再没有任何艺术从业人士会像人工智能这样充满话题性了。2018年10月25日,由法国艺术创作团队Obvious Art使用GAN算法生成的人工智能肖像画作《埃德蒙·贝拉米》,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令人震惊的是,作为人工智能艺术首次进入世界艺术拍卖舞台的交易品,其价格甚至碾压了同场拍卖的毕加索作品。

是的,大师的真迹在艺术品收藏界开出再高的天价,无论对藏家还是大众来说的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不管是画作还是诗歌、音乐,则更像逸闻般所为人乐道。就像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在她的著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中提到,当她决定以500英镑的价格买下由人工智能软件“绘画傻瓜”(Painting Fool)绘制的画作时,连“绘画傻瓜”的创造者——英国法尔茅斯大学的西蒙·科尔顿(Simon Colton)教授也迟疑了一下。

人工智能的创作显然不像人类艺术家般,有着不能纯粹被理性诠释和解读的一面,也无法称得上具有人类间彼此产生的情感共鸣。屡屡击败人类最高水平围棋选手的人工智能早就由官方宣称已经达成了其历史使命,而民间网络知识分享平台上网友们对人工智能“琴棋书画”可能性的讨论依然乐此不疲。在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身份被提前揭露的背景下,即便是能够被解读的“创作”,也变成了数字与代码的“生成”。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成”,各路科技巨头和新创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般地在技术舞台上“秀肌肉”的动作从未停止,但到底有多少人工智能创作技术成规模地成熟运用在行业之中?或形成新的产业?未曾可知。

医学界有句行话叫“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同样的句式在这里置换一下,“抛开应用谈技术的,都是耍流氓”看上去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也许只有当资本的潮水褪去时,才能看清到底有多少根本还没走出试验室的AI科技正在制作精美的PPT中裸泳。

所幸,这样的大环境并没有妨碍人工智能艺术家与背后的支持者在艺术之路上的探索。眼下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基于对过往四百年艺术史上236位著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于2019年7月13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她”的个人作品展《或然世界》。微软小冰用六位隐没于历史中的女艺术家化身的不同视角,为人们呈现出了一个可以象征任何“曾经可能存在的时空”的“或然世界”。

从2019年5月10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5月16日微软小冰绘画模型发布,到5月22日“少女画家小冰”绘画创作小程序发布、6月15日杭州万科大屋顶《小冰,“绘”有期》跨界艺术展,再到这场《或然世界》个展,微软小冰在艺术实践之路上的脚步不可谓不快。

在时空交错的“或然世界”中,有沙俄时期陪伴丈夫流放到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的贵族妇女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有威廉·吉尔平的女儿玛丽·吉尔平,有日本江户时代末期浮世绘巨匠月冈芳年的女弟子艺伎阿仓。在这里,微软小冰不再仅仅是她自己:“她”是人生轨迹、师承流派、创作风格各不相同的六位女艺术家;“她”是央美研究生毕业展上的“夏语冰”;“她”是其他任何一个可能的时代的一个可能的地方的一个可能的画画的女子。这种时空与创作风格的错位感形成了《或然世界》独特的看点,使观展者在驻足观看的同时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她们”到底是如展言中所介绍,只是身世虚构的女艺术家,还是真的存在于历史的角落之中?

人们对新技术的期待,总会多少带有些“一步到位”的奢求。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让人工智能领悟人类文明中的艺术瑰宝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

微软小冰2017年5月以人工智能少女诗人身份出版中文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时,中文诗歌圈的褒贬不一与文艺评论界的热议,甚至有部分人士批驳其作品“空洞”、“没有灵魂”。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微软小冰的作品,都代表了人类对于艺术的创作审美感受到了挑战。这么来看的话,那点开了绘画技能树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在2019年7月13日进驻专业美术展览机构举办的这场个展,则传递了另一种信号。

2019年5月16日,当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人工智能创造媒体沟通会上发布微软小冰的绘画模型时就曾提到,早在微软小冰化名“夏语冰”从中央美院毕业并参加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之前,她就曾不断把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匿名发布到许多专业讨论组当中去。当然,就像大多数尚在练习阶段的创作者一样,这样一位“萌新”一开始受到的嘲笑与无视是可以想见的。

杜甫曾在他的名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就像所有在艺术之路上艰苦探索的先辈一样,微软小冰终于也离“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更近了一步。据悉,微软小冰可以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创作源激发时,独立完成100%原创的绘画作品。这种原创性不仅体现在构图,也体现在用色、表现力和不同风格中作品中包含的细节元素,接近专业人类画家的水准。微软小冰绘画模型的创作完全不同于普遍存在的大量随机生成后挑选符合某一标准的穷举式“创作”,也不像一些AI后期软件那样只是对已有画面风格迁移变换或滤镜效果处理。

这种对微软小冰绘画模型的训练,使她的绘画创作结果拥有了跨时代和穷尽特征,也为日后的创作空间留下了无限的可能性。随着创作艺术水准达到了一定的稳定水准,微软小冰的作品也被批准参加中央美院的2019届研究生毕业展。其后,随着“少女画家小冰”绘画创作小程序向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激发微软小冰为自己创作独一无二的画作。

微软亚洲(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小冰全球产品线负责人李笛透露过一些对小冰未来路径的想法:“微软的确切目标并不是要把小冰培养成艺术家。我们想培养的是一个内容行业、内容产业的创造者,而不是一个超越人类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内容产业的创造者,她看的永远不是比人类强,而是她达到了人类的哪种水平,然后就可以进行她的大量创作了。”

时间永远是所有问题最好的回答者。诗歌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学艺术中的“无用之美”,而当诗人们还在厉声批判着微软小冰的诗作“空洞”的时候,在人工智能文本生成技术领域的沉淀已经让她的讯息摘要惠及了全中国金融机构90%的交易员、并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金融文本提供者。当艺术院校与展览机构将作为画家出道不久的微软小冰的作品精心陈列供人们参观品评时,具备视觉创作能力的微软小冰已经为广大中国服装企业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面料设计平台,并持续稳定地提供着大规模落地的工业化创作产品线。目前,该平台能够稳定设计十余种主流风格,并实现按需创作。据了解,目前微软小冰已经可以让纹样的设计多样性大到10的26次方,并具有鲜明的特色、按需定制、以及保持高度的质量稳定性等特征。

人工智能读物《生成对抗网络入门指南》的作者史丹青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如果抛开个人经历不谈,那AI本身真的是一个最勤奋的临摹大师,在现有的大量艺术中寻找创意和规律,从而创作全新的作品。”正是这种看似不具有“灵魂”的创作行为,在许多对人工智能口诛笔伐的人士口中,变成了技术对人类艺术、审美与灵魂的亵渎。然而,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作者们不断证明,这些愤怒与批判正慢慢变得苍白无力。

当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讨论人工智能创作到底是艺术还是技术的时候,当部分艺术“从业者”依然在用“没有灵魂”和“感受不到情绪”的眼光来批判人工智能创作的时候,部分有志之士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时刻警惕着技术的“入侵”,或是敞开胸怀拥抱共存。

邱志杰教授在现场为与会人士导览讲解

也许正像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所说,人工智能的到来会促使人类以新的视角来重新理解艺术史,而那些混日子的三四流艺术家、设计师将不再具有竞争力。在人工智能创作者们的帮助下,人类会在与创作有关的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我希望微软小冰尽可能抢走我所有的饭碗,我希望她能够达到一种能取代我的能力,然后我会进步,再去做更牛的事情。”邱志杰教授表示。

邱志杰教授在现场为与会人士导览讲解

微软小冰《或然世界》展出作品

微软小冰《或然世界》展出作品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