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杂志 > 正文

基层治理创新 [【壮丽70年】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三元里探索]

2017年,发源于三元里社区融合建设“五个一工程”的社区共治议事会,作为基层民主重大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从2007年开始,三元里街就以党建带社建,创新性地开展融合社区“五个一工程”,从最初的“以外管外”,到培养骨干力量,再到融合共治,探索出了来穗人员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的“三元里模式”。如今,该街将融合社区制度持续拓展和深化,探索出“党小组长领导、网格长负责、议事长协同、楼(栋)长参与、治安队长保障”的社区网格“五长”微治理新模式,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治理,致力于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以外管外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来自湖北洪湖的陈志,已经在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居住近20年。这20年来,他有10多年在从事调解工作,是本地居民和来穗人员之间矛盾调解的“好手”,大到经济纠纷、民事问题,小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大家有问题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上世纪90年代,一批批湖北洪湖人到广州务工,其中一部分选择在临近广州火车站的松柏岗社区落脚,从事印刷行业,陈志便是其中的一员。此后,老乡们投亲靠友,相继来到这里,在2007年达到高峰,有13000人,是本地户籍人口的两倍多,他们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环境、计生、教育等方面的管理服务问题。由于语言、习俗的差异,外地人与本地人、外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不时会发生矛盾。

陈志对2006年那次因“一碗米饭引发的斗殴”记忆犹新。当时,几位洪湖老乡在三元里一家饭馆吃饭,因为米饭收费问题,与饭馆老板发生争执。因为在洪湖老家,米饭钱是包含在酒菜钱里的,在广州则要另外算钱。洪湖老乡觉得本地人欺负外地人,本地人则觉得他们借机寻事,双方发生冲突,大打出手。“其实只是因为两地习俗不同,加上沟通不畅,才导致矛盾升级,并引发群体性事件。”陈志说道。最终在陈志等人的劝解下,双方和解。

矛盾虽小,但处理不好,容易影响社区和谐稳定。2007年,三元里街与湖北洪湖螺山镇沟通,决定成立三元里荆楚印刷工流动党支部,热心助人、在老乡中极有威望的陈志,成为了党支部书记的不二人选。自此,以陈志为首的流动党员便承担起了为老乡解决问题的职责,实现了外来务工党员的属地化管理,矛盾纠纷和暴力冲突现象大为减少。

在调解矛盾之余,陈志还要挨家挨户宣传劳动法、计生法等知识,号召大家配合定期开展的妇女关爱活动。“一开始大家都很抵触,没几个人参加。后来有老乡在检查中查出患病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项活动才慢慢多了人支持。”陈志回忆说。

首创“五个一”融合社区模式

以同源自治的方式,“让老乡管好老乡”,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为了让外来人口更好地在三元里街安居,使大家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2014年,三元里街引入了社会组织——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法泽”),通过给外来人口提供服务,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经过调查,我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两件事,分别是子女教育和环境卫生。于是,我就从这两件事着手,开展了‘0-3岁幼童亲子早教班’和‘垃圾不落地’活动,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感谢。”法泽理事长吴治平介绍说。

2015年,法泽在三元里建立了全国首家为城中村外来工服务的社区大学,开设写作、演讲、商务英语、彩妆等课程。2016年,首个社区共治议事会在三元里街成立,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6名社区居民、6名来穗人员和1名街道委派人员,共同协商解决社区的公共事务,由社区大学培养出的骨干成员成为了议事会的第一批代表,参与社区社会性、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协助配合居委会、街道开展相关工作。

▲三元里街建立了全国首家为城中村外来工服务的社区大学,开设写作、演讲、商务英语等课程。

(资料图片)谭札烽 摄

▲三元里社区共治议事会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拿到会上,由社区居民、来穗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资料图片)杨凯 摄

至此,三元里街精心构建起了一个来穗人员党支部、一个来穗人员服务站、一个融合学堂、一个社区共治议事会、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架构,融合社区“五个一”工程基层治理网络基本形成。从最初的“以外管外”,到培养骨干力量,再到社区融合共治,三元里街提供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方的基层治理格局,为全国提供了一个样本,帮助更多的城市治理者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作为基层民主重大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为进一步丰富融合社区内涵,拓宽来穗人员服务渠道,2017年,三元里街对融合社区“五个一”工程建设内容予以延伸,创建来穗人员融合社区“五加二”的新模式,即成立专门面向城中村居民群众和来穗人员服务的三元里街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和三元里街商会企业融合服务站,为区域融合注入活力。

推行网格“五长”微治理新模式

今年,在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指导下,三元里街将网格治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推行社区网格“五长”微治理,致力于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所谓“五长”,即“党小组长、网格长、议事长、楼长、治安队长”领导下的五支队伍,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治理。“五长”成员中,既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街道机关人员,既有户籍居民,也有外来人口,既有企事业单位参与,也有“两新”组织参与,队伍人数达2000多人。

▲“五长”队伍在社区开展巡查。

刘培聪、邓长强、阳雄志 摄

这支“五长”队伍沉入基层,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问题。今年5月,梓元岗社区居民向“五长”成员反映,铁路宿舍21栋的路口斜坡易致人摔跤,希望“五长”协助解决。“五长”成员随即开会讨论,在听取群众意见后,制定出改造方案,经居委会同意,在原址装起了扶手,解决了该栋楼居民出入的安全问题。

“五长”微治理不仅为居民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也为居民提供贴心便民的服务。松柏岗有众多孤寡、独居老人,“五长”队伍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做老年人的贴心人。

▲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五长”成员送辖内独居长者就医。

通讯员 供图

“以前,网格化管理是巡查、发现、上报,现在是巡查、发现、处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形成闭环式管理模式。”三元里街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更加精细、更加高效,“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获得了辖内居民广泛认同。三元里街社区网格“五长”微治理被列为了白云区2019年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项目。

从“以外管外”,到首创社区共治议事会,再到推行网格“五长”微治理,三元里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永远在路上。下一步,三元里街将继续按照区委主要领导对该街“在党建工作上出新出彩”的指示要求,发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树立城市管理白云窗口,打造融合治理全国模板,创白云“首善之街”。

新闻优选

1.2.3.

想第一时间get到白云时事资讯

加星标操作在此▼

文 " 周亚君

图 | 谭札烽 杨凯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 李志军

排版 | 欢欢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