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杂志 > 正文

【梁冬尹烨王维嘉出席中欧25周年校庆论坛科技专场】

2019年11月1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举办25周年校庆论坛科技专场,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梁冬,CEO尹烨,硅谷风险投资公司Aim Top Ventures创始合伙人王维嘉共同出席。在梁冬的主持下,对话以“科技、商业与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商业应用和对未来的影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副院长张维炯出席论坛并致辞。

梁冬在开场中表示:“作为中欧EMBA2007级校友,我在中欧的最大收获就是终于明白,如果我们不能看到未来一段时间里技术变革的趋势,就很难对当下的所有判断做出评估。”随后,梁冬分别与尹烨、王维嘉就“技术对生命的影响”、“技术如何改变商业生态”等主题展开对话及圆桌讨论。

人类能够永生吗?

技术与生命观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器官移植、代胚胎、人造子宫等都大大延展了人类生命的可能性。在对于这些技术的讨论中,梁冬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更换身体的各种零件时,人还如何识别自我?

尹烨笑答:“一个人活到120岁,我们的细胞平均至少要经过50-60个分裂的周期,所以我们今天所有的细胞,和出生那天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变。可能我们身上唯一不换的东西,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比如大脑。”尹烨举例道,就像某些女性割了双眼皮,她们认为那是真的,人是否愿意接受自我的变化,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自由。

随着3D打印干细胞、冻结人体等技术的出现,人类在肉体甚至意识上的永生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有一天你可以长生不老,你是否愿意选择?”抛出“永生”这一话题,梁冬认为这既是基于生物学视角的讨论,也同样渗透人类的生命观,在当下的技术和商业视野内,建立这样的视角将帮助人们形成对许多事物的基本判断。尹烨对此态度鲜明:“我自己希望健康长寿,长寿是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但我反对永生。”

“生命的本质是生物分子的自我复制。”从生命进化与运行的基本定律出发,尹烨更希望大家站在文化和哲学视角上讨论永生。在他看来,人类通过生殖繁衍后代,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永生”,生命的传递更应以文脉相传,而非个人属性的传递。“生物分子像今天的区块链一样,组织在一起让我们去克服各种欲望,在更高的维度上追求更美好的事物。所以讨论永生的前提是我们今天活好了吗?我们今天活满意了吗?生命的长度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丰度、深度以及广度。”

AI会取代人吗?

技术与商业未来

ky健康行业,都是站在未来趋势上的行业。但在对话中,他却表示首先要给人工智能热“降温”。

“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中具有很大的能力,如人脸识别、医疗图像等,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神经网络,也可称之为‘AI奶牛’——吃进去的是数据,挤出来的是数据间的相关性和规律,能够加快流程或降低成本。但机器无法理解因果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所以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有自我意识相隔,这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基于此,王维嘉对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上的应用也保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无穷尽的驾驶规则,一方面是无穷尽的相关性和常识规律,二者结合还有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

王维嘉表示,人工智能的最大障碍是对于人类思维本质的理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人工智能科学家、脑科学家、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一同努力。虽然人工智能还不可能取代人,更不可能让人类变成机器的宠物,但它仍然有着巨大的行业与商业应用前景。“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概相当于互联网在1995年的状态,还没有一家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上市。未来很多行业和职业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能够产生大量的足够丰富、足够复杂的流程数据,并且足够有钱的行业,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进入的,例如金融业、医疗行业等。”

“有人曾经说中国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其实是工人智能公司。”对于梁冬提出的这一问题,王维嘉表示,依靠大量的人力标注海量的数据,也许能够在数量上取胜,吸引投资人的注意,但这偏离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本质和意义。对比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投资的区别,王维嘉认为互联网是商业模式的竞赛,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投资人必须基于对技术的了解去判断其应用的前景和市场。同时,互联网时代多是TO C的生意,具备网络效应,而人工智能主要是TO B的生意,由此首先可能带来的是极高的国家壁垒,难以出现如谷歌、Facebook这样横扫全球、赢者通吃的企业。投资人若照搬互联网时代的思维,高估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场价值,必然会带来泡沫。

“人工智能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去与各个行业结合。今天大部分做AI的公司,背后的技术差别并不大,算法也基本是开源的,我们首先要看它的先发性,比如是否形成了行业数据壁垒;第二是要既理解行业、又理解技术,并能够知道它们的结合障碍在哪里。”王维嘉表示,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与结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投资也会是一个慢热的、深挖井的过程。

技术是好还是坏?

技术与价值观

从生物科学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常常超出当代人的认知范畴甚而引起某种恐慌。技术的内涵和边界在拓展的同时,也亟需哲学层面的沟通、讨论和进步。作为科技工作者,尹烨和王维嘉也不约而同地在思考技术与价值观的问题,技术万能论、技术威胁论、技术的道德选择与伦理争议等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尹烨在对话中提及一位作家所言:“我生下来到15岁的技术,大家觉得很习惯;15-35岁所遇到的技术,大家认为这些技术会改变世界;但是在我35岁以后听到的技术,大家都认为会毁灭世界。”但科技史不会回头,走上的台阶无法倒退,尹烨表示:“个体的自由和选择也需要群体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我们要努力控制的是科技的方向,让科技真的按照造福人类的方式去前行,而不能抱怨技术的好坏,技术本身都是两面性的。”

王维嘉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方便性与个人隐私安全的矛盾是亟需解决的,在中国尤其有大可作为的空间:“中国做技术的市场应用的确是全世界最领先的,但我们对个人的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是否也能做成世界领先?这方面的努力一定有利于我们引领或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

尹烨则强调精准医疗不能做成“精英医疗”:“技术的普及归根结底是要让精准医疗变成普惠医疗,如果一个技术只让有钱、有权的群体先享受到,就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基于技术向善的价值观,尹烨和团队正在探索将基因测序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投入罕见病的研究和基因筛查,并以公益方式反哺罕见病群体。

我们应该做什么?

现在与未来

“如果像尹烨说的,大家还会活得比较长,如果我们100岁才会死,80岁才会退休,那我们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于梁冬的这一问题,尹烨和王维嘉都给出了个人的答案。

尹烨说:“科技进步太快了,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所以要读书,读书的本质是让你不再害怕未知。如果大家相信每天跑步会使你的肌肉变强,也要相信每天学习一定会使你的大脑会变得更强大。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握未来,但每个人都可以把握现在,因为未来是现在的微积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能把握未来。”

王维嘉则表示,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开放、勇敢的心灵。“当你生活在焦虑当中,只想着我要上市、我要拿订单,你看不到春天的花开了,秋天的叶子黄了,你注意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人和整个社会的信息,那么当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你也无所知。所以心灵要打开,身体要柔软,以放松的状态接收外界的信息。同时,面对企业转型和变化的世界,也需要克服恐惧、以勇气加持。坚持学习,打开心灵,有一些勇气,未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都能应对。”

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讨论从科技出发,向文化延伸。“我们看到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阶段,过去我们通过大量技术型工程的发展提升效率、创造价值,但现在是否更需要追求科学研究的深入?”面对这一问题,尹烨以“造原子弹”和“造芯”的区别为例,强调“科技”需要有“科”也有“技”——后者需要在既定方向上做大平台、降低成本、找到应用场景,而前者是从已知圈向未知圈扩展的科学思维。他表示:“很多技术创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经济纵深和人口红利。但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因为我们总想着学以致用,是一种功利性的思维。中国人擅长商业模式创新,但科学往往是好奇心驱动的一种‘看起来暂时无用’的东西。科学的本质是批判和质疑,因此要呼唤科学思辨精神和评价体系上的创新和开放,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

在建院25周年之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以“思无界、行有道”为主题,分别举办校庆论坛科技专场、人文专场,站在科技、人文与商业的交叉点上,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探讨人类文明的未来,以期影响和推动以企业人为主体的两万余名中欧校友,以及商业精英和社会公众,能够秉持科学观念与人文精神,去探索人类社会未来的无限可能。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