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专题 > 正文

《十月》副主编宗永平:挖掘年轻作家群体,创新思考创新文学表达|

原标题:《十月》副主编宗永平:挖掘年轻作家群体,创新思考创新文学表达

在当代中国,但凡稍微有点文学情怀的人,都不可能绕过《十月》这个名字。这本创办于1978年的大型文学期刊,如果将一本本《十月》杂志的目录累积起来,几乎可以看到新时期文学的一部简史。从《黑骏马》《北方的河》《绿化树》《沉重的翅膀》《高山下的花环》,到近年来的《生死疲劳》《豆汁记》《中关村笔记》等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在《十月》首发。就当前而言,《十月》是时代文学记忆的一部分,是时代的见证者、推动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

今日(11月3日),《十月》文学期刊的副主编宗永平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独家采访,在对于文学期刊发展现状出现的同质化问题、如何接轨新阅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迫切想要挖通新媒体阅读领域

2015年,《十月》微信公众号“十月杂志”开通,四年时间积累了5万多的粉丝量,以介绍作家或者期刊为主要内容,同时开设了国内外作家对于文学观念探讨的内容。翻看《十月》杂志近一周的微信阅读量,最高的仅超过三千,这个数据对比一些专门做阅读类型的公众号而言,差距颇大。

对于《十月》这种在专业领域较强的文学期刊,在新媒体阅读领域上却没有占领一定地位的现象,宗永平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平台问题。”宗永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传统文学从纸质书本的方式呈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会出现不通畅的情况。当代大多数年轻人习惯电子阅读,而《十月》的读者习惯书本阅读模式,所以很多人没有关注到《十月》公众号。“二是,现在文学专业读者,不如二十世纪80年代那么多。” 宗永平表示,目前可以阅读的方式太多,网络的影响力变大,关注信息的集中度也就变小。

“十月”杂志公众号截图

宗永平坦言,对于如何吸引更多读者通过新媒体平台或者期刊杂志来关注到文学本身,是《十月》文学期刊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事实上,杂志文学期刊正面临着如何转换成现在的阅读者习惯的阅读方式的问题。”对于《十月》所开设的新媒体平台关注度不够的情况,宗永平也在尝试着跟一些好的平台合作,“我们和‘喜马拉雅’一起做过朗读项目,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实质性的转变,但我们对这样子的互动和转变是非常迫切的。”

文学期刊的内核仍然是文学本身

据了解,《十月》每年都会开设新的栏目。比如去年开设的栏目“译界”,就是翻译国外当下最活跃、最前沿的作家诗人们所写的书籍、文学观念。“反馈还很好。”是宗永平的直观感受,他认为现在国内作家、读者对国外的最新情况或许不是那么了解,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爱好文学的人对外面的最新情况有所了解。

对于每个月有5万发行量,每年发行收益150万的《十月》而言,在文章内容上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但宗永平对于同质化的情况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文学期刊,我们的内核肯定是文学,但是文学要创新,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上的创新,而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思考、对文学表达上面的创新。”所以,他们近些年来不断地在挖掘年轻的作家群体,同时给予他们一些引导,“当他们这群作家有了自己的新思考,我相信也会缓解同质化的情况发生。”

红星新闻记者 曾琦 任宏伟

编辑 于曼歌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