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专题 > 正文

【市直单位“一把手” 谈发展思路(下)】市直单位一把手

按照市委关于“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我们怎么办”系列活动安排,前一阶段,市级领导、各地各部门分别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丰硕成果。颍州晚报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中心、市商务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六个市直单位负责人,解读专题调研成果,谈“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重大历史机遇下的发展思路。

市商务局局长翟奇志:大力发展阜阳商贸服务业 “高铁拉近了阜阳与中原城市群和长三角都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高铁的开通,可以使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更加快速地流通,使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在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高速铁路潜在的虹吸效应、过道效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商务局局长翟奇志说,商务部门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通过深入调研论证,科学谋划商贸服务业发展应对措施。

转变思想观念,抢抓政策机遇,借助高铁开通后的同城效应和洼地效应,引进投资、引进消费、留住消费,真正把阜阳建设成为引领皖北支撑中原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优化商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方面,推进城南新区、高铁新区高端商务区和“一湖两河一洲”休闲旅游商务区建设。打造县域城市商业次中心,优化城市社区和重点乡镇商业业态和商品结构,促进传统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引导批发市场向“品牌建设+平台展销+仓储物流”的消费品展贸中心转型,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站商务区方面,要高标准建设高铁站区道路、水电管网、绿化、照明系统等市政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商业服务、娱乐休闲、商务办公、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紧盯国内外知名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旅游购物街、特色文创街和精品度假酒店,带动提升购物、餐饮、休闲、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把高铁站区打造成以商贸服务业为主题的新的增长极。

着力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方面,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并举,坚持功能建设与文化支撑并行,建设与改造提升一批与所在商圈功能相协调、经营定位独特的特色商业街区。依托泉河历史文化景观体验廊、颍河自然乡野景观休闲廊、颍州西湖风景区,着力打造特色步行街(区);挖掘、保护和传承具有我市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建设具有颍州传统精粹、承载阜阳记忆的老字号街区;结合我市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生态特色,促进餐饮街区建设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

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方面,立足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或仓储型物流企业争创省重点物流企业、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招引第三方知名物流企业及物流地产商入驻,促进市场竞争,加强阜阳口岸物流通道建设,推动开行阜阳至上海洋山港、阜阳至连云港铁海联运集装箱货运班列,以及阜阳颍州港至宜兴、太仓的水运集装箱货船;加大开放阜阳航空口岸及国际直航包机的申报力度;推进阜阳颍州港二类水运口岸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优化住宿业结构,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发展星级、钻级酒店,提升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充分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瞄准上海等大城市家政劳务人员缺口,以国家级家政劳务输出基地为支撑,整合我市培训、家政资源,统一向大城市输出家政服务人员,最终实现“阜阳培训,全国就业”。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海阔:推动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融入长三角,可以使阜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沟通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而在产业、政策、环境、城市规划等方面与长三角城市实现‘大融合’,有助于提升阜阳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阜阳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海阔说,在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首先要练好内功,凝聚加快发展的思想共识。

提升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方面,一是高水平建设区域重点城市。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和区位优势,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深层合作,深化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部崛起地区高效联动、合作共进,以商合杭、郑阜高铁开通为契机,提升中心城市能级,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加快推进城南新区西湖片区和颍泉、颍东拓展区建设,启动建设三角洲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按照《阜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0)》,构建“两环九射”城市快速路系统,加快建设东北大外环,打通颍、泉河跨河骨干道路。加快实施城区水系综合整治,着力打造皖北特色生态水城。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加快推进南照淮河取水项目、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一批重大项目。二是科学谋划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项目计划的编制,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阜阳发展实际。三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抢抓国家加大皖北地区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的机遇,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打造产业集聚的平台载体方面,要瞄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承接转移需求,围绕产城融合、产业兴城目标,聚焦用地要素保障,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整合和管控,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为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做好准备。

做好助推发展的服务保障方面,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立起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主体框架,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接轨。在城市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条件许可的要做到与长三角城市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尊商重商;三是做好“四送一服双联”工作。深入企业尤其是建筑业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志诚: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我们要锁定目标,认清任务,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全链化、园区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志诚说,通过聚集资源要素、强化科技创新、突出集群成链,搭建合作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对接“江浙沪”市场,高起点建设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全面提高我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优化区域布局,南部适应性农业区以发展水生蔬菜、水产养殖、水禽养殖“三水”适应性农业为主;中部及城市近郊都市型农业区以发展蔬菜瓜果、经济果林、休闲农业等都市型、城郊型高效农业为主;远郊优质粮食区以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中药材和健康养殖业为主。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标准体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完善基层农产品检测条件,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认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

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方面,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五个一”工程,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甲级队”。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平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转型升级为契机,放眼全国特别是瞄准“长三角”精准招商,力争招引一批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市。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强县工程,巩固提升太和县、颍上县百亿强县,加快培育颍东区、临泉县、界首市、阜南县四个超50亿强县(市、区)。

建设绿色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方面,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集中生产基地,高起点培育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物流企业,快速融入长三角物流配送体系,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积极参加上海、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利用展会“销产品、塑品牌、建渠道、招项目”的主平台作用,推动农业企业扩大市场。加大阜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我市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市场份额。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