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宠物 > 正文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思政课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

  10月20日,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魏海华)10月20日,教育部东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主办,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水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广银,《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尚庆飞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久红教授主持。

郭广银教授在致辞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东南大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和“五年发展规划(2019—2023)”,充分发挥学院学科、教育部思创中心、智库、基地“四位一体”优势,全面推进思政课质量创优行动,整合国内外各层次的思想文化资源,探索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开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系列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努力把思政课建成引领新人成长、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流“金课”,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新模式,逐步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

在会议主旨发言阶段,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锡喜提出,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的使命和责任,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顾保国从文化自信高度阐释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引领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重点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育的内在关联,从儒家的人性、人伦、人德、人文、人民的思想逻辑出发,强调要全面、逻辑、客观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从“四个自信”出发,强调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谈运用,在科学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谈运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有益于思政课教育教学。

与会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的理论向度阐释、传统文化、书院文化、革命文化与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的实践探索和具体运用设计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承贵从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五大范式出发,提出当前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唯物认知范式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整理的现实体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晓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成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和梦想精神,认为这四大精神不断推动着“四个伟大”进行具体实践。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董群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致力于人的层次、修养的提升,要做到从语言、行动和思想观念三方面入言、入行、入心。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永胜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须注重知识、方法和价值信念三个层面的融合,需关注两个层面六大主题,即以范畴为中心的课程融入:真、善、美,以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融入:人、事、物,进而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新路径。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朱承强调要跨越中西文化对立的“文化对待观”来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

运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提出,应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思政课显性功能的认识,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向转化的辩证关系,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陈延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出发,表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着力点要放在优秀民族精神教育、传统价值理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传统家风文化教育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贡华南、苏州大学教授田芝健、井冈山大学教授孙斌分别从中国的“道”思想、园林文化与革命精神等视角,阐释了当代思政课教育创新的亮点工程。山东省尼山书院教授李西宁、陕西省横渠书院研究员刘泉结合书院的文化功能,就其可为思政课建设提供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探讨。

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进行积极探索。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雪琴强调了以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价值。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温波认为要从时代背景、话语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和基层实践四方面入手,推动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任映红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关系;河海大学教授黄明理强调要用辩证思维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对当前思政课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常州大学副教授李昊远表示目前思政课教育对传统思想资源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人格修养、社会风尚、天下情怀三个方面。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上,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从启发到自觉再到生活的三个转向。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国民从内容、形式与方法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课程三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继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金凤、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洋论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路,以实现中华美德教育与价值观引导、道德教育与法律普及相融通。南京审计大学张荣杰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运用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实践基地等现代资源,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的真正融合。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永胜作会议总结

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