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村镇 > 正文

郭瑞迎等:社会时间视域下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出路 什么是翻转课堂

原标题:社会时间视域下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简介:郭瑞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龙卓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内容提要:时间作为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社会时间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实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翻转,从传统课堂中翻转出的那一部分时间属于虚拟教学时间。虚拟教学时间具有可逆性、本征性和异步性,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线性、集体性和一致性特征不同,容易因时间压缩引发教师的“时间荒”问题,多任务环境带来学生的时间分配困境,以及异步学习冲击学校的时间制度等问题。欲以翻转课堂引领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变革学校的时间规制,加强师生的时间管理技能,走时间人性化之路。

关 键 词:翻转课堂 社会时间 学校时间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18SZYB19)的研究成果之一。

近几年,翻转课堂以“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一显著特点成为世界各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学界从翻转课堂的概念、性质、理论基础以及应用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隐匿在学校教育中的时间因素关注不够。作为翻转课堂创始人之一的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指出,成功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具备七大要素,其中之一就是“要有充足的操作时间”(adequate times for implementation),即不仅要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实施翻转课堂,也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实践探究。[1]然而,已有研究对翻转课堂实施中所涉及的教师工作量增加、学生无法按时观看视频,以及课堂互动时间形式化等问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敏感性和反思性,或语焉不详,或避而不提。鉴于此,本研究从社会时间的视角出发分析翻转课堂的时间特征,剖析翻转课堂遭遇的时间困境,希望能引起注意和共鸣,为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些许启示。

一、社会时间:解读翻转课堂的独特视角

时间不仅是哲学研究的主题,也已成为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在社会学领域,时间研究逐渐成为一门分支学科,并发展出以《时间和社会研究》为代表的专业刊物和系列学术会议。[3]早在1937年,索罗金(P.A.Sorokin)和默顿(R.K.Merton)就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时间:一种方法论的和功能的分析》,对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前者是一种时钟时间,其特点是恒定性和定量性,后者则依附于具体的社会事件或行动而存在,具有不均衡性、广泛渗透性等特点。社会时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性的特征和重要推动力量。在西方社会学领域出现“空间转向”的时期,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米德(Mead)、舒茨(Alfred Schutz)、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等著名社会学家都对时间的社会性进行过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专门性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时空体验,时间问题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大量以时间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有学者意识到,从情感、行为、制度等层面影响人与社会的时间,将逐渐成为社会理论的枢纽性问题。[4]西方社会学家分别从个体、群体、社会以及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描绘出社会时间的不同形态:个体层面的自我时间(self-time),群体层面的“互动时间”(interaction-time),社会层面的“制度时间”(institutional-time),和文化层面以日、周和季为代表的“循环时间”(cyclic-time)等。我国时间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以《时间社会学》译丛的问世为标志,这套丛书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时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指出时空社会学理论对理解当代社会变革的意义,点燃了国内时间研究的星星之火。

这些探索给教育领域的时间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慕课、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等新概念的扩散,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对教育时间或儿童时间的影响。就翻转课堂的时间问题而言,已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教学视频时间的长短、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的长短等技术和操作层面的问题上,很少触及翻转课堂时间的本质。本研究认为,时间作为学校组织顺利运转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分析学校教育现象的重要工具,因此有必要从时间视角出发对此做一些反思,唤醒教育研究中对社会时间的未思状态。

二、社会时间视域下翻转课堂的时间特征

2006年,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萨姆(Aaron Sams)为了让因故上课缺席的学生赶上学习进度,自制了教学视频公布在网上供学生自学。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方法不仅使错过上课的学生顺利补课,也使得其他学生有机会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由此,这两位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高中化学教师开始从根本上思考究竟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这就是翻转课堂的原型。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or inverted classroom),即指通过改变课堂内的教学时间(a change in use of classroom time)和课外学习时间(a change in use of out-of-class time),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练习和互动的教学模式。[5]在课前,主要注重记忆和理解层面的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送学习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源,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相关内容和笔记并参与线上答题,以便让教师随时掌握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主要侧重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的教学,教师可以简短回顾教学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或小组合作,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为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创新的产物,翻转课堂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自由等特征融入教学过程。从社会时间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主要包括两个时间段,课前的虚拟教学时间和真实的学校教学时间,前者主要由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终端支持,师生在各自的平台上完成各项教和学的活动。这种依托互联网形成的虚拟教学时间,不同于以自然性、循环性和节律性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时间,也不同于以线性、集体性和一致性为特征的工业社会时间,而是更多带有可逆性、本征性和异步性特征的信息社会时间。

(一)可逆性

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和符号手段,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标识。原始社会利用具体的社会活动或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来标识时间,现代工业社会用数字所代表的钟表时间来划分、测量时间,使人们的行为趋于一致。现代工业社会中,学校教育时间带有可测量和不可逆的特点,一般按照学年、学期、教学周以及课程表等形式严格执行。学校的铃声不仅将不同学科的教学时间区分开来,将学习时间与休息娱乐时间区分开来,也将学校时间与私人时间区分开来。传统教学模式有规律性的时间安排和明确的时间使用指南,课堂时间基本沿着“导课—授课—练习”的单向度进行线性流动。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可测的和可预见的时间,严格的时间秩序将全体师生协调到共同的组织结构中,以保持教学活动的统一性。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