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地理 > 正文

[感受美好生活 见证天府巨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四川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正朝着更加殷实、宽裕的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七十年跨越发展

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总量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由少至多,由小到大,总量收入从百元增加至万元以上,特别是2017年迈上3万元台阶。百元台阶。从1949年到1987年的近40年,城镇居民收入始终在百元台阶中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130元增长至1987年的948元,增长6.29倍,年均增长为5.7%。千元台阶。从1988年到2006年的近20年,城镇居民收入迈上千元台阶。由1988年的1130元增长至2006年的9350元,增长7.27倍,年均增长为11.8%。万元台阶。从2007年到2018年的近10年,城镇居民收入突破万元台阶。由2007年的11098元增长至2018年的33216元,增长1.99倍,年均增长为5.9%。

图一 1952-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成为家庭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即平均分配制度(1952—1978年)、按劳分配制度(1978—2000年)和差异性分配制度(2000年以后)。近十年,随着工资标准的调整、离退休费的增加、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发放,工资与绩效的挂钩,加之各地市(州)相继出台地方性增资措施,确保了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工薪收入的稳定增长。至2018年,全省全部单位平均工资达到64717元,比1952年的319元,增长201.9倍,年均增长8.4%,比相同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直接奠定了家庭收入的重要增长基础。

(三)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膳食营养改善,由过去“吃饱向吃好”转变;衣着消费实现了由“穿暖向穿美”、“时尚向潮流”的转变;家庭生活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从八十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老三件到现代的“移动电话、电脑、家用汽车”的新三件走入寻常人家。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四川大多数城镇居民在食品支出上以粮食为主,力求温饱,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始终保持在60.0%以上,最高的1962年达到77.3%,其食品支出占到人均消费支出的“八成”。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副食及文化服务消费比重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下降到2018年的31.8%。其70年的演变进程由贫困(59.0%以上)→温饱(50-59%)→小康(40-50%)→(富裕)30-40%不断下降,说明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水平正在向“富裕”迈进。

图二 1952-2018年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七十年砥砺奋进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在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始终把保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呈现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就业结构优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扩大、经济结构优化、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促进了就业岗位增加、就业规模扩大,城乡就业结构优化,确保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全社会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2027.9万人逐步壮大至2018年的4881.0万人,增长1.41倍,年均增长1.3%,年均增加42. 58万人。从城乡就业规模看,2018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达1680万人,比1952年的196.33万人,增长7.56倍,年均增长3.3%,年均增加22. 14万人;乡村就业人员达3201万人,比1952年的1831.59万人,增长0.74倍,年均增长0.8%,年均增加20. 44万人。从城乡就业结构看,城镇就业比重不断提升,乡村就业比重逐步下降。城乡就业结构比由1952年的9.7:90.3逐步变化到2018年的34.4:65.6,城镇就业比重提升24.7个百分点。

图三 1952-2018年城乡就业人员对比图

(二)就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就业主体,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由1952年的86.5:4.4:9.1调整为2018年的35.9:27.2:36.9。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1753.9万人减至2018年的1752.3万人,占比从86.5%下降至35.9%,减少50.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由从1952年的89.4万人和184.6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1327.6万人和1801.1万人,占比从4.4%和9.1%上升至27.2%和36.9%,分别增加22.8个百分点和27.8个百分点。

图四 1952-201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图

(三)重点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人员成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国民经济行业门类进一步细化,行业之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行业内部就业结构日趋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服务业等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工业经济的崛起带动制造业就业人员稳步增长,从1978年的172.77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601.25万人,增长2.48倍,年均增长3.2%。建筑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就业人员达588.67万人,是1978年53.33万人的10倍,年均增速达到6.2%。房地产业就业人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而突飞猛进,2018年达到54.31万人,是1978年0.43万人的125.3倍,年均增速达到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更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从1985年的区区1.73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84.64万人,增长47.9倍,年均增长达到12.5%。

图五 1978—2018年四川部分行业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大幅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全省文盲人数从1962年的1569.89万人减少至2010年的496.04万人,净减少1073.85万人;文盲率从46.7%下降至6.6%,下降40.1个百分点(人口普查汇总资料)。

(二)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百姓健康得到根本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人贫病交加,卫生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四川逐步建立起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省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生育服务管理等方面得到加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百姓健康得到了根本保障。截止2018年底,四川共有卫生机构81539个,比1950年的261个,增长312.4倍,年均增长8.7%;拥有病床59.9万张,比1950年的0.39万张,增长152.6倍,年均增长7.6%;卫生机构从业人员56.3万人,比1950年的0.30万人,增长186.7倍,年均增长7.9%。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48.2岁增加至2015年的76.4岁,净增加28.2岁。

(三)社会保障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养老体系日益完善。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的社会保障还是以国有单位为核心的单位保障。1986年以来,四川社会保障事业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困难中探索前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目前,四川已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636.2万人,比2001年的437.6万人,净增加8198.6万人,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9.2%。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43.3万人,比1994年的287.9万人,净增加2253.4万人,增长7.8倍,年均增长9.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已达100%。

七十年跨越发展,七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风雨兼程,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奋斗,四川逐步从贫穷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七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的美好生活必将更上一层楼。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