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发布 > 正文

[书香传家的望族 ——温州曾氏历代文化名人]曾氏

市区江心屿浩然楼,清代时曾唯出资重修。

曾佩云、曾裔云居住的怡园之雪景,图片来自《温州老照片》。

市区松台大厦、松台广场为旧时怡园所在地。

“千年古训成望族,一脉诗香振家声。”温州曾氏是曾子绵延的后裔,他们传承了曾子优良的血脉和传统,其始祖曾天佑(曾茂),福建人,进士,在南宋宝庆元年(1225)为江西泰和县令,端平元年(1234)定居永嘉郡城(温州市区),其孙曾诚(1242-1308),号瓯南,家住温州师姑桥(今叫四顾桥)。

曾天佑六世孙曾氤,号朴庵,礼部主事,明永乐十五年告老还乡时,受皇恩功名之福,在温州建造登选坊,荣耀故里,虽牌坊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已荡然无存,但地名至今仍在沿用。

另据史料记载:清朝中期太平盛世期间,城区曾姓人已达几千人之多,可见当时曾氏家族人丁兴旺安居乐业,还出现了两个首富:一个是清乾隆年间的曾唯,一个是道光年间的曾佩云,建造了三个曾宅花园,一个是依绿园,一个是怡园,还有一个是木枃巷的曾宅花园,风光优美,环境幽雅,是温州文人墨客吟诗赏花的好地方。

曾唯:热心文化与著述

曾唯(1739-1793),字岸栖,号近堂,他是当时温州首富,家住九山河畔依绿园,他的内心充满着拥富为民、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的思想,他一个人为重修江心屿的名胜古迹,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江心屿当时六处主要名胜古迹(除东塔外),有五处是他捐银并主持施工的,清嘉庆年间陈舜咨修订的《孤屿志》里有详尽的记载。

乾隆间温州知府邵齐然《重修文卓二公祠记》评价“曾君近堂雅抱宏愿,超越人表,尚想遥芬,慨然以修复为己任,乃解囊中千金,鸠工庀材”,令人感动,曾唯真是“超越人表”,有“散尽千金也心甘”的博大胸怀。

在重修江心屿古迹同时,曾唯还撰写楹联,一副悬挂在浩然楼正门大门的门柱上,为“南航海上无多土,中砥江流有此楼”,14个大字,熠熠生辉。一幅悬挂在文信国公祠堂内,为“白雁谶妖声,一旅孤舟,莫挽厓山事去;黄冠殉故国,大江落日,好招柴市魂归”,悼念南宋爱国忠臣文天祥。此联字字千斤,你看那字里行间散发和弥漫着浓浓的思情和哀意,情真意切,把当时南宋末期所发生的爱国战争及历史背景和壮烈场面一一铺开,最终以厓山“幼王沉江”,文天祥魂断柴市,南宋王朝灭亡为结束。其情可叹!其境悲烈!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思念和敬仰,真是一副千古永存的楹联。

他还废寝忘食编纂《东瓯诗存》一书,共四十六卷。此书收集前辈诗人960余家5377篇,为宋元明清时代地方诗歌总集。原刻版还收藏在市图书馆里,足有一尺多高。人们不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编辑这本巨著之艰难困苦。他还另编有《广雁荡山志》一书,三十卷,并有东瓯郡守张慎和特地为此书写序发行。值得一提的是此书被故宫博物院作为山水类珍品收藏,书中有清皇帝玉玺印之。

唯一生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概,由于年轻时体力消耗了太多,精力过分透支,晚年刚刚在温州依绿园入画楼完成《广雁荡山志》一书后,就立马赴任江苏溧阳县丞,在仕途上只停留了两年就不幸倒下去了,年仅54岁。遗憾的他未享受到自己用心打造和向往的美好世界就客死他乡,连遗骨都未能运回故乡安葬。

曾儒璋曾佩云:

廉洁奉公,行善救灾

曾唯公胞弟曾儒璋,清乾隆年间人。康熙九年,朝廷设兴泉道,掌察兴化、泉州二府官吏的善恶得失,兼管海防事,衙署置于泉州府城。其主官称“道台”“道尹”“观察使”等等,官阶正四品。他先任刑部户部郎中,后任职福建兴泉永兵备道,直至1990年。在当地如今楼房的遮掩中,还残存着一处诗刻,诗刻的署款为“乾隆甲辰荷月上旬,次前韵题依岩室石壁二首,东嘉曾儒璋”。其中一句“当官行止莫贪馋”七个字格外醒目,可为警世箴言。此诗离今已有二百多年之久,但它仍清晰可见立在那里,虽这简单的七个字,但演绎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难以磨灭。可见这位先贤当官一生两袖清风,令后人钦佩,令那些贪官汗颜,遗憾他壮年不幸因公殉职。

曾佩云与其兄弟曾裔云的怡园,面积达九亩多地,为温州私宅花园之最。虽他们拥有大量财富,所谓千金万银,但他们的人品则不低,两兄弟一点不吝惜。据史料记载,为筹办县学,他们捐银共八千五百两之多,平时为救灾慷慨解囊,为世人所称道,留下佳话不少。还有曾诚13世孙曾绍礼,为了温州百姓免遭大水无粮之苦,乐善好施,带头倡捐赈济,清代光绪《永嘉县志》记载他赴金华兰溪筹粮时,不幸溺水身亡,悲哉!这些感人的事迹将永远留在温州人民心底与史册中,永不泯灭!

曾元琳曾谐:诗作众多

说起曾氏,有人称道曾元琳(子琳)与曾谐(小石)为“鹿城千古两诗人”。的确,曾氏诗家书香门第,人才辈出,像一颗颗绚丽的明星镶嵌在历史长空中。据史料显示,在清中晚期间最为鼎盛。瑞安著名学者孙锵鸣在《曾氏诗抄合刻序》论曾元琳“负诗名盛”,并云“吾瓯前辈诸曾诗,以子琳为最,其《太玉山馆诗抄》为琴西太仆(孙衣言)选定”,序言中还说“永嘉(温州)之曾为吾郡望族,其先尝显宦。往时台榭花木之胜甲一方……子琳天资神悟,博极群书,其为诗学太白、山谷而汪洋恣肆,放乎绳尺之外,高才逸气,傲睨逸世,诗愈富而境愈穷……曼琴(曾垲)则诚笃温克,言笑不苟,诗不多作而性情真至如为人。子琳之诗五六千首,犹有散佚未见者,其富如此,曼琴诗既不多,又不尽留稿,故仅有存者,然亦足以传矣!”

我们今天还可以在江心屿看到曼琴(曾垲)撰写的一副楹联,挂在新建的卓公亭上,为“计忽徙薪,坐使上游飞燕子;祸随抄蔓,拼将热血殉龙孙”。

其实曾氏诗人还很多,前面提到的曾谐(曾佩云之子)也有不少佳作传世,如《曾小石诗抄》等,而除了曾元琳《太玉山馆诗抄》外,还有曾氤、曾子傚、曾凤翔、曾绍诗、曾绍嗣、曾唯、曾儒璋、曾镛、曾燮(曾唯子)、曾煜(曾唯侄)、曾佩云、曾矞云、曾瑛、曾贤(号竹史,曾瑛侄)、曾良箴(号秋眉,曾贤子)、曾棠、曾咏春(曾棠子)、曾立勋、曾立楫、曾希辂、曾庭贤、曾耕西(书法家)、曾昭业(书法家)、曾昭东(旭明)等等先贤们。诸公们的诗抄诗草等被市图书馆珍藏着。那么多曾氏文人们的作品应当整理收集起来,汇编成册,也为后人做点绵薄贡献。可喜的是目前曾氏后人、温州曾子文化促进会会长曾宪焜正组织人员筹划《温州历代曾氏诗词汇编》一书,但愿早日面世。

来源:温州日报

林振飞/文 傅闻/摄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