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房产 > 正文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_【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记者手记:“生活”在别处

原标题:【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记者手记:“生活”在别处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王子衿)提及海洋,“神秘”与“富饶”总是绕不开的词语。濒临西太平洋的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导航知识开始了海上航行,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和利用从未止步。

生活在沿海是什么感觉?文学家笔下,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史学家眼中,早在春秋时期,齐、吴、越等沿海诸国就因海而富,利用强大的海上舰队征战于大海之上……2019年7月下旬,记者跟随“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东省,见证山东这个海洋大省在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于久居内陆的自己而言,这趟采访与以往相比充满了更多未知与好奇,也期待了解海洋在当地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图为“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学者席龙飞先生在其《中国造船史》中曾引用美国学者坦普尔的话:“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指南针、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到美洲,欧洲人也就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国。”在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中国人曾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也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诸多印记。

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展演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渔民们唱起号子准备出海前,家人为他们戴上亲手缝制的荷包,祈祷此行收获满满的同时,更是祝愿渔民们都能平安归来。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却因为有了“烟火气”而显得分外动人,也让记者进一步思索,对于世代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海而生的居民们而言,海洋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为山东省日照市渔民踩着高跷捕虾。(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不论是徐福东渡,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还是龙伯钓鳖致使渤海之东五座仙山只剩三座的传说,海洋无疑都是神秘的。在日照海洋科普馆,标本墙展示着海洋物种的多样,蛟龙号等互动装置代表着人类对神秘海洋的探索。在这里,仰望模拟海底世界的蓝色地球模型,参观者很难不感叹于水下世界的美丽;了解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后,保护海洋生态、拒绝过度开发的观念深入人心。

海洋也是慷慨的。大国重器“蓝鲸一号”从这里启航,成功助力中国开采可燃冰,以自主创新之力在世界海工舞台上挺起了“国之脊梁”;万里海天浩瀚无垠,塔吊在智能化机械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装卸,万吨巨轮整装待发,集航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日照港将货物送往各国。海洋孕育了最原始人类的生命,也赋予了人类诸多的遐想与财富。

图为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百无聊赖”,乘船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并不是件浪漫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抵达烟台市长岛县大钦岛乡这个山东省距离大陆最远的乡镇时,看到遍地晾晒的海带,记者才更觉得震撼和亲切。

倘若从旅游的角度来看,这里无疑是美丽的。碧海蓝天,海滩绵延不断,球石滩上几乎摆满了海带,抬眼四周皆是赏心悦目的风景。但对大钦岛乡忙着“夏收”的居民而言,则似乎无暇美景,却又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海带出口加工基地,占全国海带出口量的70%以上,海带年产值1.5亿元。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除了“得意”于本地海带的营养价值、口感,以及环境的得天独厚,当地居民也一直坚持着人工收割、晾晒海带的传统,并认为如此才能提供品质最佳的产品。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世代居民传承着前人的生活方式,打造着自己的“桃花源”。

图为大钦岛乡工人们正在整理晾晒的海带。(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这也让记者又想起“长岛渔号”演出中渔民祭拜妈祖的民俗。本为闽南地区地方海神的妈祖在宋元两朝伴随中国海运的发展地位不断攀升,先是于宣和五年(1123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开历代帝王封赐之先河,又在后世中逐步从“夫人”升格为“妃”、“天妃”,一跃成为“国家级”海神,接受中国沿海地区居民的顶礼膜拜。时人通过祭拜妈祖祈求神灵庇佑,这一民俗也通过祭祀活动和海神信仰增强了海洋社会内部的凝聚力。

海洋对于沿海地区居民意味着什么?司空见惯的景色,提供经济来源的宝藏,美丽又让人敬畏的力量……直到采访结束,记者仍然未能寻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正如流传在沿海地区的祭拜妈祖民俗一样,海洋带给了人类无尽的财富与无限的遐想,也如同纽带凝聚了社会与人心,在孕育了古老生命的同时,也让一代又一代人坚守传统,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