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房产 > 正文

什么是现象学 [带你看展 | 艺术现象学对摄影创作的启示]

原创: 刘振YU 凡是摄影

| 凡 | 是 | 摄 | 影 |

7月28日凡是看展团队来到北京塑3艺术区在3画廊,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直播了艺术家李慕华的个展,李慕华以特殊滚子在基材上推出带有版画风格的重复性的条纹状图案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画布、塑料布、金属等多种基材上进行创作。同时艺术家还运用了停车庄、空调保温材料、工业废料等收集来的现成品和其平面作品一起组成装置艺术。其作品不仅带有德国艺术深厚的工业风格背景,更重要的是,他在用抽象形式表达内在图像的同时,借助现成品保持了和工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平衡、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联系,从而强调了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在3画廊三层超过2000平米(目前北京民营画廊中面积最大)的艺术品仓库,画廊工作人员介绍了西班牙艺术家乔治·庞贝,德国艺术家爱娃·施瓦布以及8月底即将展出的80后艺术家高润生的作品。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包括莫毅、布克冯哈德、九口走召在内多位摄影家的作品。?Z教育,又有欧美留学经验的艺术家呈现的作品。比如李慕华是中央美院毕业后又到德国深造,这样呈现的往往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们从外部看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艺术家本身去感受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关注的正是这种“不一样”。从根本上说这种差异正是中国艺术教育的方向,即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

刘振YU: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不是从哲学上西方源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的理性主义,东方源自伏羲八卦、老庄孔孟的儒释道文化,形成的差异,您怎么看?

柴老师:我们无法去追踪地球上的更早的人为什么实现了不同的兴趣和追求,比如我们说轴心时代已经形成了东西方的差异,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这些东西已经逐步积累,如果我们再往前追寻人种都是源自非洲,人类从那里向地球各个地方迁徙,所谓的差异也是在一体化下的差异,如果承认是一体化的差异那我们在更远的未来就有一个汇合点。西方是已数理、科学建立起来一套哲学体系,中国是以天地感应、阴阳五行、天地合一、道法自然建立起来的一条文化体系,他们都是有效,只是展开方式不同。只是同一个世界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缘差异造成的不同文化。面对客观世界按照西方那一套东西确实有很大的有效性,但是当面对内在的心灵的缺失的时候又回到中国、印度、儒释道面对心性的东西,所以我们今天更应该寻找的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互补性、不是他们面对同一个世界的对抗性,不存在谁要把谁压倒的问题。

刘振YU:柴老师在网上免费教授艺术现象学已经15次课,能否向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简单介绍下艺术现象学?

柴老师:现象学起源自19世纪末胡塞尔,它主张“悬置”(暂时搁置不做定义)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认识,从对事物的直观现象本身出发,揭示人类认识活动和事物本身的实质,从而实现本质直观,进而通过意识的内时间流概念的诠释得到根本的辩护。在“悬置”之后你能和事物的本质实现最大程度的接触,比如一个非洲原始人跟你语言不通根本没法交流、一个美女你们俩一见钟情老天注你们要一体了,就是在完全陌生的和一体不分的中间,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和世界相处。现象学是现代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无论从事什么学科,都要从对事物的本质直观入手。简单地说现象学是一种方法论,是让我们更明见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里,他就从那种物理性的直观发展为更内在的、感受性的,心性的、直觉的诠释。现象学家特别喜欢举塞尚例子,他怎么把看见的山转化为他理解的、认为的山应该有的样子、达到心与物直接的通畅。今天作艺术我们说如果仅仅凭着本能的感受,而不了解现象学方法、缺乏现象学训练我们说这个感受是很不够的,现象学是进入哲学、艺术的基础。十几年前艺术现象学还是博士课程,现在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这样好一点的美院本科都有。

刘振YU:因为我们的公众号主要面对的是摄影爱好者,您能否谈谈,艺术现象学如何指导摄影创作?

柴老师:其实摄影和绘画只是在图像的最终呈现方式上有差别,摄影它最大的局限性是它的图像来源必须是外部的,如果外部没有光就是一片黑。绘画不一样,绘画可以表达完全不存在、完全没有造型的、仅仅是线条、笔触、痕迹的内在图像的东西,我们说一个人的阅读、知识、经历都构成了他的内在图像,一个艺术家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多半来源于内在图像的生成,最早也有画写生画的他们隐藏自己的内在图像去描绘外部世界,那更多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就失去了。摄影更多的是外部图像的,绘画更多是内在图像的,但是即便如此决定摄影师按快门的瞬间是由他的意识决定的,而他的意识则受他审美训练、内在图像的影响。抓取快门的瞬间也是内在的训练,就是现象学的训练包括对艺术的原本、艺术是如何发生的、如果看世界如何观察世界。(现象学训练涉及内容太多,柴老师会在后续艺术现象学课程展开)

刘振YU:您讲座中强调艺术家的创作基于他的内图像意识,如何接近、明见自身的内图像意识?

柴老师:越是直接的越是由于事情本身所呈现的,恰恰是没有任何作为基本条件的设置的。比如面前的咖啡我们没有任何设置就是味觉感受(第一感觉),如果知道了卡布奇诺、美式那就是附件文化概念,现象学就是让你生命自身直接去面对,像婴儿一样用直接的纯真性的面对世界,才是最直观的面对,这种直观性和你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都统一在这,我们所说的训练就是训练你的无条件性,这种训练首先就是要去掉成见、去掉习惯力、佛家叫业力,先天的东西是不好不坏的,好的东西往往是要经过训练、修行的,比如我们生下来就会呼吸,但是常人呼吸只能停留在肺呼吸,通过修行可以实现导气入丹田,这样你每一次呼吸就是把能量注入到丹田成为你生命力量生成的根本。这些自然没给的通过修行、训练可以达到,所以才有法这个概念,我们说佛法就是如何获得觉悟的道路。所以说艺术的追求和修行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的。

刘振YU:我们现在在作这样一个艺术实践,即通过非盈利的艺术教育普及、带领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艺术史、摄影史、实践艺术创作,去年我们在天津办了跨年艺术节,参与的人包括学生、工人、医生、老师、军人五行八作的人和美院的老师、学生同台展览。希望借此拉近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艺术实践中实现更多普通人的独立思考、精神自由,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柴老师:艺术不能按职业来划分,我们说一个人是艺术家并不看他是否靠艺术谋生、或者是否有教育背景,而是看一个人是否具备艺术意识。(有的人有宗教意识就会去皈依,有的人具有哲学意识就会进行反思、批评、形而上学的思考)爱好艺术让我们对任何事物具有那种可探索的主动性、不断的发现新的可能性,让生命变得更有意思。在这个层面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处处是艺术,把艺术意识和人的生命直接关联到一起,从这个角度说,我对你们这种实践还是很支持。

在此特别感谢柴老师及在3画廊对看展览栏目的支持,看展览团队会继续关注有质量、有学术高度的展览。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