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商业 > 正文

光明时评:这位90后女博士,28岁就当上了大学博导|90后女博士

28岁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

这个一早便登上微博热搜的词条,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很多网友感慨她是“人生赢家”“学术女神”,敬佩之余也没忘了调侃道:“比我有美貌,比我有才华,关键还比我发量多。”

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的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据官方简历介绍,李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作为李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

而对于这些优秀学术骨干,学校也是设立了一系列包括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等在内的待遇与支持条件。

其实早在前几年,就有不少“90后当教授、博导”的新闻刷屏各大网站了。

比如年纪轻轻就在Nature发文的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侦、入选第十二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浙大90后博导杨树,这批年轻的青年科学家凭借着优秀的阅历和过人的才能,早早地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

在上述刷屏的新闻中,我们不难提取出两个关键词:“人才”和“90后”。联想到前不久华为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开出百万年薪,以及武汉、西安等各城市的“抢人大战”,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期盼。

而当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走上社会的舞台,成为新一批知识型人才中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并用诸多成功的例子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时,我们也似乎要重新对这个群体做出解读了。

曾经被贴上“不靠谱”“叛逆”等标签的这代人,正在用杰出的表现为自己正名。随着教授的年轻纪录一再被刷新,这些年轻人的潜力正在逐渐展现。

他们风华正茂,也拼劲十足,因此对于“90后博导”走红网络,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应渐渐习惯这一现象,毕竟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还会有更多的“90后博导”,甚至“00后博导”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当然,这也释放出了当下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一个正向信号:不再受资质和年龄的影响,“唯人才论”让更多有实力的人有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

放诸学术的舞台,不可否认,在这背后,是高校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创新所做出的努力。

学术界的门槛很高,需要有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才能站稳脚跟,而这也让“论资排辈”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特点。

但青年才俊总是与新兴学科、学术创新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该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晋升道路,也成为了众多高校思考的命题。

近年来,众多高校在选人用人机制层面的改革,让更多的年轻人不用为“熬年头”“等资质”浪费时间,只需将全身心投入科研中,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不可否认,这样的学术圈才是一个更遵循学术规律的学术圈,而不以年龄为限制条件的选拔氛围,也让我们对于未来这批年轻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