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商业 > 正文

[防治网购成瘾平台责无旁贷]

 11月10日晚,“双11”前夜,四川泸州男子王某坐在33层高楼的天台围墙上,有轻生念头。他是被妻子气的。两年来,一家人主要靠他每月几千元的收入生活,但痴迷网购的妻子在去年欠下20余万元后,仍不听劝阻,今年再次因网购欠下30余万元。所幸,当地警方接到报警后及时到场,将王某劝了下来。

 每年“双11”前后,几乎都会发生这类因“买买买”而导致的扎心事件。媒体制作的知音体标题更是触目惊心:《妻子瞒着丈夫疯狂网购140万,刷爆17张卡,丈夫打算卖房还债》《少妇向丈夫表决心戒网购,自己剁掉大拇指》《男子“光棍节”忙网购,18小时不吃不喝累晕被送医》,等等。报道所述虽均属极端个案,但作为“都市病”的一种,近年染上“网购瘾”的人越来越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虚拟空间,有些人面对“低价”“优惠”的诱惑,难以把控购物冲动,动辄买来一大堆不中用的东西,事后又后悔不已。这种不可理喻的“强迫行为”,对家境殷实的人而言,造成的后果或许不太严重,但对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极易激发家庭矛盾,甚至酿成意想不到的悲剧。

 心理专家认为,网购成瘾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轻者需要修身养性,调整生活方式,尽可能转移注意力,重者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由此可见,防治网购成瘾绝非儿戏。

 时下,电商平台提供的服务已细化到了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程度。针对客户喜欢哪类商品,看重什么价位等等,平台都会不失时机地推送相关信息,而且图文、视频并茂,把沉迷于网购的“剁手党”们捣鼓得难以自持,继而成为被某些商家精准收割的VIP对象。

 上述报道中王某的妻子,通过透支信用卡、贷款等方式,经常在网上购买名牌包、香水、衣服等物品。“比如几千块买的包包用两三个月,就几百块卖掉。买的化妆品没用完的也低价卖了,以此补窟窿”,以致今年再次因网购欠下一屁股债务。

 对王某妻子的网购喜好与下单节奏,相关电商平台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如果平台将此纳入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出“温馨提示”,或通过客服与其沟通,传递理性消费理念,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说不定还能把她从癫狂的网购状态中摇醒。

 其实,网购成瘾者内心大多非常痛苦,外界及时、得当的干预,一般都能产生较好的纠错效果。电商平台倘能以主流社会所倡导的商业道德、职业伦理为遵循,充分发挥“黑科技”的强大功能,拉一把那些网购成瘾者,使之尽快回归冷静与理智,那么,完全可能培育出更大更为规范的网购市场。

 本报评论员肖竹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