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生活 > 正文

当“文化多样性”遇上“人类命运共同体” 看大咖“煮酒论江南”:

交汇点讯各个国家不尽相同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气质,让世界文明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图景。如何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信?10月29日下午,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高端对话现场,来自国内外的多位大咖学者围绕“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了热烈讨论。

文化共存是命运共同体的开端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外专局专家、长江学者姚新中看来,“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产生了很多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有那么一段时间,文化依然在统治着思想文化领域,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这是有很大的进步,也是我们走向共同体的一个开端。”姚新中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理解为是一种价值或是一种理想。“因为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我们具有同样的命运。说是理想,因为它可以指引我们对未来的追求。

人性是文化共同的基石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政治和社会哲学讲席教授Hans Bernhard Schmid在讲到地方文化和全球文化关系的时候,着重提出了三种德行:第一个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你去爱中国的文化,爱中国的食物,还有各种各样与文化有关联的东西,还要非常热心参与到你的文化当中,非常全情地投入到你的文化当中,这是一个必要的步骤。”Hans Bernhard Schmid提出的第二点,是“和其他文化做朋友”。他认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互相发现其他文化中特别有价值的部分。

“第三个,尊重人性或者是人类性。”Hans Bernhard Schmid表示,每一个文化都有人性的部分,而文化也是人性凝聚的载体。对于不同的文化来说,人性在其中所展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是,从通用层面上来说,人性是连接我们所有文化共同的部分,它是一个最核心的内容,是文化共同的基石。

江南是一种“理想国”

江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看来,“江南”这两个字眼早已远远超出了字面本身的含义。

“比如说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扬州在唐诗经常被作为江南来描写。但从地理空间来说扬州怎么说都在长江以北。原先江南也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普通名词,江的南面都可以叫江南,我们中国喜欢这么命名。但慢慢地它转变为一个专有名词,后来好像又有了空间概念,有了文化概念,现在又进一步扩展,成了一种象征意义。” 胡阿祥说。

江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胡阿祥认为,在如今文化全球化的认知下,江南成了一种“梦中的江南”。“江南可能不像文学作品描写的那么好,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完美,然而它代表了一种‘理想国’和‘桃花源’。这样的价值理念是全球化要追求的东西。这是江南所蕴含的标志性意义,也是我们今天研讨江南文脉、江南文化特别的价值所在。”

所有的文化河流都会归向大海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李萍表示,多样的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并非易事。“因为文化的传统有一种预制力,所以人们总是会先入为主,认为自己的文化就是最好的。”

在她看来,只有不断扬弃文化中不符合人性的,不符合人类发展大道的那些文化,把人们各自特性里的优势贡献给地球村里的人类,共同来分享。这样创造出的新的文明,让文化的个性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个时候,人类的文明才是最好的一种文明。”

莫斯科国立大学全球进程系教授Tatiana Shestova对江南文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江南文化就好像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但是这条河流最终都会要汇入全球的河流当中,就像本地的文化要融入全球的文化一样。所有的河流都会归入大海,所有的文化交融在一起,终将为全球文化作出贡献。

交汇点记者 华夏/文 邵丹/摄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