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特产 > 正文

社交媒体下舆论领袖 社交媒体时代微博在公共舆论中的情感唤起研究

摘要:任何公共舆论的产生都包含着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和一定的情感,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与发展关键时期,由大众媒介引发的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在公共舆论中共同情感的变迁与中国转型发展的大背景有关,更与媒介形态自身的演变息息相关,现有研究多倾向于具体公共事件中的具体个人情感分析,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对新媒介型态下的个人在社交媒体 微博中的情感表达加以分析,为我们未来更好的管理和建构公共空间,促进这一舆论平台的更好更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公共舆论;情感唤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000-03

一 引言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与发展关键时期,由大众媒介引发的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共舆论中共同情感的变迁与中国转型发展的大背景有关,更与媒介形态自身的演变息息相关,报纸电视互联网手机这些媒介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大家情感表达,唤起的新环境。互联网更是打破了传统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界限,因此导致私人情感体验会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社交媒体已成为各方争夺话语主导权的新战场,在这里人们更倾向基于情感偏好选择“什么是事实”,一定程度上“真相”并没有“情感”重要。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媒介技术发展同时催生着公共情感的变迁。社交媒体大大改变了个人生活以及交流方式,人们通过不同媒体对国家政策社会新闻交流发声。在生活中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个人相对于传统而言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在这里人们有了更多更为丰富的情感表达。

二 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7年的一本名为《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的电子书中。作者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 Mayfield)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

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也在无形中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社交环境下,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媒体,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下都可以是表达者、参与者、分享者,可以便捷的获取传送信息,形成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形成新的信息源,也因此社交媒体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渠道。同时社交媒体时代成就了真正的大众时代,形成了狂欢、戏谑以及对宏大叙事的反抗等种种前所未有的个人意见表达过程。

 图1 信息倍增示意图

美国学者H.H.弗莱德里克做过这样一个推算如图1所示: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为一个单位,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花了 1500 年;第二次花了 250 年;第三次花了 150 年,到 20 世纪后的第四次倍增,时间进一步缩短为 50 年。在 50 年代,10 年内就实现了倍增,接着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倍增周期进一步缩短为 7 到 5 年。而如今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的倍增速更是以分秒来计算着。

5G时代已然来临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全世界的信息都在网络媒体上流动,但作为个人是无法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洪流中依靠自身经验获取相关准确信息的,人们获得的信息并不一定完全是真实的信息,是经过媒体加以重构加工过的。微博上来自某些公共事件即时信息反馈应成为相关机构倾听民意、预测民情的重要参照,网络媒体更应在此基础上客观把握社会大众的舆情动态,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三 社交媒介 微博的情感传播

2010微博诞生仅一年多时间,中国大陆的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两亿。微博对个体和社会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微博都扮演着设置议题、快速传播、社会动员等重要功能。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社交媒体传播范围从个体向整个社会扩展,形成极具舆论导向与影响力的公共空间。因微博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一条被转发的微博在最短时间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微博上对热门话题和热门微博的打造,让广场式的信息浏览具有了聚光灯的特别效果。危机事件传播中越来越多的“社交化”“情感化”趋势导致了舆论场上以意见领袖为主体的“权威”意见崛起。以“童模被踢打事件”爆发为例,微博意见领袖将事实与情感有机结合,有理有据地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引导着社交平台上的情感偏向。唤起大家共同的情感,将信息和情感迅速传导到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中,还可以借助转发评论分享实现“二次裂变式传播”。正如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互动仪式论中所表达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者活动中相互传达个人关注的焦点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通过网络交往获得了情感满足、群体认同。

微博作为当下情感表达的重要平台经常上演着情感动员的过程。微博上很多表达并不是单纯的情感宣泄,在一些特殊事件时期个人或者群体利用微博发布只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激发网民的一定的情绪,赢得网友的支持,影响事件发展,因此微博成为情感动员的重要工具。

四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情感研究

对情感社会根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社会建构主义与实证主义两种取向。霍克希尔德(A.R.Hochschild)和肖特(S.Shott)是较早发展情感概念的社会学家,不过,无论是社会建构论者还是实证主义者都认为,情感唤起是由在情境中行动者的预期与经历相一致的程度决定的,当二者程度不一定时,情感唤起就随之发生了。关于情感的社会后果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某些情感类型与社会控制的结果联系起来,二是揭示情感在群体团结和社会团结中的作用。

(一)媒介的影响

梅罗维茨认为:“新媒介可能会创造新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塑造了行为方式。”公共情感的变迁既与社会转型息息相关也与“媒介”形态的演变有关。媒介作为情感生产的重要主体,媒介能够将情感从私人情感转换为公共情感。社交媒体时代下微博等社交软件构成了全新的情感表达环境,在微博上,就如最近“研究生买奔驰漏油“大闹”4S店”这一简单的个人维权事件而言,相较传统媒体,对事件的官方报道引起大家事后讨论相比,微博能在短时间内将拥有相似情感体验的网民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舆论社群,诸多具有相似体验的网民不用亲身在场就可以参与到事件的发展之中,就如柯林斯所言在这种共同的互动仪式中个人的情感变成了公共情感,人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彼此的相互行动,了解相互情感,在这种情感意识主导下,诸多相似体验的网民更表现出激化状态,在当下那一刻共享着和维权者本身同样甚至更甚的情感,寻求着共同的解决办法。

(二)认知观念对情感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之下,中西方各种观念同时汇入中国,进入了观念剧烈的变迁时期。当下的中国,每天发生着各种类型的公共事件,媒体都基于一定的框架加以报道,但总有一些事件报道后会引发“爆点式”讨论,例如“赵宇见义勇为被拘留”2018年12月29日,正在医院陪护临产妻子的赵宇,因涉嫌故意伤害最被警方刑拘。赵宇在微博上向大家发出求救称因阻止女邻居被打,与施暴者产生肢体冲突却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多日。此事件一经在微博曝光引起了大量的转发评论替当事人鸣冤,谴责法律不健全界限不清晰好人没好报等等诸多意见观点。就此事而言,公众清晰的在已有观念下就能简单认知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公,在这种认知观念下,公共对当事人产生的情感是对不公的愤怒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呐喊。

(三)公众自身基础情感的影响

社会发展变迁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公共制度,法律法规等不同领域的发展变化也塑造了这一时期内公众特殊的基本情感。人们对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人本身拥有特殊的固定情感,比如当下社会普遍性的“仇富”心理之下,在公共事件中,人们固定倾向性认为穷人既弱者是值得同情的,富人既强权欺压弱者。例如2016年4月18日微博上一段“快递小哥被扇耳光”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1分42秒的视频中一位身穿黑色衬衫的车主对一位快递小哥连扇两耳光并不停说着脏话。这样一则新闻之所以能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不仅仅在于公众对于快递员一个弱势群体的心疼和对快递公司维权的支持,更有一种对社会“潜规则”的抗议情感在其中。快递小哥的一味退让,富人车主的咄咄逼人之下,与公共的既有情感定式相吻合,众口铄金之下让弱者得以公正,欺人者收到众人谴责惩罚。网友对车主加以人肉搜索等用不同的方式替快递小哥伸张正义,似乎也为自己固有的情感加以证实,让“富人”受到惩治,让弱者得到保护。人人积极表达自己的态度,支持着自己认同的舆论“至高点”。

媒介的发展重塑着公众的认知环境,不同时期的媒介传播给公众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自身周围世界的“环境”。这也影响着公众的情感表达。其次公众的认知状态本身也影响着公众情感的判断。这些诸多影响因素并不是单独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定情况下层层推进的,一些特殊情感的层层累积在一定程度下会激起剧烈的反应。在大众传播时代,某一事件发生后,当事者有一定时间思考对策以及解决方案,相关事实意见有充分的时间空间重构,而今天社交媒体时代几乎实时同步,一切都处在直播状态;事实尚未结束,但情感道德框架、价值观念已同时传播。这般直播式的公共事件中,个人能否冷静思考独立判断都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五 结语

“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就麦克卢汉所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社交媒体更需要衡量好每一寸尺度,把握住技术演变带来的机遇,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介形态不断演变,面对公共舆论,公众也会有了自己新的情感表达方式,国家与个人基于情感的互动会继续下去,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会变的越来越复杂,新媒体时代下只有更好的加以研究利用好这一情感表达平台更好的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服务才是媒介不断演变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兰德尔?柯林斯著.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5.

[4]白淑英,肖本立.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魏靖涵.社交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J].青年记者,2018(33).

[6]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14(6).

[7]许欣.浅析微时代与碎片化生存[D].南京艺术学院,2015.

[8]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