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特产 > 正文

[劳动时评|“裸辞”有风险,行动要掂量]

“裸辞”现象折射出人们职业理念的变迁,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再只注重工资多少、职位高低,而是开始重视自己内心的快乐和追求。这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裸辞”的背后还有年轻人职业规划的缺失与对自身价值的迷茫。“裸辞”有风险,决定需慎重。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显示,90.4%的职场人产生过“裸辞”的念头,且90后、95后所占比例高于70后和80后。报告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仅三成白领成功跳槽,17%的人降薪跳槽。解读这组数据,或许有助于年轻人认清自己的职业定位与选择。

何谓“裸辞”?是指在没找好下家之前就辞去现有的工作,不留后路地追求个人志趣或自由。随着这样做的人增多,“裸辞”已成为职场热词之一。“智联报告”称,超过九成的职场人产生过“裸辞”念头,就是证明。

为什么“裸辞”?据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工作太累,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或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二是因为工作太闲,个人发展遇到上升“天花板”,感到工作缺乏挑战性。既怕累又怕闲,看似一对矛盾,但却反映了职场真实。

职场太累几乎是普遍现象。累到什么程度?甚者每天除了工作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吃饭、睡觉,几乎再无属于自己的业余生活。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仅索然无味,而且威胁健康,因此辞职,情有可原。

职场太闲恐怕是少数,因为没有企业愿意“养闲人”。大部分所谓“太闲”往往是因为遇到了“天花板”。既然上升无望,现有工作就显得清闲了。年轻人都有一定的追求,眼见发展受阻,因此辞职,无可厚非。

但是,情有可原也好,无可厚非也罢,“裸辞”却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有风险。

“裸辞”是以不留后路为前提的。许多年轻人之所以敢“裸辞”,是因为有“资本”,起码短期内不愁吃穿,甚至不降低生活质量。为什么90后、95后有“裸辞”念头的比例高于70后和80后?因为前者的父母还“正当年”,有条件支撑孩子的无收入状态。而后者有了家庭负担,不能不慎重一些。

有“资本”也不等于没有风险。有理论指,离职后3个月以内是重新就业的黄金时期;3个月后尚未找到工作,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超过6个月,基本上已达到心理承受的极限,很多问题会逐一显现。即使吃穿不愁,新的心理压力也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裸辞”行为通常比较突然,虽然有的人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更多的还是诸多因素叠加、积累,在某一偶然因素刺激下“引爆”,这就难免非理性的冲动。辞职原本是为了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冲动中作出重大决定,肯定不完善。辞职毕竟是暂时的,最终还要回归职场,而当下就业难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如果没有下一步的明确目标而“裸辞”,匆忙找一份新工作,可能还不如原来的理想,岂不后悔?不留后路的“裸辞”,焉知不会变成职业“裸奔”?“智联报告”称,仅有三成白领成功跳槽,17%的人则是降薪跳槽,可见“裸辞”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有人说,“裸辞”现象折射出人们职业理念的变迁,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再只注重工资多少、职位高低,而是开始重视自己内心的快乐和追求。这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裸辞”的背后还有年轻人职业规划的缺失与对自身价值的迷茫。“裸辞”有风险,决定需慎重。比辞职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志趣和特长,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张刃)



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文明长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